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三卷 (84)

回本書目錄

主治第三卷 (84)

1. 吐血衄血

),麥門冬(吐衄不止,杵汁和蜜服,或同地黃煎服,即止。),馬勃(積熱吐血,沙糖丸服。妊娠吐血,米飲和服。),〔谷菜〕小麥(止唾血。),淅泔(飲,止吐血。),麥面(水服,止吐衄。),粟米粉(絞汁,止衄。),翻白草(吐血,煎服。),〔果木〕蓮花(酒服末,止損血。

),柏葉(煎、丸、散、汁,止吐衄諸血。),梔子(清胃脘血,止衄。),桑葉(末。),地骨皮(煎服,並主吐血。),柳絮(末服,止吐咯血。),槐花(末服,主吐唾咯血。同烏賊骨,吹衄血。),楮葉(汁。),黃柏(末。),槲若(末。),竹葉,竹茹(並主吐血衄血。

),荊葉(九竅出血,杵汁入酒服。),〔金石〕硃砂(同蛤粉酒服,主諸般吐血。),滑石(水服。),鉛霜(水服。),胡粉(炒醋。),黃丹(水服。),玄明粉(水服。),水銀(並主熱衄。),〔介獸〕螺螄(服汁,主黃疸吐血。),蛤粉(同槐花末,水服。),犬膽(並止衄血。

),犀角(汁,止積熱吐衄。),〔人部〕人中白(入麝,酒服,止衄。),人中黃(末服,主嘔血。燒灰,吹鼻衄。)

【理氣導血】〔草木〕香附(童尿調末服,或同烏藥、甘草煎服。),桔梗(末。),箬葉(灰。),烏藥,沉香(並止吐血衄血。),防風(上部見血須用。),白芷(破宿血,補新血。塗山根,止衄。),半夏(散瘀血。),天南星(散血,末服。),貝母(末。),蘆荻皮(灰。

),栝蔞(灰。),榧子(末服,並主吐血。),石菖蒲(肺損吐血,同面,水服。),芎藭(同香附末服,主頭風即衄。),燈心草(末。),香薷(末。),穀精草(末。),枇杷葉(末。),延胡索(塞耳。並止衄。),折弓弦(口鼻大衄,燒灰同白礬吹之。)

【調中補虛】〔草谷〕人參(補氣生血,吐血後煎服一兩。內傷,血出如湧泉,同荊芥灰、蒸柏葉、白麵水服。),黃耆(逐五臟惡血。同紫萍末服,止吐血。),甘草(養血補血,主唾膿血。),白芨(羊肺蘸食,主肺損吐血。水服,止衄。),百合(汁,和蜜蒸食,主肺病吐血。

),稻米(末服,止吐衄。),萆薢葉(香油炒食。),飴糖,白扁豆,白朮,〔石蟲〕鍾乳粉,五色石脂,代赭石(並主虛勞吐血。),靈砂(暴驚九竅出血,人參湯服三十粒。),鱉甲,蛤蚧,淡菜,阿膠,白狗血(熱飲。),鹿角膠(並主虛損吐血。),水牛腦(勞傷吐血,同杏仁、胡桃、白蜜、麻油熬干,末服。

),羊血(熱飲,主衄血經月。),酥酪,醍醐(灌鼻,止涕血。)

【從治】附子(陽虛吐血,同地黃、山藥,丸服。),益智子(熱傷心系吐血,同丹砂、青皮、麝香,末服。),桂心(水服。),乾薑(童尿服。並主陰乘陽吐血衄血。),艾葉(服汁,止吐衄。),薑汁(服汁,仍滴鼻。),芥子(塗囟。),葫蒜(貼足心。並主衄血。又服蒜汁,止吐血。)

白話文:

吐血衄血

麥門冬:吐血不止時,將其搗汁加蜂蜜服用,或與生地黃一起煎服,即可止血。

馬勃:因積熱而吐血,可用白砂糖製成藥丸服用;孕婦吐血,則可用米湯調服。

小麥:能止唾血(口中吐血)。

米泔水:能止吐血。

麥面:用水送服,能止吐血和鼻出血。

粟米粉:絞汁服用,能止鼻出血。

翻白草:吐血時,煎服此藥。

蓮花: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,能止血。

柏葉:無論煎服、製成藥丸、藥散或藥汁,都能止吐血、鼻出血及各種出血。

梔子:能清胃熱止血,止鼻出血。

桑葉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地骨皮:煎服,主治吐血。

柳絮:研磨成粉末服用,能止吐血和咯血。

槐花:研磨成粉末服用,主治吐血、唾血和咯血。與烏賊骨一起使用,可吹入鼻中止鼻出血。

楮葉:取其汁服用。

黃柏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槲樹葉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竹葉、竹茹:都能治療吐血和鼻出血。

荊葉:九竅出血時,將其搗汁加入酒中服用。

硃砂:與蛤粉一起用酒送服,主治各種吐血。

滑石:用水送服。

鉛霜:用水送服。

胡粉:用醋炒後服用。

黃丹:用水送服。

玄明粉:用水送服。

水銀:主治熱性鼻出血。

螺螄:服用其汁液,主治黃疸伴吐血。

蛤粉:與槐花粉末一起用水送服。

犬膽:能止鼻出血。

犀角:取其汁液,能止因積熱引起的吐血和鼻出血。

人中白:與麝香一起用酒送服,能止鼻出血。

人中黃:研磨成粉末服用,主治嘔血。燒成灰,可吹入鼻中止鼻出血。

【理氣導血】

香附:用童尿調和藥末服用,或與烏藥、甘草一起煎服。

桔梗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箬葉:燒成灰服用。

烏藥、沉香:都能止吐血和鼻出血。

防風:上部出血時需要使用。

白芷:能破除陳舊瘀血,補充新血。塗抹於山藥根部,能止鼻出血。

半夏:能散瘀血。

天南星:能散血,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貝母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蘆荻皮:燒成灰服用。

栝蔞:燒成灰服用。

榧子:研磨成粉末服用,主治吐血。

石菖蒲:肺部受損引起的吐血,可與麵粉一起用水送服。

芎藭:與香附一起研磨成粉末服用,主治頭痛伴鼻出血。

燈心草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香薷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穀精草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枇杷葉: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延胡索:塞入耳中,能止鼻出血。

折弓弦:口鼻大量出血時,燒成灰與白礬一起吹入鼻中。

【調中補虛】

人參:補氣生血,吐血後煎服一兩。內傷出血如湧泉般不止時,可與荊芥灰、蒸過的柏葉、白麵一起用水送服。

黃耆:能清除五臟的瘀血。與紫萍粉末一起服用,能止吐血。

甘草:養血補血,主治唾液帶膿血。

白芨:用羊肺蘸食,主治肺部受損引起的吐血。用水送服,能止鼻出血。

百合:取其汁液,與蜂蜜一起蒸食,主治肺病引起的吐血。

稻米:研磨成粉末服用,能止吐血和鼻出血。

萆薢葉:用香油炒食。

飴糖、白扁豆、白朮、鍾乳粉、五色石脂、代赭石:都能治療虛勞引起的吐血。

靈砂:暴驚引起的九竅出血,可用人參湯送服三十粒。

鱉甲、蛤蚧、淡菜、阿膠、白狗血(熱飲)、鹿角膠:都能治療虛損引起的吐血。

水牛腦:勞傷引起的吐血,可與杏仁、胡桃、白蜜、麻油一起熬乾,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羊血(熱飲):主治經期鼻出血。

酥酪、醍醐:灌入鼻中,能止鼻涕帶血。

【從治】

附子:陽虛引起的吐血,可與生地黃、山藥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
益智子:心系受熱傷引起的吐血,可與丹砂、青皮、麝香一起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桂心:用水送服。

乾薑:用童尿送服。都能治療陰寒之氣侵犯陽氣引起的吐血和鼻出血。

艾葉:服用其汁液,能止吐血和鼻出血。

薑汁:服用其汁液,並滴入鼻中。

芥子:塗抹在囟門(嬰兒頭頂)。

葫蘆、大蒜:貼在腳心。都能治療鼻出血。此外,服用大蒜汁也能止吐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