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六卷 (4)

1.

風眼下淚:臘月不落桑葉煎湯,日日溫洗。或入芒硝。(《集簡方》)。

赤眼澀痛:桑葉為末,紙卷燒煙燻鼻取效,《海上方》也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頭髮不長:桑葉、麻葉煮泔水沐之,七次可長數尺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吐血不止:晚桑葉焙研,涼茶服三錢。只一服止,後用補肝肺藥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小兒渴疾:桑葉不拘多少,逐片染生蜜,線系蒂上,繃,陰乾。細切,煎汁日飲代茶。(《勝金方》)。

霍亂轉筋,入腹煩悶:桑葉一握,煎飲,一、二服立定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大腸脫肛:黃皮桑樹葉三升,水煎過,帶溫罨納之。(《仁齋直指方》)。

肺毒風瘡,狀如大風:綠雲散:用好桑葉。淨洗,蒸熟(一宿候),曬乾,為末。水調二錢匕服。(《經驗後方》)。

癰口不斂:經霜黃桑葉,為末。敷之。(《直指方》)。

穿掌腫毒:新桑葉研爛,盦之即愈。(《通玄論》)。

湯火傷瘡:經霜桑葉(燒存性,)為末,油和敷之。三日愈。(《醫學正傳》)。

手足麻木不知痛癢:霜降後桑葉煎湯,頻洗。(《救急方》)

【氣味】苦,平。

【主治】遍體風癢乾燥,水氣、腳氣、風氣,四肢拘攣,上氣眼暈,肺氣咳嗽,消食利小便。久服輕身,聰明耳目,令人光澤。療口乾及癰疽後渴,用嫩條細切一升,熬香煎飲,亦無禁忌。久服,終身不患偏風(蘇頌。出《近效方》,名桑枝煎。一法:用花桑枝寸銼,炒香,瓦器煮減一半,再入銀器,重湯熬減一半。或入少蜜亦可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桑枝不冷不熱,可以常服。《抱朴子》言:《仙經》云:一切仙藥,不得桑煎不服。

時珍曰:煎藥用桑者,取其能利關節,除風寒濕痹諸痛也。觀《靈樞經》治寒痹內熱,用桂酒法,以桑炭炙布巾,熨痹處;治口僻用馬膏法,以桑鉤鉤其口,及坐桑灰上,皆取此意也。

又癰疽發背不起發,或瘀肉不腐潰,及陰瘡、瘰癧、流注、臁瘡、頑瘡、惡瘡久不愈者,用桑木炙法,未潰則拔毒止痛,已潰則補接陽氣,亦取桑通關節,去風寒,火性暢達,出郁毒之意。其法以干桑木劈成細片,扎作小把,然火吹息,炙患處。每吹炙片時,以瘀肉腐動為度,內服補托藥,誠良方也。

又按:趙溍《養疴漫筆》云:越州一學錄少年苦嗽,百藥不效。或令用南向柔桑條一束,每條寸折納鍋中,以水五碗,煎至一碗,盛瓦器中,渴即飲之,服一月而愈。此亦桑枝煎變法爾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四。

服食變白,久服通血氣,利五臟:雞桑嫩枝,陰乾為末,蜜和作丸。每日酒服六十丸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水氣腳氣:桑條二兩,炒香,以水一升,煎二合。每日空心服之,亦無禁忌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白話文:

  • **風眼下淚:**農曆十二月不落葉的桑葉煎湯,每天溫熱洗眼睛。也可以加入芒硝一起洗。
  • **眼睛紅腫疼痛:**把桑葉磨成粉末,用紙捲起來點燃,用煙燻鼻子,效果很好。
  • **頭髮不長:**用桑葉、麻葉煮淘米水洗頭,洗七次頭髮可以長長好幾尺。
  • **吐血不止:**把晚間採摘的桑葉烘乾磨成粉,用涼開水送服三錢。通常吃一次就能止住,之後要用補肝肺的藥來調理。
  • **小兒口渴病:**取不限量的桑葉,每片都塗上蜂蜜,用線綁住葉柄,吊起來陰乾。然後切細,煎成汁每天當茶喝。
  • **霍亂引起轉筋,腹內煩悶:**用一把桑葉煎水喝,喝一兩次就能緩解。
  • **大腸脫肛:**用黃皮桑樹的葉子三升,加水煎過,趁溫熱用來敷在脫肛處。
  • **肺毒風瘡,症狀像痲瘋:**用好的桑葉洗乾淨,蒸熟(放一晚),曬乾,磨成粉。用水調和二錢服用。
  • **癰瘡傷口不癒合:**用經過霜打的黃桑葉磨成粉,敷在傷口上。
  • **手掌腫毒:**把新鮮的桑葉搗爛,敷在患處就能痊癒。
  • **湯火燙傷:**用經過霜打的桑葉(燒成灰燼),磨成粉,用油調和敷在傷口上。三日即可痊癒。
  • **手腳麻木,感覺不到疼痛:**用霜降後的桑葉煎湯,頻繁洗患處。

桑枝

  • **氣味:**味苦,性平。
  • **主治:**全身皮膚風癢乾燥,水腫、腳氣、風邪,四肢抽筋,喘氣頭暈,肺虛咳嗽,幫助消化利小便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健,耳聰目明,皮膚有光澤。可以治療口乾和癰疽之後的口渴,可以用嫩枝切成小段一升,熬香煎湯喝,沒有禁忌。長期服用,終身不會得半身不遂的疾病(蘇頌說過,出自《近效方》,名為桑枝煎。另一種方法:用花桑枝切成一寸大小,炒香,在瓦器中煮到剩一半,再放入銀器中,隔水熬到剩一半。也可以加少許蜂蜜)。
  • **說明:**蘇頌說:桑枝不寒不熱,可以長期服用。《抱朴子》說:《仙經》記載:一切仙藥,如果不用桑枝煎煮就不能發揮藥效。李時珍說:煎藥用桑枝,是取它能疏通關節,去除風寒濕引起的各種疼痛。觀察《靈樞經》治療寒濕痹症用桂酒法,用桑炭烤熱布巾,敷在痹痛的地方;治療口歪用馬膏法,用桑枝鉤住嘴角,以及坐在桑灰上,都是取用桑枝這個作用。 另外,如果癰疽背瘡發不起來,或者瘀肉不腐爛,以及陰瘡、瘰癧、流注、臁瘡、頑瘡、惡瘡久不癒合的,用桑木燒烤的方法,還沒破潰的可以拔毒止痛,已經破潰的可以補足陽氣,也是取桑枝能疏通關節,去除風寒,火的特性暢通,排出鬱積的毒素的意思。方法是用乾燥的桑木劈成小片,紮成小把,點燃後吹熄,烤在患處。每次吹烤的時候,以瘀肉腐動為度,內服補托的藥物,確實是很好的方法。 另外,根據趙溍《養疴漫筆》記載:越州一個學官的年輕人咳嗽不止,吃很多藥都不見效。有人讓他用朝南的柔軟桑枝一束,每條都折成一寸,放入鍋中,加五碗水,煎到剩下一碗,盛在瓦器中,口渴就喝,服用一個月就好了。這也是桑枝煎的變通方法。
  • **附加藥方:**之前有兩個方子,現在新增四個方子。
  • **服用使頭髮變黑,長期服用可以通血氣,有利五臟:**用雞桑嫩枝,陰乾磨成粉,用蜂蜜調和做成藥丸。每天用酒送服六十丸。
  • **水腫腳氣:**用桑枝二兩,炒香,加一升水,煎到剩二合。每天空腹服用,沒有禁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