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四十二卷 (12)
虫部第四十二卷 (12)
1. 蜈蚣
丹毒瘤腫:用蜈蚣一條幹者,白礬一皂子大,雷丸一個,百部二錢,研末,醋調敷之。(《本草衍義》)
瘰癧潰瘡:荼、蜈蚣二味,炙至香熟,等分搗篩為末。先以甘草湯洗淨,敷之。(《枕中方》)
聤耳出膿:蜈蚣末,吹之。(鮑氏)
小兒禿瘡:大蜈蚣一條,鹽一分,入油內浸七日。取油搽之,極效。(《海上方》)
便毒初起:黃腳蜈蚣一條,瓦焙存性,為末。酒調服,取汗即散。(《濟生秘覽》)
痔瘡疼痛:《直指》:用赤足蜈蚣,焙為末,入片腦少許,唾調敷之。孫氏《集效》:用蜈蚣三、四條,香油煮一、二沸,浸之。再入五倍子末二、三錢,瓶收密封。如遇痛不可忍,點上油,即時痛止,大效。
腹大如箕:用蜈蚣三、五條,酒炙研末。每服一錢,以雞子二個,打開入末在內,攪勻紙糊,沸湯煮熟食之。日一服,連進三服,瘳。(《活人心統》)
腳肚轉筋:蜈蚣,燒,豬脂和敷。(《肘後》)
女人趾瘡:甲內惡肉突出不愈。蜈蚣一條,焙研敷之。外以南星末,醋和敷四圍。(《醫方摘要》)
白話文:
丹毒腫瘤:用乾燥的蜈蚣一條,加上像一顆皂子大小的白礬、一個雷丸、二錢百部,一起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。(《本草衍義》)
瘰癧潰爛:荼和蜈蚣這兩種藥材,烤到香味出來、熟透,等分磨成粉末。先用甘草湯把患處洗乾淨,再敷上藥粉。(《枕中方》)
耳朵流膿:用蜈蚣粉末吹入耳中。(鮑氏)
小兒頭上禿瘡:取一條大蜈蚣,加一分鹽,放入油中浸泡七天。取油塗抹,效果很好。(《海上方》)
便毒剛開始發作:用一條黃腳蜈蚣,用瓦片烤到存性(變成灰),磨成粉末。用酒調和後服用,讓身體出汗就會散去。(《濟生秘覽》)
痔瘡疼痛:《直指》提到:用赤足蜈蚣,烤乾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冰片,用唾液調和後敷在患處。孫氏《集效》提到:用三、四條蜈蚣,用香油煮一兩次沸騰,浸泡在油中。再加入二、三錢五倍子粉末,用瓶子密封起來。如果遇到疼痛難忍,點上油,馬上就能止痛,效果很好。
腹部脹大像簸箕:用三、五條蜈蚣,用酒烤過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兩個雞蛋,打開放入藥粉攪拌均勻,用紙糊住開口,放入沸水煮熟食用。每天服用一次,連續服用三次,病就會好。(《活人心統》)
腳和小腿抽筋:用蜈蚣燒過後,和豬油混合敷在患處。(《肘後》)
女人腳趾生瘡:腳趾甲內長出不好的肉,突出且不易痊癒。用一條蜈蚣,烤乾磨成粉末敷在患處。外圍再用南星粉末,用醋調和後敷上。(《醫方摘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