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序例第一卷上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序例第一卷上 (14)

1. 六腑六臟用藥氣味補瀉

肝、膽(溫補涼瀉。辛補酸瀉。)心、小腸(熱補寒瀉。咸補甘瀉。)

肺、大腸(涼補溫瀉。酸補辛瀉。)腎、膀胱(寒補熱瀉。苦補咸瀉。)

脾、胃(溫熱補,寒涼瀉,各從其宜。甘補苦瀉。)三焦、命門(同心。)

張元素曰:五臟更相平也。一臟不平,所勝平之。故云: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。

水去則營散,谷消則衛亡,神無所居。故血不可不養,衛不可不溫。血溫氣和,營衛乃行,常有天命。

白話文:

肝和膽,用藥時以溫性藥補、涼性藥瀉;用辛味的藥補、酸味的藥瀉。心和小腸,用藥時以熱性藥補、寒性藥瀉;用鹹味的藥補、甘味的藥瀉。

肺和大腸,用藥時以涼性藥補、溫性藥瀉;用酸味的藥補、辛味的藥瀉。腎和膀胱,用藥時以寒性藥補、熱性藥瀉;用苦味的藥補、鹹味的藥瀉。

脾和胃,用藥時以溫熱的藥補,寒涼的藥瀉,要根據它們各自適合的情況來用藥;用甘味的藥補,苦味的藥瀉。三焦和命門的用藥原則與心相同。

張元素說:五臟之間是互相平衡的。當其中一個臟腑不平衡時,就用它所能剋制的那個臟腑來平衡它。所以說:能夠進食就會強盛,不進食就會衰亡。

體內的水液耗盡就會導致營養散失,食物消化完畢就會導致衛氣喪失,精神也就沒有依附的地方。因此,血不可不滋養,衛氣不可不溫煦。如果血溫暖、氣和順,營養和衛氣就能正常運行,這就如同有天命一樣重要。

2. 五臟五味補瀉

,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(甘草),以酸瀉之(赤芍藥),實則瀉子(甘草)。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(川芎),以辛補之(細辛),虛則補母(地黃、黃柏)。

,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(五味子),以甘瀉之(甘草、參、耆),實則瀉子(甘草)。欲軟,急食鹹以軟之(芒硝),以咸補之(澤瀉),虛則補母(生薑)。

,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(白朮),以苦瀉之(黃連),實則瀉子(桑白皮)。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(炙甘草),以甘補之(人參),虛則補母(炒鹽)。

,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(訶子),以辛瀉之(桑白皮),實則瀉子(澤瀉)。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(白芍藥),以酸補之(五味子),虛則補母(五味子)。

,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(黃柏、知母),以咸瀉之(澤瀉),實則瀉子(芍藥)。欲堅,急食苦以堅之(知母),以苦補之(黃柏),虛則補母(五味子)。

張元素曰:凡藥之五味,隨五臟所入而為補瀉,亦不過因其性而調之。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鹹入腎。辛主散,酸主收,甘主緩,苦主堅,咸主軟。辛能散結潤燥,致津液,通氣;酸能收緩斂散;甘能緩急調中;苦能燥濕堅軟;咸能軟堅;淡能利竅。李時珍曰:甘緩、酸收、苦燥、辛散、咸軟、淡滲,五味之本性,一定而不變者也;其或補或瀉,則因五臟四時而迭相施用者也。溫、涼、寒、熱,四氣之本性也;其於五臟補瀉,亦迭相施用也。

此特潔古張氏因《素問》飲食補瀉之義,舉數藥以為例耳,學者宜因意而充之。

白話文:

五臟五味補瀉

  • 肝:

  • 肝如果出現急迫的症狀,可以用甘味來緩和(例如甘草)。

  • 如果需要瀉肝,可以用酸味來瀉(例如赤芍藥)。

  • 肝實證時,可以瀉其子(例如用甘草)。

  • 肝氣想要疏散,可以用辛味來疏散(例如川芎)。

  • 可以用辛味來補肝(例如細辛)。

  • 肝虛證時,可以補其母(例如用地黃、黃柏)。

  • 心:

  • 心如果出現緩慢的症狀,可以用酸味來收斂(例如五味子)。

  • 如果需要瀉心,可以用甘味來瀉(例如甘草、人參、黃耆)。

  • 心實證時,可以瀉其子(例如用甘草)。

  • 心想要柔軟,可以用鹹味來軟化(例如芒硝)。

  • 可以用鹹味來補心(例如澤瀉)。

  • 心虛證時,可以補其母(例如生薑)。

  • 脾:

  • 脾如果出現濕的症狀,可以用苦味來燥濕(例如白朮)。

  • 如果需要瀉脾,可以用苦味來瀉(例如黃連)。

  • 脾實證時,可以瀉其子(例如桑白皮)。

  • 脾想要緩和,可以用甘味來緩和(例如炙甘草)。

  • 可以用甘味來補脾(例如人參)。

  • 脾虛證時,可以補其母(例如炒鹽)。

  • 肺:

  • 肺如果出現氣逆的症狀,可以用苦味來下泄(例如訶子)。

  • 如果需要瀉肺,可以用辛味來瀉(例如桑白皮)。

  • 肺實證時,可以瀉其子(例如澤瀉)。

  • 肺想要收斂,可以用酸味來收斂(例如白芍藥)。

  • 可以用酸味來補肺(例如五味子)。

  • 肺虛證時,可以補其母(例如五味子)。

  • 腎:

  • 腎如果出現乾燥的症狀,可以用辛味來潤燥(例如黃柏、知母)。

  • 如果需要瀉腎,可以用鹹味來瀉(例如澤瀉)。

  • 腎實證時,可以瀉其子(例如芍藥)。

  • 腎想要堅固,可以用苦味來堅固(例如知母)。

  • 可以用苦味來補腎(例如黃柏)。

  • 腎虛證時,可以補其母(例如五味子)。

**張元素說:**藥的五味,隨著所入的五臟而產生補瀉的作用,這也只是根據其藥性來進行調整。酸味入肝,苦味入心,甘味入脾,辛味入肺,鹹味入腎。辛味主要作用是發散,酸味主要作用是收斂,甘味主要作用是緩和,苦味主要作用是堅硬,鹹味主要作用是軟化。辛味能夠散開結塊,潤澤乾燥,產生津液,疏通氣機;酸味能夠收斂緩解發散;甘味能夠緩解急迫,調和中焦;苦味能夠乾燥濕氣,堅硬軟化;鹹味能夠軟化堅硬;淡味能夠通利竅道。

**李時珍說:**甘味可以緩和,酸味可以收斂,苦味可以乾燥,辛味可以發散,鹹味可以軟化,淡味可以滲濕,這是五味的本性,是固定不變的。至於說是補還是瀉,則是根據五臟和四季的變化而交替使用的。溫、涼、寒、熱,是四氣的本性,它們在五臟的補瀉中,也是交替使用的。

以上是張元素根據《素問》中飲食補瀉的原則,舉出一些藥物作為例子而已,學者應該根據這個意思來加以擴充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