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金石部第八卷 (18)
金石部第八卷 (18)
1. 馬鐙
(《綱目》)
【主治】田野磷火,人血所化,或出或沒,來逼奪人精氣,但以馬鐙相戛作聲即滅。故張華云:金葉一振,遊光斂色(時珍)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田野間的磷火,是人血所化成的,有時出現有時消失,會來逼奪人的精氣。只要用馬鐙互相敲擊發出聲音,磷火就會熄滅。所以張華說:「金屬的葉片一震動,遊移不定的光芒就會收斂光色。」(這是李時珍說的)
2. 金石之二
玉類一十四種
白話文:
玉類共有十四種。
3. 玉
(《別錄》上品)
【校正】併入《別錄》玉屑。
【釋名】玄真。
時珍曰:按許慎《說文》云:玉乃石之美者。有五德:潤澤以溫,仁也;䚡理自外可以知中,義也;其聲舒揚遠聞,智也;不撓而折,勇也;銳廉而不技,潔也。其字象三玉連貫之形。葛洪《抱朴子》云:玄真者,玉之別名也,服之令人身飛輕舉。故曰:服玄真者,其命不極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玉泉、玉屑,生藍田山谷,採無時。
弘景曰:好玉出藍田及南陽徐善亭部界中,日南、盧容水中,外國於闐、疏勒諸處皆善。潔白如豬膏,叩之鳴者,是真也。其比類者,甚多相似,宜精別之。所以燕石入笥,卞氏長號也。珣曰:《異物志》云:玉出崑崙。《別寶經》云:凡石韞玉,但將石映燈看之,內有紅光,明如初出日,便知有玉也。
頌曰:今藍田、南陽、日南不聞有玉,惟于闐出之。晉平居誨為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,作《行程記》,載其採玉之地云:玉河,在於闐城外。其源出崑山,西流一千三百里,至於闐界牛頭山,乃疏為三河:一曰白玉河,在城東三十里;二曰綠玉河,在城西二十里;三曰烏玉河,在綠玉河西七里。其源雖一,而其玉隨地而變,故其色不同。
每歲五、六月大水暴漲,則玉隨流而至。玉之多寡,由水之大小。七、八月水退,乃可取,彼人謂之撈玉,其地有禁,器用服食,往往用玉。各地所有,亦自彼來。王逸《玉論》,載玉之色曰:赤如雞冠,黃如蒸慄,白如截肪,黑如純漆,謂之玉符,而青玉獨無說焉。今青白者常有,黑者時有,黃赤者絕無,雖禮之六器,亦不能得其真者。
今儀州出一種石,如蒸栗色,彼人謂之慄玉,或云亦黃玉之類,但少潤澤,聲不清越,為不及也。然服食者,惟貴純白,他色亦不取焉。
承曰:儀州慄玉,乃黃石之光瑩者,非玉也。玉堅而有理,火刃不可傷。此石小刀便可雕刻,與階州白石同體而異色爾。時珍曰:按:《太平御覽》云:交州出白玉,夫余出赤玉,挹婁出青玉,大秦出菜玉,西蜀出黑玉。藍田出美玉,色如藍,故曰藍田。《淮南子》云:鐘山之玉,炊以爐炭,三日三夜,而色澤不變,得天地之精也。
觀此諸說,則產玉之處亦多矣,而今不出者,地方恐為害也,故獨以于闐玉為貴焉。古禮玄圭蒼璧,黃琮赤璋,白琥玄璜,以象天地四時而立名爾。《禮記》云:石蘊玉則氣如白虹,精神見於山川也。《博物志》云:山有谷者生玉。《屍子》云:水圓折者有珠,方折者有玉。
《地鏡圖》云:二月山中草木生光下垂者有玉,玉之精如美女。《玉書》云:玉有山玄文,水蒼文,生於山而木潤,產於水而流芳,藏於璞而文采露於外。觀此諸說,則玉有山產、水產二種。各地之玉多在山,于闐之玉則在河也。其石似玉者,珷玞、琨、珉、璁、瓔也。北方有罐子玉,雪白有氣眼,乃藥燒成者,不可不辨,然皆無溫潤。
《稗官》載火玉色赤,可烹鼎;暖玉可闢寒;寒玉可闢暑;香玉有香;軟玉質柔;觀日玉,洞見日中宮闕,此皆希世之寶也。
宗奭曰:燕玉出燕北,體柔脆如油,和粉色,不入藥用。
白話文:
[玉]
**【校正】**這裡將《別錄》中的玉屑條目併入了。
**【釋名】**它的別名是玄真。
李時珍說:根據許慎《說文解字》的說法,玉是石頭中最美好的,它有五種美德:溫潤而有光澤,這是仁德;從外表的紋理就可以知道內部的狀況,這是義德;敲擊時聲音清脆悠揚,傳播很遠,這是智德;堅硬不屈撓,寧可斷裂,這是勇德;稜角分明,但不傷人,這是潔德。玉字的形狀就像三塊玉用繩子串連在一起。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說:玄真,是玉的別名,服用它可以使人身體輕盈,像要飛起來一樣。所以說:服用玄真的人,壽命沒有盡頭。
【產地】《別錄》記載:玉泉和玉屑,生長在藍田山谷中,採集時間沒有限制。
陶弘景說:好的玉產在藍田和南陽徐善亭所管轄的地區,還有日南、盧容的水中,國外於闐、疏勒等地也產好玉。好的玉潔白像豬油,敲擊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,這才是真正的玉。和玉很像的東西有很多,要仔細區分才行。就像燕地的石頭被當成寶物,讓卞和抱著玉石痛哭一樣。陳珣在《異物志》中說:玉產自崑崙山。《別寶經》說:凡是有石頭包裹著玉,只要用燈光照射石頭,如果內部有像初升太陽一樣明亮的紅光,就知道裡面有玉了。
蘇頌說:現在藍田、南陽、日南都聽說沒有玉了,只有於闐還產玉。晉朝人平居誨作為鴻臚卿張匡鄴的使者去於闐,他在《行程記》中記載了當地採玉的地方:玉河在於闐城外。玉河的源頭來自崑崙山,向西流了一千三百里,到了於闐境內的牛頭山,分流成三條河:一條是白玉河,在城東三十里;一條是綠玉河,在城西二十里;還有一條是烏玉河,在綠玉河西邊七里。雖然源頭一樣,但是玉的顏色會隨著產地而不同。
每年五、六月大水暴漲的時候,玉會隨著水流被沖出來。玉的數量多少,取決於水的大小。七、八月水退的時候,才可以去撿拾,當地人稱之為撈玉。那裡有禁令,器物和服食,常常使用玉。其他地方有的玉,也是從那裡來的。王逸在《玉論》中記載了玉的顏色:紅色的像雞冠,黃色的像蒸熟的栗子,白色的像截斷的脂肪,黑色的像純漆,這稱之為玉符。唯獨沒有提到青玉。現在青白色的玉很常見,黑色的玉偶爾有,黃色和紅色的玉已經絕跡了,即使是祭祀用的六器,也難以找到真正的玉。
現在儀州出產一種石頭,顏色像蒸熟的栗子,當地人稱之為栗玉,或者說是黃玉的一種,但是光澤較少,聲音不清脆,品質較差。然而,服用玉的人,只看重純白色的,其他顏色的都不會採用。
陳承說:儀州的栗玉,只是黃色石頭中比較光亮的一種,並不是真正的玉。玉堅硬而且有紋理,用火燒或刀砍都無法損傷。而儀州的石頭,用小刀就可以雕刻,和階州的白色石頭是同一種,只是顏色不同而已。李時珍說:根據《太平御覽》的記載,交州出產白玉,夫余出產赤玉,挹婁出產青玉,大秦出產菜玉,西蜀出產黑玉。藍田出產的玉顏色像藍,所以叫藍田玉。《淮南子》說:鐘山的玉,用爐火燒烤三天三夜,顏色和光澤都不會改變,這是吸收了天地精華的緣故。
根據這些記載,可知產玉的地方有很多,但現在不出產的原因,可能是當地的地脈受到破壞,所以只有於闐的玉才最為珍貴。古代祭祀用的玄圭、蒼璧、黃琮、赤璋、白琥、玄璜,是為了象徵天地四時而命名的。《禮記》說:石頭中蘊藏著玉,就會有像白虹一樣的光芒,山川也會因此顯現出精神。《博物志》說:山中有山谷的地方就會產玉。《屍子》說:水中圓形彎曲的地方會有珍珠,方形彎曲的地方會有玉。
《地鏡圖》說:二月的時候,山中草木生長,有光芒下垂的地方就有玉,玉的精華就像美女一樣。《玉書》說:玉有山玄文和水蒼文,生長在山上的玉滋潤如同木頭,產在水中的玉散發著芳香,玉藏在石璞中,但花紋卻顯露在外面。由此可見,玉有山產和水產兩種。各地的玉大多在山上,而於闐的玉則在河中。和玉相似的石頭有珷玞、琨、珉、璁、瓔等。北方有一種罐子玉,雪白但有氣孔,是藥物燒製成的,必須區分清楚,它們都不夠溫潤。
《稗官》記載:火玉是紅色的,可以用來煮東西;暖玉可以驅寒;寒玉可以避暑;香玉有香味;軟玉質地柔軟;觀日玉可以看見太陽中的宮殿,這些都是世間罕見的寶物。
寇宗奭說:燕地的玉產在燕地北部,質地柔脆像油一樣,顏色和粉一樣,不能用作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