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獸部第五十卷 (5)

1.

無疾常服,亦潤肺。(萬氏方)

小兒噤風:小兒百日內風噤,口中有物如蝸牛,或如黃頭白蟲者。薄豬肪擦之即消。(《聖惠方》)

小兒蛔病羸瘦:豬膏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產後虛汗:豬膏、薑汁、白蜜各一升,酒五合,煎五上五下。每服方寸匕。(《千金翼》)

胞衣不下:豬脂一兩,水一盞,煎五七沸,服之當下。(《聖惠方》)

吹奶寒熱:用豬肪冷水浸拓,熱即易之,立效。(《子母秘錄》)

發落不生:以酢泔洗淨,布揩令熱。以臘豬脂,入細研鐵上生衣,煮三沸,塗之,遍生。(《千金翼》)

冬月唇裂:煉過豬脂,日日塗之。(《十便良方》)

熱毒攻手,腫痛欲脫:豬膏和羊屎塗之。(《外臺》)

手足皴破:豬脂著熱酒中洗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代指疼痛:豬膏和白墡土敷之。(《肘後方》)

口瘡塞咽:用豬膏、白蜜各一斤,黃連末一兩,合煎取汁熬稠。每含如半棗許,日四五。夜二(《千金》)

疥瘡有蟲:豬膏煎芫花,塗之。(《肘後》)

鼠瘻瘰癧:用豬膏淹生地黃,煎六七沸,塗之。(《千金》)

漏瘡不合:以紙紝黏臘豬脂納瘡中,日五夜三。(《千金翼》)

漆瘡作癢:豬膏頻塗之。(《千金》)

咽喉骨鯁:吞脂膏一團。不瘥更吞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身面疣目:以豬脂揩之,令血出少許,神驗不可加。(《千金》)

誤吞針釘:豬脂多食令飽,自然裹出。(《普濟方》)

雜物入目:豬脂煮取水面如油者,仰臥去枕點鼻中。不過數度,與物俱出。(《聖惠方》)

蜈蚣入耳:炙豬肪肉令香,掩耳自出。(《梅師》)

蟲蟻入耳:(方法同上)。

發背髮乳:豬脂切片,冷水浸貼。日易四五十片,甚妙。(《急救方》)

【氣味】甘,寒,有毒。時珍曰:《禮記》云:食豚去腦。《孫真人食忌》云:豬腦損男子陽道,臨房不能行事。酒後尤不可食。《延壽書》云:今人以鹽酒食豬腦,是自引賊也。

【主治】風眩腦鳴,凍瘡(《別錄》)。主癰腫,塗紙上貼之,干則易。治手足皸裂出血,以酒化洗,並塗之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喉痹已破瘡口痛者:豬腦髓蒸熟,入薑、醋吃之,即愈。(《普濟方》)

【氣味】甘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撲損惡瘡(頌)。塗小兒解顱、頭瘡,及臍腫、眉瘡、瘑疥。服之,補骨髓,益虛勞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按丹溪治虛損補陰丸,多用豬脊髓和丸。取其通腎命,以骨入骨,以髓補髓也。

【附方】新七。

骨蒸勞傷:豬脊髓一條,豬膽汁一枚,童便一盞,柴胡、前胡、胡黃連、烏梅各一錢,韭白七根,同煎七分,溫服。不過三服,其效如神。(《瑞竹堂方》)

小兒解顱:豬牙車骨煎取髓敷,日三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[豕]

平時沒病也常吃豬油,可以潤肺。(萬氏方)

嬰兒得了風噤:如果嬰兒在出生一百天內出現風噤,嘴裡有像蝸牛一樣的東西,或是像黃頭白蟲一樣的東西,用薄薄的豬油擦拭就會消失。(《聖惠方》)

小孩因為蛔蟲病而消瘦:服用豬油。(《千金方》)

產後虛汗:用豬油、薑汁、白蜂蜜各一升,酒五合,一起煎煮五次上下,每次服用一小勺。(《千金翼》)

胎盤不下:用豬油一兩,水一碗,煎煮五到七次,服用後胎盤就會下來。(《聖惠方》)

吹奶引起的寒熱:用豬油冷水浸泡後敷在患處,熱了就換新的,馬上見效。(《子母秘錄》)

頭髮脫落長不出來:用發酵過的米湯洗淨,用布擦熱,再用臘豬油,加入細磨鐵器上的氧化物,煮開三次,塗抹在患處,頭髮就會長出來。(《千金翼》)

冬天嘴唇乾裂:用煉過的豬油,每天塗抹。(《十便良方》)

熱毒侵襲手部,腫痛得快要脫落:用豬油和羊屎混合塗抹。(《外臺》)

手腳皮膚龜裂:把豬油放在熱酒中洗。(《千金方》)

手指疼痛:用豬油和白土敷在患處。(《肘後方》)

口瘡堵塞咽喉:用豬油、白蜜各一斤,黃連粉一兩,一起煎煮取汁熬成濃稠狀,每次含一小塊像半顆棗子大小的量,一天四五次,晚上兩次。(《千金》)

疥瘡有蟲:用豬油煎煮芫花,塗抹在患處。(《肘後》)

鼠瘻、瘰癧:用豬油浸泡生地黃,煎煮六七次,塗抹在患處。(《千金》)

瘻管傷口不癒合:用紙捻黏上臘豬油,塞入傷口中,一天五次,晚上三次。(《千金翼》)

漆瘡發癢:頻繁塗抹豬油。(《千金》)

喉嚨卡住骨頭:吞下一團豬油,如果沒好再吞一次。(《千金方》)

身上、臉上長疣:用豬油擦拭,讓它稍微出血,效果非常好。(《千金》)

不小心吞下針或釘子:多吃豬油,讓它飽和,針或釘子自然就會被包裹著排出。(《普濟方》)

雜物進入眼睛:用豬油煮過的水面上漂浮的油,仰臥,去掉枕頭,滴入鼻中。不超過幾次,雜物就會跟著出來。(《聖惠方》)

蜈蚣爬入耳朵:把豬油肉烤香,捂住耳朵,蜈蚣自己就會出來。(《梅師》)

蟲子或螞蟻爬入耳朵:(方法同上)。

背部或乳房長瘡:把豬油切成片,用冷水浸泡後貼在患處。每天更換四五十片,效果很好。(《急救方》)

[腦]

【氣味】味甘,性寒,有毒。李時珍說:《禮記》說:吃豬肉要去除豬腦。《孫真人食忌》說:豬腦會損害男性的陽氣,導致性生活時無法正常進行。喝酒後更不能吃。《延壽書》說:現在的人用鹽和酒吃豬腦,是自找麻煩。

【主治】頭暈、腦鳴,凍瘡。(《別錄》)主要治療癰腫,塗在紙上貼在患處,乾了就換。可以治療手腳皮膚龜裂出血,用酒化開後清洗並塗抹。(李時珍)

【附方】新一則。

喉嚨腫痛破裂,傷口疼痛:用豬腦髓蒸熟,加入薑和醋一起吃,就會好。(《普濟方》)

[髓]

【氣味】味甘,性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跌打損傷引起的惡瘡。(宋代醫家陳承)塗抹治療小兒囟門未閉合、頭瘡,以及肚臍腫脹、眉瘡、疥瘡。服用可以補骨髓,對虛弱勞損有益。(李時珍)

【發明】李時珍說:按照朱丹溪治療虛損的補陰丸,多用豬脊髓和藥一起製成丸劑,取其可以通腎命,以骨補骨,以髓補髓的功效。

【附方】新七則。

骨蒸勞傷:用豬脊髓一條,豬膽汁一枚,童子小便一碗,柴胡、前胡、胡黃連、烏梅各一錢,韭菜白色部分七根,一起煎煮到剩下七分,溫服。不超過三次服用,效果神奇。(《瑞竹堂方》)

小兒囟門未閉合:用豬牙床骨煎取骨髓敷在患處,每天三次。(《千金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