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12)
獸部第五十卷 (12)
1. 豕
消渴無度:干豬胞十個,剪破去蒂,燒存性為末。每溫酒服一錢。(《聖濟總錄》)
腎風囊癢:用豬尿胞火炙,以鹽酒吃之。(《救急》)
玉莖生瘡臭腐:用豬胞一枚(連尿,去一半,留一半),以煅紅新磚焙乾為末,入黃丹一錢。摻之,三五次瘥。先須以蔥、椒湯洗。(《奇效方》)
白禿癩瘡:洗刮令淨,以豬胞乘熱裹之,當引蟲出。
膽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傷寒熱渴(《別錄》)。
骨熱勞極,消渴,小兒五疳,殺蟲(蘇頌)。敷小兒頭瘡。治大便不通,以葦筒納入下部三寸灌之,立下(藏器)。通小便,敷惡瘡,殺疳䘌,治目赤目翳,明目,清心臟,涼肝脾。入湯沐發,去膩光澤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成無己曰:仲景以豬膽汁和醋少許,灌穀道中,通大便神效。蓋酸苦益陰潤燥而瀉便也。又治少陰下利不止,厥逆無脈,乾嘔煩者,以白通湯加豬膽汁主之。若調寒熱之逆者,冷熱必行,則熱物冷服,下嗌之後,冷體既消,熱性便發,故病氣自愈。此所以和人尿、豬膽鹹苦之物,於白通熱劑之中,使其氣相從,而無拒格之患也。
又云霍亂病吐下已斷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,脈微欲絕者,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主之。蓋陽氣太虛,陰氣獨勝。純與陽藥,恐陰氣格拒不得入。故加豬膽汁,苦入心而通脈,寒補肝而和陰,不致格拒也。汪機曰:朱奉議治傷寒五六日癍出,有豬膽雞子湯。
時珍曰:方家用豬膽,取其寒能勝熱,滑能潤燥,苦能入心,又能去肝膽之火也。
【附方】舊六,新十四。
少陰下利不止:厥逆無脈,乾嘔煩者,以白通湯加豬膽汁主之。蔥白四莖,乾薑一兩,生附子一枚,水三升,煮一升,入人尿五合,豬膽汁一合,分溫再服。(仲景《傷寒論》)
或瀉或止久而不愈:二聖丸:用黃連、黃柏末各一兩,以豬膽煮熟和,丸如綠豆大。量兒大小,每米飲服之。(《總微論》)
赤白下痢:十二月豬膽百枚,俱盛雄黑豆入內,著麝香少許,陰乾。每用五、七粒為末,如紅痢,甘草湯下;如白痢,生薑湯調服。(《奇效方》)
濕䘌下痢不止:乾嘔羸瘦,多睡面黃。以膽汁和薑汁、釅醋同灌下部,手急捻令醋氣上至咽喉乃止,當下五色惡物及蟲而愈也。(《拾遺》)
熱病有䘌,上下蝕人:用豬膽一枚,醋一合,煎沸服,蟲立死也。(《梅師》)
瘦病咳嗽:豬膽和人溺、薑汁、橘皮、訶黎勒、桃皮同煮汁,飲之。(《拾遺》方)
小便不通:《肘後》:豬膽一枚,熱酒和服。又用豬膽連汁,籠住陰頭。一、二時汁入自通。
消渴無度:雄豬膽五個,定粉一兩,同煎成,丸芡子大。每含化二丸嚥下,日二。(《聖濟總錄》)傷寒癍出:豬膽雞子湯:用豬膽汁、苦酒各三合,雞子一個,合煎三沸,分服,汗出即愈。(張文仲方)
白話文:
[豕]
-
**嚴重消渴症:**取十個乾豬膀胱,剪破去除蒂頭,燒成灰末。每次用溫酒服用一錢的藥粉。
-
**腎臟引起的陰囊搔癢:**用火烤豬膀胱,然後用鹽酒一起服用。
-
**陰莖生瘡潰爛有異味:**用一個豬膀胱(連同裡面的尿,取一半留一半),用燒紅的新磚烘乾,磨成粉末,加入一錢黃丹(一種藥材)。將藥粉撒在患處,三到五次就會痊癒。但要先用蔥和花椒煮的水清洗患處。
-
**白禿瘡、癩瘡:**先清洗乾淨並刮除患處,然後趁熱用豬膀胱包裹,可以將蟲引出來。
[膽]
-
**氣味:**苦,寒性,沒有毒性。
-
**主要功效:**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口渴,也能治療骨骼發熱、極度疲勞、消渴症、小兒五疳(一種小兒疾病),還能殺蟲。可以用來敷在小兒頭瘡上。治療便秘,可以用蘆葦管將豬膽汁灌入肛門三寸深,馬上就能排便。可以通利小便,敷在惡瘡上,殺滅疳蟲,治療眼睛發紅、眼翳,能使眼睛明亮,清心火、涼肝脾。加入洗髮水中可以去除油膩,使頭髮光澤亮麗。
-
說明:
-
成無己說:張仲景用豬膽汁加入少許醋,灌入肛門,治療便秘效果神奇。這是因為酸苦味可以滋潤陰液,潤燥而通便。也用豬膽汁加入白通湯治療少陰下利不止、手腳冰冷、沒有脈搏、噁心煩躁等症狀。 如果要調節寒熱反逆的症狀,使用冷熱藥物時必須注意,要先使用熱藥冷服,進入喉嚨後,冷體之氣消散,熱藥的藥性才會發揮,這樣疾病才能痊癒。所以,才將人尿、豬膽這類鹹苦味的藥物,加入白通熱藥之中,使藥性相隨,而不會產生排斥的現象。
-
又說,霍亂病吐瀉停止後,出現出汗而暈厥、四肢拘攣、脈搏微弱等情況時,使用通脈四逆湯加入豬膽汁治療。這是因為陽氣太虛,陰氣過盛,如果單用陽藥,恐怕陰氣會拒絕藥物進入。所以加入豬膽汁,苦味能入心經而通脈,寒性可以滋補肝臟而調和陰液,不會產生排斥反應。汪機說,朱奉議治療傷寒五六天出疹,就用了豬膽雞子湯。
-
李時珍說,醫生使用豬膽,是取其寒性可以制伏熱邪,滑性可以滋潤乾燥,苦味可以入心經,又可以去除肝膽之火。
-
附方: (舊方六個,新方十四個)
-
**少陰下利不止:**手腳冰冷,沒有脈搏,噁心煩躁,使用白通湯加入豬膽汁治療。蔥白四根,乾薑一兩,生附子一枚,用水三升煮成一升,加入人尿五合,豬膽汁一合,分溫兩次服用。(張仲景《傷寒論》)
-
**腹瀉或便秘,久治不癒:**二聖丸:用黃連、黃柏粉各一兩,用豬膽汁煮熟調和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根據小孩的大小,每次用米湯送服。(《總微論》)
-
**赤白痢疾:**在十二月時,將一百個豬膽裝入雄黑豆,加入少許麝香,陰乾。每次用五到七粒磨成粉末,如果是紅痢,用甘草湯送服;如果是白痢,用生薑湯調服。(《奇效方》)
-
**濕熱引起的痢疾不止:**出現噁心、消瘦、嗜睡、面色發黃等症狀。用豬膽汁調和薑汁、濃醋一起灌入肛門,用手快速捏住,讓醋氣上升到咽喉就停止,會排出五顏六色的穢物和蟲子,病就好了。(《拾遺》)
-
**熱病有蟲,上下侵蝕人體:**用一個豬膽,加入一合醋,煮沸後服用,蟲子會馬上死去。(《梅師》)
-
**消瘦咳嗽:**用豬膽汁和人尿、薑汁、橘皮、訶子、桃皮一起煮成汁,飲用。(《拾遺》方)
-
**小便不通:《肘後方》:**用一個豬膽,用熱酒調服。或是用豬膽連同裡面的汁液,套住陰莖頭,一兩個小時汁液滲入就可以通利小便。
-
**嚴重消渴症:**用五個雄豬膽,定粉一兩,一起煎煮成糊狀,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。每次含化兩丸,一天兩次。(《聖濟總錄》)
-
**傷寒出疹:**豬膽雞子湯:用豬膽汁、苦酒各三合,雞蛋一個,一起煎煮三次,分開服用,出汗病就好了。(張文仲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