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四十二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虫部第四十二卷 (11)

1. 蜈蚣

治症癖(《日華》)。小兒驚癇風搐,臍風口噤,丹毒禿瘡瘰癧,便毒痔漏,蛇瘕、蛇瘴、蛇傷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

頌曰:《本經》云「療鬼疰」,故《胡洽方》治屍疰、惡氣、痰嗽諸方多用之。今醫家治小兒口噤不開、不能乳者,以赤足蜈蚣,去足,炙研,用豬乳二合調半錢,分三、四服,溫灌之,有效。

時珍曰:蓋行而疾者,惟風與蛇。蜈蚣能制蛇,故亦能截風,蓋厥陰經藥也。故所主諸證,多屬厥陰。按:楊士瀛《直指方》云:蜈蚣有毒,惟風氣暴烈者可以當之。風氣暴烈,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,但貴藥病相當耳。設或過劑,以蚯蚓、桑皮解之。又云:瘭瘡一名蛇瘴,蠻煙瘴雨之鄉,多毒蛇氣。

人有不伏水土風氣而感觸之者,數月以還,必發蛇瘴。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為上藥,白芷次之。又《聖濟總錄》云:嶺南樸蛇瘴,一名鎖喉瘴。項大腫痛連喉。用赤足蜈蚣一二節研細,水下即愈。據此,則蜈蚣之治蛇蟲、蛇毒、蛇瘕、蛇傷諸病,皆此意也。然蜈蚣又治痔漏、便毒、丹毒等病,並陸羽《茶經》載《枕中方》治瘰癧一法,則蜈蚣自能除風攻毒,不獨治蛇毒而已也。

【附方】舊四,新十六。

小兒撮口:但看舌上及上下齶有瘡如粟米大是也。指甲刮破,以蜈蚣研汁,敷兩頭肉,即愈。如無生者,乾者亦可。(《子母秘錄》)。

小兒急驚:萬金散:蜈蚣一條(全者,去足,炙為末),丹砂、輕粉等分研勻,陰陽乳汁和,丸綠豆大。每歲一丸,乳汁下。(《聖惠》)

天吊驚風:目久不下,眼見白睛,及角弓反張,聲不出者,雙金散主之。用大蜈蚣一條去頭足,酥炙,用竹刀批開,記定左右。又以麝香一錢,亦分左右各記明,研末包定。每用左邊者吹左鼻,右邊者吹右鼻,各少許,不可過多。若眼未下,再吹些須,眼下乃止。(《直指》)

破傷中風欲死:《聖惠》:用蜈蚣,研末,擦牙,追去涎沫,立瘥。《儒門事親》:用蜈蚣頭、烏頭尖、附子底、蠍梢等分為末。每用一字或半字,熱酒灌之,仍貼瘡上,取汗愈。口眼喎斜,口內麻木者:用蜈蚣三條(一蜜炙,一酒浸,一紙裹煨,並去頭足);天南星一個(切作四片,一蜜炙,一酒浸,一紙裹煨,一生用),半夏、白芷各五錢,通為末,入麝少許。每服一錢,熱調下,日一服。

(《通變要法》)

腹內蛇症:誤食菜中蛇精,成蛇瘕,或食蛇肉成瘕,腹內常飢,食物即吐。

以赤足蜈蚣一條炙,研末,酒服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蝮蛇螫傷:蜈蚣,研末,敷之。抱朴子。

射工毒瘡:大蜈蚣一枚,炙研,和酢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天蛇頭瘡:生手指頭上。用蜈蚣一條,燒煙燻一、二次即愈。或為末,豬膽汁調,塗之。(《奇效》)

白話文:

蜈蚣可以治療積癖(可能是指長期的腫塊或癖好)。對於小兒的驚風、抽搐、臍風(新生兒臍部感染)、口噤(牙關緊閉),以及丹毒、禿瘡、瘰癧(淋巴結核)、便毒(肛門周圍感染)、痔瘡、蛇瘕(腹部腫塊,可能是寄生蟲引起)、蛇瘴(蛇毒引起的疾病)、蛇咬傷等都有療效。

【藥理闡述】

《本經》記載蜈蚣可以治療鬼疰(可能指精神疾病或不明原因的疾病),所以《胡洽方》治療屍疰(傳染病)、惡氣、痰嗽等疾病的許多藥方中都使用蜈蚣。現在的醫生治療小兒口噤不開、無法吸吮乳汁的情況,會用赤足蜈蚣去除足部,炙烤後研磨成粉,用少量豬乳調和半錢藥粉,分三、四次溫熱餵食,效果很好。

李時珍說:快速移動的東西,只有風和蛇。蜈蚣能制服蛇,所以也能截斷風邪,蜈蚣是屬於厥陰經(中醫經絡系統)的藥物。因此,蜈蚣所主治的疾病,大多與厥陰經有關。楊士瀛在《直指方》中說:蜈蚣有毒,只有風邪特別強烈的情況才可以用蜈蚣來治療。風邪強烈,不用蜈蚣這種能截能擒的藥物也不容易止住,關鍵在於藥物和病情相符合。如果用藥過量,可以用蚯蚓或桑樹皮來解毒。他又說:瘭瘡,也叫蛇瘴,在蠻煙瘴雨的地區,常有毒蛇的氣息。

人們如果水土不服或感染了瘴氣,幾個月後就會發蛇瘴。只有赤足蜈蚣最能制服蛇毒,是治療蛇瘴的上等藥材,白芷次之。《聖濟總錄》中說:嶺南地區的樸蛇瘴,也叫鎖喉瘴,會導致頸部腫痛,甚至連喉嚨都腫痛。用一兩節赤足蜈蚣研磨成粉,用水送服就能痊癒。由此看來,蜈蚣治療蛇蟲、蛇毒、蛇瘕、蛇咬傷等疾病,都是這個道理。然而,蜈蚣又可以治療痔瘡、便毒、丹毒等疾病,以及陸羽在《茶經》中記載的《枕中方》中治療瘰癧的方法,說明蜈蚣能夠祛除風邪、攻克毒素,不僅僅能治療蛇毒。

【附加藥方】(原書中原有四個,新增十六個)

  • 小兒撮口: 觀察嬰兒的舌頭和上下牙齦是否有像小米粒大小的瘡。用指甲刮破瘡口,用蜈蚣研磨出的汁液塗抹在破口處的肉上,就可以治好。如果沒有新鮮的蜈蚣,用乾蜈蚣也可以。
  • 小兒急驚風: 萬金散:用一條完整的蜈蚣(去除足部,炙烤後研磨成粉),與丹砂、輕粉等分研磨均勻,用母乳或牛奶調和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歲服用一丸,用乳汁送服。
  • 天吊驚風: 眼睛長時間不向下看,眼白外露,身體向後彎曲,發不出聲音。用雙金散治療。用一條大蜈蚣去除頭足,用酥油炙烤,用竹刀從中間剖開,記清楚左右。再用一錢麝香,也分左右分別記清楚,研成粉包好。每次用左邊的藥吹左鼻,右邊的藥吹右鼻,少量即可,不要過多。如果眼睛還沒有恢復正常,再吹一點,直到眼睛恢復正常為止。
  • 破傷風瀕死: 《聖惠》記載:用蜈蚣研磨成粉,擦在牙齒上,可以吐出涎沫,立即好轉。《儒門事親》記載:用蜈蚣頭、烏頭尖、附子底、蠍子尾等分研磨成粉。每次用一字或半字,用熱酒灌服,同時貼在瘡口上,發汗後就會痊癒。
  • 口眼歪斜,口內麻木: 用三條蜈蚣(一條用蜂蜜炙烤,一條用酒浸泡,一條用紙包裹煨烤,都去除頭足);一個天南星(切成四片,一片用蜂蜜炙烤,一片用酒浸泡,一片用紙包裹煨烤,一片生用),半夏、白芷各五錢,一起研磨成粉,加入少量麝香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熱水調服,每天一次。
  • 腹內蛇症: 誤食菜中的蛇精,形成蛇瘕,或是吃蛇肉導致腹內長腫塊,經常感到飢餓,吃東西就會吐出來。用一條赤足蜈蚣炙烤後研磨成粉,用酒送服。
  • 蝮蛇咬傷: 用蜈蚣研磨成粉,敷在傷口上。
  • 射工毒瘡: 用一枚大蜈蚣炙烤後研磨成粉,用醋調和敷在患處。
  • 天蛇頭瘡: 生在手指頭上。用一條蜈蚣燒出煙來薰一、兩次就能痊癒。也可以將蜈蚣研磨成粉,用豬膽汁調和塗抹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