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六卷 (9)

1.

蝮蛇螫傷:楮葉、麻葉合搗,取汁漬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魚骨哽咽:楮葉,搗汁啜之。(《十便良方》)

枝莖

【主治】癮疹癢,煮湯洗浴(《別錄》)。

搗濃汁飲半升,治小便不通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。

頭風白屑:楮木作枕,六十日一易新者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暴赤眼痛磣澀者:嫩楮枝去葉,放地,火燒,以碗覆之。一日取灰泡湯,澄清溫洗。(《聖惠方》)

樹白皮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逐水,利小便(《別錄》)。

治水腫氣滿(甄權)。喉痹(《吳普》)。

煮汁釀酒飲,治水腫入腹,短氣咳嗽。為散服,治下血、血崩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六。

腸風下血:秋採楮皮陰乾為末。酒服三錢(或入麝香少許),日二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血痢血崩:楮樹皮、荊芥等分,為末。冷醋調服一錢,血崩以煎匕服,神效不可具述。(危氏《得效方》)。

男婦腫疾,不拘久近,暴風入腹:婦人新產上圊,風入臟內,腹中如馬鞭,短氣。楮皮枝葉一大束(切)。煮汁釀酒,不斷飲之。不過三、四日即退,可常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風水腫浮,一身盡浮:楮皮散:用楮白皮、豬苓、木通各二錢,桑白皮三錢,陳橘皮一錢,生薑三片,水二鍾煎服。日一劑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膀胱石水,四肢瘦削,小腹脹滿:構根白皮、桑根白皮各二升,白朮四兩,黑大豆五升,

流水一斗,煮四升,入清酒二升,再煮至三升,日再,夜一分服之。(《集驗方》)。

目中翳膜:楮白皮曝乾,作一繩子如釵股大,燒灰細研。每點少許,日三、五次,瘥乃止。(崔氏方)。

魚骨哽咽:楮樹嫩皮,搗爛為丸。水下二、三十丸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
皮間白汁

【釋名】構膠(《綱目》)、五金膠漆。

大明曰:能合硃砂為團,故名五金膠膝。

時珍曰:構汁最黏。今人用黏金薄。古法黏經書,以楮樹汁和白芨、飛面調糊,接紙永不脫解,過於膠膝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療癬(《別錄》)。敷蛇、蟲、蜂、蠍、犬咬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舊一。

天行病後,脹滿,兩脅刺脹,臍下如水腫:以構樹枝汁,隨意服之。小便利即消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楮皮紙,見服器部紙

楮耳,見菜部木耳。

白話文:

[楮]

**被毒蛇咬傷:**將楮樹葉和麻葉一起搗爛,取汁液塗在傷口上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
**魚骨卡住喉嚨:**將楮樹葉搗爛取汁喝下。(出自《十便良方》)

枝莖

**【主治】**治療皮膚發癢的疹子,用煮過的湯水洗澡。(出自《別錄》)

搗爛取濃汁喝半升,可以治療小便不通暢。(出自李時珍)

**【附加藥方】**舊的方子一個,新的方子一個。

**頭皮屑:**用楮木做枕頭,每六十天換一個新的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
**突然眼睛紅腫疼痛,感覺澀澀的:**將嫩楮樹枝去掉葉子,放在地上用火燒,再用碗蓋住。一天後取出灰燼,用熱水沖泡,澄清後用溫水洗眼睛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樹白皮

**【氣味】**味甘,性平,無毒。

**【主治】**排除體內多餘水分,促進小便。(出自《別錄》)

治療水腫和腹脹。(出自甄權)治療咽喉腫痛。(出自《吳普》)

將樹皮煮汁釀酒喝,可以治療水腫蔓延至腹部,導致呼吸急促和咳嗽。磨成粉末服用,可以治療下血和血崩。(出自李時珍)

**【附加藥方】**舊的方子一個,新的方子六個。

**腸道出血:**秋天採集楮樹皮,陰乾後磨成粉末。用酒送服三錢(可以加入少許麝香),每天兩次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**血痢和血崩:**楮樹皮和荊芥等量,磨成粉末。用冷醋調服一錢,治療血崩則用湯匙煎服,效果極佳,無法詳細描述。(出自危氏《得效方》)

**不論男女,久病或新病,因風邪侵入腹部導致的腫脹:**婦女剛生產完上廁所,風邪進入體內,導致腹痛像馬鞭抽打,呼吸急促。取一大捆楮樹皮枝葉(切碎)。煮汁釀酒,持續飲用。三四天即可消退,可以經常服用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
**風邪引起的水腫,全身浮腫:**楮皮散:用楮樹白皮、豬苓、木通各二錢,桑白皮三錢,陳皮一錢,生薑三片,加兩碗水煎服。每天一劑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**膀胱結石引起的水腫,四肢消瘦,小腹脹滿:**取楮樹根白皮、桑樹根白皮各二升,白朮四兩,黑豆五升,

用一斗流動的水煮至四升,加入清酒二升,再煮至三升,每天早晚各一次,晚上一次分服。(出自《集驗方》)

**眼睛長出翳膜:**將楮樹白皮曬乾,搓成如釵股般粗的繩子,燒成灰後磨成細粉。每次點少許在眼睛裡,每天三到五次,直到痊癒為止。(出自崔氏方)

**魚骨卡住喉嚨:**將楮樹嫩皮搗爛成丸。用水送服二三十丸。(出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

皮間白汁

**【別名】**構膠(出自《綱目》)、五金膠漆。

李時珍說:可以將硃砂凝結成團,所以稱為五金膠漆。

李時珍說:楮樹汁液非常黏稠。現在人們用來黏金箔。古代黏合經書,用楮樹汁與白芨、麵粉調成糊狀,接合紙張永不脫落,比膠漆還好。

**【氣味】**味甘,性平,無毒。

**【主治】**治療癬病。(出自《別錄》)塗抹在被蛇、蟲、蜂、蠍、狗咬傷的傷口上。(出自《大明》)

**【附加藥方】**舊的方子一個。

**流行病後,出現腹脹,兩脅刺痛,肚臍下方像水腫:**用楮樹枝汁,隨意服用。小便順暢即可消腫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
**楮皮紙,**請參考「服器部 紙」

**楮耳,**請參考「菜部 木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