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禽部第四十八卷 (14)
禽部第四十八卷 (14)
1. 雞
【發明】宗奭曰:產後血暈,身痙直,口、目向上牽急,不知人。取雞子一枚,去殼分清,以荊芥末二錢調服即安,甚敏捷。烏雞子尤善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六。時行發黃:醋酒浸雞子一宿,吞其白數枚。(《肘後方》)
下痢赤白:生雞子一個,取白攤連紙上日乾,折作四重,包肥烏梅十個,安熨斗中,以白炭燒存性,取出碗覆,冷定研末,入水銀粉少許和勻。大人分二服,小兒三服,空心井華水調下。如覺微利,不須再服。(《類證》)
蛔蟲攻心,口吐清水:以雞子一枚去黃,納好漆入雞子殼中和合。仰頭吞之,蟲即出也。(《古今錄驗》)
五種遁屍:其狀腹脹,氣急衝心,或磥磈踴起,或牽腰脊。以雞卵白一枚,頓吞之良。(《千金》)
咽塞鼻瘡及乾嘔頭痛,食不下:用雞子一枚,開一竅,去黃留白,著米酢,煻火頓沸,取下更頓,如此三次。乘熱飲之,不過一、二度即愈。(《廣濟方》)
面生疱瘡:雞子,以三歲苦酒浸之三宿,待軟,取白塗之。(《肘後》)
湯火燒灼:雞子清和酒調洗,勤洗即易生肌。忌發物。或生敷之亦可。(《經驗秘方》)
頭髮垢䐈:雞子白塗之,少頃洗去,光澤不燥。(《瀕湖》)面黑令白:雞子三枚,酒浸,密封四七日。每夜以白敷面,如雪白也。(《普濟》)塗面駐顏:雞子一枚,開孔去黃留白,入金華胭脂及硇砂少許,紙封,與雞抱之,俟別卵抱出,干以塗面。洗之不落,半年尚紅也。(《普濟》)
卵黃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醋煮,治產後虛及痢,小兒發熱。煎食,除煩熱。煉過,治嘔逆。和常山末為丸,竹葉湯服,治久瘧(《藥性》)。炒取油,和粉,敷頭瘡(《日華》)。
猝乾嘔者,生吞數枚,良。小便不通者,亦生吞之,數次效。補陰血,解熱毒,治下痢,甚驗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雞子黃,氣味俱厚,陰中之陰,故能補形。昔人謂其與阿膠同功,正此意也。其治嘔逆諸瘡,則取其除熱引蟲而已。頌曰:雞子入藥最多,而發煎方特奇。劉禹錫《傳信方》云:亂髮雞子膏,治孩子熱瘡。用雞子五枚,去白取黃,亂髮如雞子大,相和,於鐵銚中炭火熬之。
初甚干,少頃即發焦,乃有液出。旋取置碗中,以液盡為度。取塗瘡上,即以苦參末粉之。頃在武陵生子,蓐內便有熱瘡,塗諸藥無益,而日益劇,蔓延半身,晝夜號啼,不乳不睡。因閱本草發髲條云:合雞子黃煎之,消為水,療小兒驚熱、下痢。注云:俗中嫗母為小兒作雞子煎,用發雜熬之,良久得汁,與小兒服,去痰熱,主百病。
又雞子條云:療火瘡。因是用之,果如神效也。
【附方】舊三,新十一。
赤白下痢:雞卵一枚,取黃去白,入胡粉滿殼,燒存性。以酒服一錢匕。(葛氏方)
白話文:
雞
【發明】 宗奭說:產婦生產後如果出現血暈(昏迷),身體抽搐僵直,口和眼睛向上翻,不省人事,可以取雞蛋一枚,打碎後取出蛋白,用荊芥末二錢調和後服用,很快就能好轉,效果非常迅速。烏骨雞的雞蛋效果更好。
【附方】 過去有四個方子,現在增加六個。
- 時行發黃: 把雞蛋用醋和酒浸泡一夜,然後吞食幾個蛋白。(《肘後方》)
- 下痢赤白: 取一個生雞蛋,把蛋白攤在紙上曬乾,然後把紙折成四層,包裹十個肥烏梅,放在熨斗中,用燒紅的白炭烘烤,等烏梅燒成炭後取出,放在碗裡蓋住,冷卻後研成末,加入少許水銀粉攪拌均勻。大人分兩次服用,小孩分三次服用,用空心汲取的井水調服。如果感覺稍微排泄,就不需要再服用。(《類證》)
- 蛔蟲攻心,口吐清水: 取一個雞蛋,去掉蛋黃,把好的漆放入雞蛋殼中混合。病人仰頭吞下,蛔蟲就會排出。(《古今錄驗》)
- 五種遁屍: 這種病症的狀況是腹部脹大,呼吸急促,衝向心臟,或者腹部有硬塊鼓起,或者牽引到腰部和背部。可以立即吞下一枚雞蛋的蛋白,效果很好。(《千金》)
- 咽喉堵塞、鼻腔生瘡、乾嘔頭痛、吃不下飯: 用雞蛋一枚,在蛋殼上開一個小孔,取出蛋黃留下蛋白,放入米醋,放在火上稍微加熱到沸騰,然後取下,再次加熱,這樣重複三次。趁熱喝下,一兩次就能痊癒。(《廣濟方》)
- 面部生出疱瘡: 用雞蛋在三年的苦酒中浸泡三夜,等到雞蛋變軟,取出蛋白塗抹在患處。(《肘後》)
- 湯火燒傷: 用雞蛋白和酒調和後清洗傷處,勤洗就容易長出新肉,忌吃發物。或者直接把雞蛋白敷在傷處也可以。(《經驗秘方》)
- 頭髮污垢油膩: 用雞蛋白塗在頭髮上,過一會兒洗掉,頭髮就會變得光亮不乾燥。(《瀕湖》)
- 使面部變白: 用三個雞蛋,用酒浸泡,密封四七天。每天晚上用蛋白敷在臉上,臉就會變得像雪一樣白。(《普濟》)
- 塗臉駐顏: 取雞蛋一枚,開個小孔,取出蛋黃留下蛋白,放入金華胭脂和少許硇砂,用紙封住,讓母雞孵化。等孵出小雞後,把雞蛋弄乾塗抹在臉上。洗也不會掉,可以保持半年紅色。(《普濟》)
卵黃
【氣味】 味甘,性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 用醋煮,可以治療產後虛弱和痢疾,以及小兒發燒。煎煮後食用,可以消除煩躁和發熱。煉製過後,可以治療嘔吐。和常山末一起製成丸藥,用竹葉湯送服,可以治療久病不癒的瘧疾(《藥性》)。炒出油,和粉末一起敷在頭瘡上(《日華》)。
突然乾嘔的人,生吞幾個蛋黃,效果很好。小便不通的人,也可以生吞蛋黃,多試幾次有效。能補益陰血,解除熱毒,治療下痢,效果很好(時珍)。
【發明】 時珍說:雞蛋黃,氣味都很濃厚,屬於陰中之陰,所以能夠滋補身體。以前的人認為它的功效和阿膠相同,正是這個道理。它治療嘔吐和各種瘡,是因為它可以清除熱毒,引導蟲類出來。頌說:雞蛋入藥的方子很多,其中用煎的方式尤其奇特。劉禹錫《傳信方》說:用亂髮和雞蛋黃做成的膏,可以治療孩子的熱瘡。用五個雞蛋,取出蛋黃,把亂髮像雞蛋大小,混合在一起,放在鐵鍋中用炭火熬。
剛開始很乾,過一會兒就會燒焦,然後有液體流出。立即取出放入碗中,等到液體熬盡為止。取出來塗在瘡上,再用苦參末灑在上面。之前我在武陵生孩子,坐月子時就長了熱瘡,塗了很多藥都沒用,反而越來越嚴重,蔓延到半個身子,白天黑夜都哭鬧,不吃奶也不睡覺。後來看到《本草》中關於亂髮的條文說:和雞蛋黃一起煎煮,可以化為水,治療小兒驚熱、下痢。注解說:民間的婦女給小孩子做雞蛋煎,用亂髮摻雜一起熬,過很久得到汁液,給小孩子喝,可以去除痰熱,治療各種疾病。
又看到雞蛋條文說:可以治療火瘡。因此我用了這個方法,果然有神奇的效果。
【附方】 過去有三個方子,現在增加十一個。
- 赤白下痢: 取一枚雞蛋,取出蛋黃去掉蛋白,把胡粉填滿蛋殼,燒到保留藥性。用酒服用一錢匕(小勺)。(葛氏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