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介部第四十五卷 (9)
介部第四十五卷 (9)
1. 鱉
水龜色黑入腎,故所主者,陰虛精弱,腰腳痠痿,陰瘧泄痢,皆少陰血分之病也。介蟲陰類,故並主陰經血分之病,從其類也。
【附方】舊十二,新七。
老瘧勞瘧:用鱉甲醋炙研末,酒服方寸匕。隔夜一服,清早一服,臨時一服,無不斷者。入雄黃少許,更佳。(《肘後》)
奔豚氣痛,上衝心腹:鱉甲(醋炙)三兩,京三稜(煨)二兩,搗二味為末。桃仁(去皮尖)四兩,湯浸研汁三升,煎二升,入末不住手攪,煎良久,下醋一升,煎如餳,以瓶收之。每空心溫酒服半匙。(《聖濟錄》)
血瘕症癖:甄權曰:用鱉甲、琥珀、大黃等分作散,酒服二錢,少時惡血即下。若婦人小腸中血下盡,即休服也。
痃癖症積:甄權曰:用鱉甲醋炙黃研末,牛乳一合,每調一匙,朝朝服之。
婦人漏下:甄權曰:鱉甲醋炙研末,清酒服方寸匕,日二。又用乾薑、鱉甲、訶黎勒皮等分為末,糊丸。空心下三十丸,日再。
婦人難產:鱉甲燒存性,研末。酒服方寸匕,立出。(《梅師》)
勞復食復:篤病初起,受勞傷食,致復欲死者。鱉甲燒研,水服方寸匕。(《肘後方》)
小兒癇疾:用鱉甲炙研,乳服一錢,日二。亦可蜜丸服。(《子母錄》)
卒得腰痛不可俯仰:用鱉甲炙研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二。(《肘後方》)
沙石淋痛:用九肋鱉甲醋炙研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石出瘥。(《肘後方》)
陰虛夢泄:九肋鱉甲燒研。每用一字,以酒半盞,童尿半盞,蔥白七寸同煎。去蔥,日晡時服之,出臭汗為度。(《醫壘元戎》)
吐血不止:鱉甲、蛤粉各一兩(同炒色黃),熟地黃一兩半(曬乾)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茶下。(《聖濟錄》)
癍痘煩喘,小便不利者:用鱉甲二兩,燈心一把,水一升半,煎六合,分二服。凡患此小便有血者,中壞也。黑厭無膿者,十死不治。(龐安時《傷寒論》)
癰疽不斂:不拘發背一切瘡。用鱉甲燒存性,研摻甚妙。(李樓《怪症奇方》)
腸癰內痛:鱉甲燒存性研,水服一錢,日三。(《傳信方》)
陰頭生瘡,人不能治者:鱉甲一枚燒研,雞子白和敷。(《千金翼》)
瀋唇緊裂:用鱉甲及頭,燒研敷之。(《類要》)
人咬指爛,久欲脫者:鱉甲燒灰敷之。(葉氏《摘玄方》)
肉,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頌曰:久食,性冷損人。
藏器曰:《禮記》食鱉去醜,謂頸下有軟骨如龜形者也。食之令人患水病。凡鱉之三足者,赤足者,獨目者,頭足不縮者,其目四陷者,腹下有王字、卜字文者,腹有蛇文者(是蛇化也),在山上者(名旱鱉)。並有毒殺人,不可食。
弘景曰:不可合雞子食,莧菜食。昔有人銼鱉,以赤莧同包置濕地,經旬皆成生鱉。又有裹鱉甲屑,經五月皆成鱉者。
白話文:
鱉,因為牠是黑色的水生龜類,所以入腎經,主要治療的是陰虛精弱、腰腿痠軟無力、陰瘧(一種瘧疾)、泄瀉痢疾等,這些都是屬於少陰血分方面的疾病。鱉屬於介殼類的陰性動物,所以也主要治療陰經血分的疾病,這是依據牠們的屬性來判斷的。
【附方】舊有十二個方子,新有七個方子。
治療反覆發作的瘧疾或因勞累引起的瘧疾:將鱉甲用醋炙烤後研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湯匙的粉末。隔夜服一次,清早服一次,瘧疾發作前再服一次,通常都能痊癒。如果加入少許雄黃,效果更好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治療奔豚氣痛,氣向上衝到心腹:將鱉甲(用醋炙烤)三兩、京三稜(煨過)二兩,搗成粉末。再將桃仁(去皮尖)四兩,用熱水浸泡後研磨取汁三升,煎煮至二升,加入之前的粉末不停攪拌,煎煮一段時間後,加入醋一升,煎煮成黏稠狀,像麥芽糖一樣,用瓶子裝起來。每次空腹用溫酒送服半湯匙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治療血瘕症癖(腹腔內有瘀血結塊的病):甄權說:用鱉甲、琥珀、大黃等份量相同的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錢,過一會兒惡血就會排出。如果是婦女小腸中的瘀血排乾淨了,就停止服藥。
治療痃癖症積(腹內有腫塊積聚的病):甄權說:將鱉甲用醋炙烤至黃色後磨成粉末,用牛奶一合調服一湯匙,每天早上服用。
治療婦女漏下不止(子宮不正常出血):甄權說:將鱉甲用醋炙烤後磨成粉末,用清酒送服一湯匙,每天兩次。另外,也可以用乾薑、鱉甲、訶黎勒皮等份量相同的藥材磨成粉末,用糊做成藥丸,空腹服用三十丸,每天兩次。
治療婦女難產:將鱉甲燒成炭後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湯匙,很快就能順利生產。(出自《梅師方》)
治療大病初癒後,因勞累或飲食不當導致病情復發,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:將鱉甲燒成炭後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一湯匙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治療小兒癲癇:將鱉甲炙烤後磨成粉末,用乳汁送服一錢,每天兩次。也可以用蜂蜜做成藥丸服用。(出自《子母錄》)
治療突然發生的腰痛,無法彎腰或抬頭:將鱉甲炙烤後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湯匙,每天兩次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治療砂石淋痛(尿道結石引起的疼痛):將九肋鱉甲用醋炙烤後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湯匙,每天三次,結石排出後病就好了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治療陰虛引起的夢遺:將九肋鱉甲燒成炭後磨成粉末。每次取一字(古代的計量單位),用酒半盞,童子尿半盞,蔥白七寸一起煎煮。去除蔥白後,在下午服用,以出汗為度。(出自《醫壘元戎》)
治療吐血不止:將鱉甲、蛤粉各一兩(一起炒至黃色),熟地黃一兩半(曬乾)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茶送服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治療麻疹、痘瘡導致的煩躁喘氣、小便不利:用鱉甲二兩,燈芯草一把,用水一升半煎煮至六合,分兩次服用。如果這種情況下小便有血,表示病情很嚴重。如果出現黑色且沒有膿,則表示病入膏肓,無法醫治。(出自龐安時《傷寒論》)
治療癰疽等瘡瘍久不癒合:不論是背部的瘡還是其他瘡,將鱉甲燒成炭後磨成粉末,撒在瘡面上,效果非常好。(出自李樓《怪症奇方》)
治療腸癰引起的腹部內部疼痛:將鱉甲燒成炭後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一錢,每天三次。(出自《傳信方》)
治療陰莖頭長瘡,難以治療的情況:將鱉甲一枚燒成炭後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患處。(出自《千金翼方》)
治療嘴唇緊繃開裂:用鱉甲及頭部,燒成炭後磨成粉末敷在患處。(出自《類要》)
治療被人咬傷手指腐爛,快要脫落的情況:將鱉甲燒成灰後敷在患處。(出自葉氏《摘玄方》)
肉
【氣味】味甘,性平,無毒。
頌曰:長期食用,性質寒冷,對人體有害。
藏器曰:《禮記》中說,吃鱉要去除其醜陋的部分,指的是頸部下方有像龜形狀的軟骨。吃這個部分會使人患上水腫病。凡是三隻腳的鱉,紅腳的鱉,只有一隻眼睛的鱉,頭和腳不能縮回殼裡的鱉,眼睛凹陷的鱉,腹部有王字或卜字紋的鱉,腹部有蛇紋的鱉(據說是由蛇變來的),在山上生活的鱉(稱為旱鱉),都有毒,會導致人死亡,不能食用。
弘景說:鱉肉不能和雞蛋、莧菜一起吃。以前有人將切碎的鱉肉和紅莧菜一起包在潮濕的地方,經過十天,都變成了活鱉。也有人將鱉甲的碎屑包起來,經過五個月都變成了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