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鱗部第四十四卷 (29)

回本書目錄

鱗部第四十四卷 (29)

1. 烏賊魚

同槐花末吹鼻,止衄血。同銀硃吹鼻,治喉痹。同白礬末吹鼻,治蠍螫疼痛。同麝香吹耳,治聤耳有膿及耳聾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烏鰂骨,厥陰血分藥也,其味鹹而走血也。故血枯血瘕,經閉崩帶,下痢疳疾,厥陰本病也。寒熱瘧疾,聾、癭,少腹痛,陰痛,厥陰經病也。目翳流淚,厥陰竅病也。厥陰屬肝,肝主血,故諸血病皆治之。按:《素問》云:有病胸脅支滿者,妨於食,病至,則先聞腥臊臭,出清液,先唾血,四肢清,目眩,時時前後血,病名曰血枯。得之年少時,有所大脫血。

或醉入房,中氣竭肝傷,故月事衰少不來。治之以四烏鰂骨。一藘茹為末,丸以雀卵,大如小豆。每服五丸,飲以鮑魚汁,所以利腸中及傷肝也。觀此,則其入厥陰血分無疑矣。

【正誤】鼎曰:久服,絕嗣無子。

時珍曰:按:《本經》云:主癥瘕,無子。《別錄》云:令人有子。孟詵亦云久服益精,而張鼎此說獨相背戾,亦誤矣。若云血病無多食鹹,烏鰂亦主血閉,故有此說。然經閉有有餘、不足二證。有餘者血滯,不足者肝傷。烏鰂所主者,肝傷血閉不足之病,正與《素問》相合,豈有令人絕嗣之理?當以《本經》《別錄》為正。恐人承誤,故辨正之。

【附方】舊三。新二十一。

女子血枯:見上。

赤白目翳:《聖惠》:治傷寒熱毒攻眼,生赤白翳。用烏鰂魚骨一兩,去皮為末,入龍腦少許點之,日三。治諸目翳:用烏鰂骨、五靈脂等分,為細末,熟豬肝切片,蘸食,日二。赤翳攀睛:照水丹:治眼翳(惟厚者尤效)及赤翳攀睛貫瞳人。用海螵蛸一錢,辰砂半錢,乳細水飛澄取,以黃蠟少許,化和成劑收之。

臨臥時,火上旋丸黍米大,揉入眥中。睡至天明,溫水洗下。未退,更用一次,即效。(《海上方》)

雀目夜眼:烏賊骨半斤為末,化黃蠟三兩和,捏作錢大餅子。每服一餅,以豬肝二兩,竹刀批開,摻藥扎定,米泔水半碗,煮熟食之,以汁送下。(《楊氏家藏》)

血風赤眼:女人多之。用烏賊魚骨二錢,銅青一錢,為末。每用一錢,熱湯泡洗。(《楊氏家藏》)

疳眼流淚:烏賊魚骨、牡蠣等分。為末,糊丸皂子大。每用一丸,同豬子肝一具,米泔煮熟食。(《經驗》)

底耳出膿:海螵蛸半錢,麝香一字,為末。以綿杖繳淨,吹入耳中。(《澹寮方》)

鼻瘡疳䘌:烏賊魚骨、白芨各一錢,輕粉二字,為末,搽之。(錢乙《小兒方》)

小兒臍瘡出血及膿:海螵蛸、胭脂為末,油調搽之。(《聖惠方》)

頭上生瘡:海螵蛸、白膠香各二錢,輕粉五分,為末。先以油潤淨乃搽末,二、三次即愈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癧瘍白駁:先以布拭赤,用烏賊骨磨三年酢,塗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白話文:

烏賊魚骨磨成粉末,和槐花末一起吹入鼻孔,可以止鼻出血。和銀硃一起吹入鼻孔,可以治療咽喉腫痛。和白礬末一起吹入鼻孔,可以治療蠍子螫傷引起的疼痛。和麝香一起吹入耳朵,可以治療耳朵流膿和耳聾(這是李時珍的說法)。

李時珍認為,烏賊骨是歸於足厥陰肝經的藥物,它的味道鹹,能入血分。所以對於血虛、血塊、月經閉止、崩漏、下痢、疳積等,這些都是肝經本身的疾病。寒熱瘧疾、耳聾、癭瘤、小腹痛、陰部疼痛,這些也都是厥陰經的病症。眼睛出現翳障、流淚,是厥陰經在眼部的病症。因為厥陰經屬於肝,而肝主血,所以各種血病都可以用它治療。《素問》中說:如果出現胸脅脹滿,影響食慾,發病時會先聞到腥臊味,然後流出清液,先吐血,四肢冰冷,眼睛昏花,時常出現前後出血的情況,這種病叫做血枯。這種病大多是年輕時大量失血所導致。

有的人因為醉酒後行房,導致中氣耗竭,肝臟受損,所以月經量減少甚至停止。可以用四個烏賊骨和一塊藘茹,都磨成粉,然後用麻雀蛋黃調和成藥丸,大小如小豆。每次服用五丸,用鮑魚汁送服,這樣可以調理腸胃和修復肝臟的損傷。從這裡可以看出,烏賊骨是入肝經血分的藥物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

張鼎說,長期服用烏賊骨會導致絕嗣,沒有孩子。

李時珍說,《本經》中說烏賊骨可以治療癥瘕,但會導致沒有孩子,《別錄》中卻說能讓人有孩子。孟詵也說長期服用可以補益精氣,而張鼎的說法卻與之相反,是錯誤的。可能是因為血病不宜多吃鹹味的東西,而烏賊骨又主治血閉,所以才有這種說法。但月經閉止有實證和虛證兩種。實證是血瘀導致,虛證是肝損傷導致。烏賊骨所治療的,正是肝損傷血閉導致的虛證,這與《素問》的說法相符,怎麼會讓人絕嗣呢?應該以《本經》和《別錄》的說法為準。我怕後人誤解,所以特此加以辨正。

以下是一些用烏賊骨治療疾病的驗方:

女子血枯:參考前面說的。

紅白色眼翳:《聖惠方》:治療傷寒熱毒侵襲眼睛,導致產生紅白色眼翳。用烏賊魚骨一兩,去掉外皮磨成粉,加入少許龍腦,點在眼睛上,每天三次。治療各種眼翳:用烏賊骨、五靈脂等份,磨成細末,用煮熟的豬肝切片,蘸上藥粉吃,每天兩次。紅翳遮蓋瞳孔:照水丹:治療眼翳(特別是較厚的眼翳)以及紅翳遮蓋瞳孔。用海螵蛸一錢,辰砂半錢,研磨成細粉,用水飛法提取,再用少許黃蠟融化調和成藥劑,保存起來。睡覺時,在火上把藥搓成黍米大小的丸,揉入眼角。睡到天亮,用溫水洗去。如果沒有好轉,再用一次,就會有效。(《海上方》)

夜盲症:烏賊骨半斤磨成粉,用黃蠟三兩調和,捏成錢幣大小的餅子。每次服用一個餅子,用豬肝二兩,用竹刀切開,把藥粉摻入,紮緊,用米泔水半碗煮熟食用,並用湯汁送服。(《楊氏家藏》)

血風赤眼:婦女多發。用烏賊魚骨二錢,銅青一錢,磨成粉。每次用一錢,用熱水沖泡清洗眼睛。(《楊氏家藏》)

疳眼流淚:烏賊魚骨、牡蠣等份。磨成粉,用糊調成皂角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一丸,和豬小肝一副,用米泔水煮熟食用。(《經驗方》)

耳朵流膿:海螵蛸半錢,麝香少許,磨成粉。用棉棒清理乾淨耳道,然後吹入藥粉。(《澹寮方》)

鼻瘡疳瘡:烏賊魚骨、白芨各一錢,輕粉少許,磨成粉,塗抹患處。(錢乙《小兒方》)

小兒臍瘡出血或流膿:海螵蛸、胭脂磨成粉,用油調和塗抹。(《聖惠方》)

頭上生瘡:海螵蛸、白膠香各二錢,輕粉五分,磨成粉。先用油潤濕患處,再塗抹藥粉,塗抹兩三次就會痊癒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癧瘍白斑:先用布擦拭發紅,然後用烏賊骨磨成三年醋,塗抹患處。(《外臺秘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