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虫部第四十一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虫部第四十一卷 (9)

1. 蜣螂

小兒疳疾:土裹蜣螂,煨熟,與食之。(《韓氏醫通》)

小兒重舌:蜣螂,燒末,唾和,敷舌上。(《子母秘錄》)

膈氣吐食:用地牛兒二個,推屎蟲一公一母,同入罐中,待蟲食盡牛兒,以泥裹煨存性;用去白陳皮二錢,以巴豆同炒過,去豆,將陳皮及蟲為末。每用一、二分,吹入咽中。吐痰三、四次,即愈。(《孫氏集效方》)

赤白下痢:黑牛散:治赤白痢、噤口痢及泄瀉。用黑牛兒(即蜣螂,一名鐵甲將軍),燒研。每服半錢,或一錢,燒酒調服(小兒以黃酒服),立效。(李延壽方)。

大腸脫肛:蜣螂,燒存性,為末,入冰片研勻。摻肛上,托之即入。(《醫學集成》)

大小便閉,經月欲死者:《本事》推車散:用推車客七個(男用頭,女用身),土狗七個(男用身,女用頭),新瓦焙,研末。用虎目樹南向皮,煎汁調服。只一服即通。《楊氏經驗方》:治大小便不通。六、七月尋牛糞中大蜣螂十餘枚,線穿陰乾,收之。臨時取一個全者,放淨磚上,四面以灰火烘乾,當腰切斷(如大便不通,用上截;小便不通,用下截),各為細末,取井華水服之(二便不通,全用),即解。

大腸秘塞:蜣螂(炒,去翅、足)為末,熱酒服一錢。(《聖惠》)

小便轉胞不通:用死蜣螂二枚,燒末,井華水一盞調服。(《千金》)。

小便血淋:蜣螂研水服。(鮑氏)。

痔漏出水:唐氏方:用蜣螂一枚陰乾,入冰片少許,為細末,紙捻蘸末入孔內。漸漸生肉,藥自退出,即愈。《袖珍方》:用蜣螂,焙乾,研末。先以礬湯洗過,貼之。

一切漏瘡不拘蜂瘻、鼠瘻。蜣螂燒末,醋和敷。(《千金》)。

附骨疽漏:蜣螂七枚,同大麥搗敷。(《劉涓子方》)

一切惡瘡及沙蝨、水弩、惡疽:五月五日取蜣螂蒸過,陰乾為末,油和敷之。(《聖惠》)

疔腫惡瘡:楊柳上大烏殼硬蟲(或地上新糞內及泥堆中者),生取,以蜜湯浸死,新瓦焙焦,為末。先以燒過針撥開,好醋調,敷之。(《普濟方》)

無名惡瘡:忽得不識者。用死蜣螂杵汁塗之。(《子母秘錄》)

灸瘡血出不止:用死蜣螂,燒研,豬脂和塗。(《千金方》)

大赫瘡疾,急防毒氣入心:先灸,後用干蜣螂為末,和鹽水敷四圍,如韭葉闊、日一上之。(《肘後》)

癧瘍風病:取塗中死蜣螂杵爛,揩瘡令熱,封之。一宿瘥,止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鼻中息肉:蜣螂十枚,納青竹筒中,油紙密封,置廁坑內,四十九日取出曬乾,入麝香少許,為末塗之。當化為水也。(《聖惠》)

沙塵入目:取生蜣螂一枚,手持其背,於眼上影之,自出。(《圖經本草》)。

下部䘌蟲:痛癢膿血,旁生孔竅。蜣螂七枚(五月五日收者),新牛糞半兩,肥羊肉一兩(炒黃),同搗成膏,丸蓮子大,炙熱,綿裹納肛中。半日即大便中蟲出,三度永瘥。(董炳《集驗方》)

白話文:

蜣螂的現代白話文翻譯

小孩營養不良(疳疾): 用泥土包裹蜣螂,煨熟後給小孩吃。

小兒舌頭腫大(重舌): 將蜣螂燒成灰,用口水混合後塗在舌頭上。

胸膈脹悶、嘔吐食物: 取兩個地牛兒(可能是某種草藥的根莖),一公一母的推屎蟲(蜣螂),一起放入罐子裡,等蟲把地牛兒吃完,再用泥土裹住罐子煨燒使其保留藥性。然後用去除白膜的陳皮二錢,與巴豆一起炒過,去掉巴豆,將陳皮和蟲研磨成粉末。每次用一、二分,吹入咽喉中,吐出三、四次痰,病就會好。

紅白痢疾: 黑牛散:治療紅白痢疾、無法進食的痢疾及腹瀉。用黑牛兒(即蜣螂,又名鐵甲將軍),燒成灰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,用燒酒調服(小孩用黃酒),效果很快。

大腸脫肛: 將蜣螂燒到保留藥性,研磨成粉末,加入冰片一起研磨均勻。撒在脫肛處,將其托回即可。

大小便不通,持續一個月快要死亡: 用推車客(可能是某種蟲子)七個(男性用頭部,女性用身體),土狗(可能是某種蟲子)七個(男性用身體,女性用頭部),放在新瓦片上烘焙,研磨成粉末。用虎目樹(可能是某種樹木)朝南的樹皮煎汁調服。只需服用一次就能通便。《楊氏經驗方》:治療大小便不通。在六、七月份尋找牛糞中的大蜣螂十幾個,用線穿起來陰乾,保存好。臨時取一個完整的,放在乾淨的磚上,四周用灰火烘乾,從中間切斷(大便不通,用上半截;小便不通,用下半截),分別研磨成細粉,用剛打上來的井水送服(大小便都不通,就全部服用),就能解決。

大腸堵塞: 將蜣螂(炒過,去除翅膀和腳)研磨成粉末,用熱酒送服一錢。

小便阻塞不通: 用死蜣螂兩隻,燒成灰,用一碗剛打上來的井水調服。

小便出血: 將蜣螂研磨成粉,用水送服。

痔瘡流膿水: 唐氏方:用陰乾的蜣螂一枚,加入少許冰片,研磨成細粉,用紙捻沾上藥粉塞入孔內。慢慢會長出新肉,藥粉會自動退出,病就好了。《袖珍方》:用焙乾的蜣螂,研磨成粉末。先用明礬水洗過患處,然後塗抹藥粉。

各種瘻瘡,不論是蜂瘻還是鼠瘻: 將蜣螂燒成灰,用醋調和後塗抹。

骨頭上的癰瘡化膿: 用七枚蜣螂,與大麥一起搗爛後敷在患處。

各種惡瘡以及沙蝨、水弩、惡性腫瘡: 在五月五日採集蜣螂蒸過,陰乾後研磨成粉,用油調和後塗抹。

疔瘡腫痛惡瘡: 取楊柳樹上的大黑色硬殼蟲(或在地上新糞便裡或泥堆中的),活捉後用蜜湯浸死,用新瓦片烘烤至焦,研磨成粉末。先用燒過的針撥開瘡口,用好醋調和藥粉,塗抹在患處。

不明原因的惡瘡: 突然長出不認識的瘡。用死蜣螂搗爛取汁塗抹在患處。

艾灸後出血不止: 用死蜣螂,燒成灰研磨,用豬油混合後塗抹。

大腿內側的瘡,要緊急預防毒氣入心: 先進行艾灸,然後用乾蜣螂研磨成粉末,用鹽水調和後敷在患處四周,寬度像韭菜葉,每天塗抹一次。

淋巴結結核和風病: 取泥土中死去的蜣螂搗爛,擦拭患處使其發熱,然後封住。過一夜就會好,停止用藥。

鼻息肉: 將十枚蜣螂放入青竹筒中,用油紙密封,放在廁所坑裡四十九天後取出曬乾,加入少許麝香,研磨成粉末塗抹在息肉處。息肉會化成水。

沙子進入眼睛: 取一枚活蜣螂,手持其背部,在眼睛上方晃動,沙子會自己出來。

下部有蟯蟲: 疼痛瘙癢,有膿血,旁邊長出孔洞。用七枚蜣螂(五月五日採集的),半兩新鮮牛糞,一兩肥羊肉(炒黃),一起搗成膏狀,做成蓮子大小的藥丸,加熱後用棉花包裹塞入肛門中。半天就會從大便中排出蟲子,三次就可徹底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