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六卷 (3)

1.

時珍曰:椹有烏、白二種。楊氏《產乳》云:孩子不得與桑椹,令兒心寒,而陸機《詩疏》云:鳩食桑椹多則醉傷其性,何耶?《四民月令》云:四月宜飲桑椹酒,能理百種風熱。其法用椹汁三斗,重湯煮至一斗半,入白蜜二合,酥油一兩,生薑一合,煮令得所,瓶收。每服一合,和酒飲之。

亦可以汁熬燒酒,藏之經年,味力愈佳。史言魏武帝軍乏食,得干椹以濟飢。金末大荒,民皆食椹,獲活者不可勝計。則椹之乾溼皆可救荒,平時不可不收採也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七。

水腫脹滿:水不下則滿溢,水下則虛竭還脹,十無一活,宜用桑椹酒治之。桑心皮切,以水二斗,煮汁一斗,入桑椹再煮,取五升,以糯飯五升,釀酒飲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瘰癧結核:文武膏:用文武實(即桑葚子)二斗(黑熟者),以布取汁,銀、石器熬成薄膏。每白湯調服一匙,日三服。(《保命集》)。

諸骨哽咽:紅椹子細嚼,先咽汁,後咽滓,新水送下。乾者亦可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小兒赤禿:桑椹取汁,頻服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小兒白禿:黑葚入罌中曝三七日,化為水,洗之,三七日神效。(《聖濟錄》)。

拔白變黑:黑葚一斤,蝌蚪一斤,瓶盛封閉,懸屋東頭一百日,盡化為黑泥,以染白髮如漆。(陳藏器《本草》)。

發白不生:黑熟桑椹,水浸日曬,搽塗,令黑而復生也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陰症腹痛:桑椹絹包風乾,過伏天,為末。每服三錢,熱酒下,取汗。(《集簡方》)。

【氣味】苦、甘,寒,有小毒。

大明曰:家桑葉:暖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除寒熱,出汗(《本經》)。汁,解蜈蚣毒(《別錄》)。煎濃汁服,能除腳氣水腫,利大小腸(蘇恭)。炙熟煎飲,代茶止渴(孟詵)。煎飲,利五臟,通關節,下氣。嫩葉煎酒服,治一切風。蒸熟搗,罯風痛出汗,並撲損瘀血。挼爛,塗蛇、蟲傷(大明)。研汁,治金瘡及小兒吻瘡。

煎汁服,止霍亂腹痛吐下,亦可以干葉煮之。雞桑葉,煮汁熬膏服,去老風及宿血(藏器)。治勞熱咳嗽,明目長髮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桑葉可常服。神仙服食方:以四月桑茂盛時採葉。又十月霜後三分,二分已落時,一分在者,名神仙葉,即採取,與前葉同陰乾搗末,丸、散任服,或煎水代茶飲之。又霜後葉煮湯,淋渫手足,去風痹殊勝。又微炙和桑衣煎服,治痢及金瘡諸損傷,止血。震亨曰:經霜桑葉研末,米飲服,止盜汗。

時珍曰:桑葉乃手、足陽明之藥,汁煎代茗,能止消渴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十一。

青盲洗法:昔武勝軍宋仲孚患此二十年,用此法,二年目明如故。新採青桑葉陰乾,逐月按日就地上燒存性。每以一合,於瓷器內煎減二分,傾出澄清,溫熱洗目,至百度,屢試有驗。正月初八,二月初八,三月初六,四月初四,五月初五,六月初二,七月初七,八月二十,九月十二,十月十七,十一月初二,十二月三十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白話文:

[桑椹]

李時珍說:桑椹有黑色和白色兩種。楊氏的《產乳》中提到,小孩不應該吃桑椹,會使孩子心寒。但陸機在《詩疏》中說,鳥吃太多桑椹會醉到傷害身體,這是為什麼呢?《四民月令》中記載,四月適合飲用桑椹酒,可以調理各種風熱疾病。製作方法是用桑椹汁三斗,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煮到剩下一斗半,加入白蜜二合、酥油一兩、生薑一合,煮到恰到好處,裝瓶保存。每次服用一合,用酒調和飲用。

也可以用桑椹汁熬煮燒酒,存放一年以上,味道和藥效會更好。史書記載,魏武帝軍隊缺乏糧食時,靠吃乾桑椹來度過飢荒。金朝末年大饑荒時,人民都靠吃桑椹來活命,存活下來的人數多到數不清。由此可見,桑椹不論乾的濕的都可以用來救荒,平時不可不採收儲存。

[附方]

  • **水腫脹滿:**如果體內水分無法排出就會導致水腫脹滿,一旦可以排水,身體反而會因為虛弱又脹起來,這種情況十個有九個活不了,應該用桑椹酒來治療。取桑樹心皮切碎,用水兩斗煮成一斗汁,加入桑椹再煮,取五升,加入糯米飯五升,釀成酒飲用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  • **瘰癧結核:**文武膏:用文武實(即成熟的黑桑椹)二斗,用布取汁,用銀器或石器熬成薄膏。每天用白開水調服一匙,一天服用三次。(出自《保命集》)
  • **骨頭卡在喉嚨:**將紅色的成熟桑椹仔細咀嚼,先吞汁,再吞渣,用新開水送服。乾的桑椹也可以用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  • **小兒頭頂紅禿:**取桑椹汁,頻繁塗抹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  • **小兒頭頂白禿:**將黑桑椹放入罈子中,曝曬二十一天,會化成水,用來清洗頭部,二十一天後效果顯著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  • **使白髮變黑:**黑桑椹一斤,蝌蚪一斤,裝入瓶中密封,懸掛在房屋東邊一百天,會完全化為黑泥,用來染白髮效果如漆一般。(出自陳藏器《本草》)
  • **頭髮花白不長:**用黑熟的桑椹,用水浸泡後曬太陽,用來塗抹頭皮,能使頭髮變黑並重新生長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  • **陰症腹痛:**將桑椹用絹布包裹,風乾,經過伏天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熱酒送服,使身體出汗。(出自《集簡方》)

[桑葉]

[氣味] 苦、甘,性寒,有小毒。

大明說:家桑葉性溫,無毒。

[主治] 可以去除寒熱,使身體出汗(出自《本經》)。桑葉汁可以解蜈蚣毒(出自《別錄》)。煎濃汁服用,可以消除腳氣水腫,使大小腸通暢(蘇恭)。將桑葉烤熟後煎水飲用,可以代替茶水止渴(孟詵)。煎水飲用,可以使五臟功能順暢,打通關節,使氣往下行。嫩桑葉煎酒服用,可以治療各種風症。將桑葉蒸熟後搗爛,敷在風痛部位,可以幫助出汗,並消除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。揉爛後,塗抹在蛇蟲咬傷處(出自大明)。將桑葉汁研磨出來,可以治療外傷及小孩的口瘡。

煎汁服用,可以止霍亂引起的腹痛、嘔吐和腹瀉,也可以用乾桑葉煮水服用。用雞桑葉煮汁熬成膏狀服用,可以去除陳年風症和體內瘀血(藏器)。可以治療勞累發熱咳嗽,使眼睛明亮,頭髮生長(時珍)。

[發明] 頌說:桑葉可以長期服用。神仙服食方:在四月桑樹茂盛時採摘桑葉。在十月霜降後,桑葉大多已凋落,只剩下十分之一還留在樹上,這時採摘的桑葉叫做神仙葉,和之前採摘的葉子一樣,陰乾後搗成粉末,做成藥丸或散劑服用,也可以煎水代替茶飲用。另外,用霜後的桑葉煮湯,用來淋洗手腳,去除風痹的效果非常好。又將桑葉稍微烤過後,和桑衣一起煎服,可以治療痢疾和各種外傷,止血。朱震亨說:經霜的桑葉研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可以止盜汗。

李時珍說:桑葉是手、足陽明經的藥物,用桑葉汁煎水代替茶飲用,可以止消渴。

[附方]

  • **青盲洗法:**過去武勝軍的宋仲孚患上青盲症二十年,用這個方法,兩年後眼睛就恢復正常。將新採摘的青桑葉陰乾,每個月按照特定的日子在地上燒成灰燼。每次取一合,放在瓷器中煎煮到減少五分之二,倒出澄清的汁液,溫熱時清洗眼睛,洗到一百次,多次試驗都有效果。特定的日子分別是:正月八日,二月八日,三月初六,四月初四,五月初五,六月初二,七月初七,八月二十,九月十二,十月十七,十一月初二,十二月三十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