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五卷 (35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五卷 (35)

1. 皂莢

(張仲景方)痰喘咳嗽:長皂莢三條(去皮、子):一莢入巴豆十粒,一莢入半夏十粒,一莢入杏仁十粒。用薑汁製杏仁,麻油制巴豆,蜜製半夏,一處火炙黃色為末。每用一字安手心,臨臥以薑汁調之,吃下神效。(余居士《選奇方》)猝寒咳嗽:皂莢燒研,豉湯服二錢。

(《千金方》)。牙病喘息,喉中水雞鳴:用肥皂莢兩挺酥炙,取肉為末,蜜丸豆大。每服一丸,取微利為度。不利更服,一日一服。(《必效方》)腫滿入腹脹急:皂莢,去皮、子,炙黃為末。酒一斗,石器煮沸,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肘後方》)二便關格:《千金方》:用皂莢燒研,粥飲下三錢,立通。

《宣明方》鐵腳丸:用皂莢炙,去皮、子,為末,酒麵糊丸。每服五十丸,酒下。《聖惠方》:用皂莢燒煙於桶內,坐上熏之,即通。食氣黃腫,氣喘胸滿:用不蛀皂角(去皮、子,醋塗炙焦為末)一錢,巴豆七枚(去油、膜)。以淡醋研好墨和,丸麻子大。每服三丸,食後陳橘皮湯下,日三服。

隔一日增一丸,以愈為度。(《經驗方》)。

胸腹脹滿,欲令瘦者:豬牙皂角相續量長一尺,微火煨,去皮、子,搗篩,蜜丸大如梧桐子。服時先吃羊肉兩臠,汁三、兩口,後以肉汁吞藥十丸,以快利為度。覺得力,更服,以利清水即止藥,瘥後一月,不得食肉及諸油膩。(崔元亮《海上集驗方》)。身面猝腫洪滿:用皂莢去皮炙黃,銼三升,酒一斗,漬透煮沸。

每服一升,一日三服。(《肘後方》)。猝熱勞疾:皂莢續成一尺以上,酥一大兩微塗緩炙,酥盡搗篩,蜜丸梧桐子大。每日空腹飲下十五丸,漸增至二十丸。重者不過兩劑愈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。急勞煩熱體瘦:三皂丸:用皂莢、皂莢樹皮、皂莢刺各一斤,同燒灰,以水三斗,淋汁再淋,如此三、五度,煎之候少凝,入麝香末一分,以童子小便浸蒸餅,丸小豆大。每空心溫水下七丸。

(《聖惠方》)。腳氣腫痛:皂角、赤小豆為末,酒、醋調,貼腫處。(《永類方》)。傷寒初得,不問陰陽:以皂角一挺(肥者),燒赤為末。以水五合和,頓服之。陰病極效。(《千金方》)。時氣頭痛、煩熱:用皂角,燒研,新汲水一中盞,薑汁、蜜各少許,和二錢服之。

先以暖水淋浴後服藥,取汗即愈。(《聖惠》)猝病頭痛:皂角末,吹鼻取嚏。(《斗門方》)。腦宣不止:不蛀皂角,去皮、子,蜜炙捶碎,入水挼取濃汁,熬成膏。㗜鼻,口內咬箸,良久涎出為度。(張子和《儒門事親》)齆鼻不通:皂角末吹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風熱牙痛:皂角一挺,去子,入鹽滿殼,仍加白礬少許,黃泥固濟,煅研。

日擦之。(楊誠《經驗方》)。風蟲牙痛:《外臺秘要方》:用皂莢末塗齒上,有涎吐之。《十全方》:用豬牙皂角、食鹽等分,為末。日揩之。揩牙烏須:大皂角二十挺,以薑汁、地黃汁蘸炙十遍,為末。日用揩牙甚妙。(《普濟方》)。霍亂轉筋:皂角末,吹豆許入鼻,取嚏即安。

白話文:

皂莢

(張仲景的藥方)治療痰多引起的喘咳:取長皂莢三條(去除外皮和種子),其中一條塞入巴豆十粒,一條塞入半夏十粒,一條塞入杏仁十粒。杏仁用薑汁浸泡後製成,巴豆用麻油浸泡後製成,半夏用蜂蜜浸泡後製成。將這三種藥材一起用火烘烤至黃色,然後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少量粉末,放在手心,臨睡前用薑汁調和後服下,效果顯著。(余居士《選奇方》)

突然受寒引起的咳嗽:將皂莢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豆豉湯送服二錢。(《千金方》)

牙病導致呼吸急促,喉嚨像水雞叫一樣:用肥皂莢兩條,用酥油塗抹後烘烤,取其肉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豆粒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以微微腹瀉為度,如果沒有腹瀉,可以再服一丸,一天只服一次。(《必效方》)

腫脹充滿腹部,腹脹急迫:將皂莢去除外皮和種子,烤至黃色後磨成粉末。用一斗酒,在石器中煮沸,服用一升,一天服用三次。(《肘後方》)

大小便不通暢:《千金方》:將皂莢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粥送服三錢,能立刻通便。《宣明方》鐵腳丸:將皂莢烤過,去除外皮和種子,磨成粉末,用酒和麵糊做成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酒送服。《聖惠方》:將皂莢燒煙,在桶內熏蒸,坐在桶上熏,就能通便。

因飲食積滯導致全身水腫,氣喘胸悶:用沒有被蟲蛀的皂角(去除外皮和種子,用醋塗抹後烤焦,磨成粉末)一錢,巴豆七枚(去除油脂和薄膜)。用淡醋磨好墨汁,一起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飯後用陳皮湯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隔一天增加一丸,直到痊癒為止。(《經驗方》)

胸腹脹滿,想要減肥的人:取豬牙皂角,連接起來測量長一尺,用微火煨烤,去除外皮和種子,搗碎篩過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服用時先吃兩塊羊肉,喝三、兩口羊肉湯,然後用肉湯送服十丸藥,以快速腹瀉為度。如果感覺有力氣,可以再服用,直到排出清水才停止服藥。痊癒後一個月內,不能吃肉和油膩食物。(崔元亮《海上集驗方》)

身體和臉部突然腫脹:用皂莢去除外皮,烤至黃色,切成三升,用一斗酒浸泡透徹後煮沸。每次服用一升,一天服用三次。(《肘後方》)

突然發熱勞累的疾病:取皂莢,連接起來測量長一尺以上,用一大兩酥油稍微塗抹,慢慢烘烤,直到酥油用完,搗碎篩過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用酒送服十五丸,逐漸增加到二十丸。病情嚴重的,服用不超過兩劑就能痊癒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

因勞累導致急劇發熱、身體消瘦:三皂丸:用皂莢、皂莢樹皮、皂莢刺各一斤,一起燒成灰,用水三斗淋濾取汁,反覆淋濾三、五次,煎熬至稍微濃稠,加入麝香末一分,用童子小便浸泡蒸餅,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用溫水送服七丸。(《聖惠方》)

腳氣腫痛:將皂角和赤小豆磨成粉末,用酒和醋調和後,塗在腫脹的地方。(《永類方》)

剛感染風寒,不論陰陽:取皂角一條(肥厚的),燒紅後磨成粉末。用水五合調和,一次性服下。對陰症效果極佳。(《千金方》)

時氣病引起的頭痛、發熱:用皂角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新汲取的水一中盞,加入少許薑汁和蜂蜜,調和後服用二錢。先用溫水淋浴後服藥,發汗後就能痊癒。(《聖惠》)

突然發生的頭痛:用皂角粉末,吹入鼻孔,讓人打噴嚏。(《斗門方》)

腦部發炎流膿不止:用沒有被蟲蛀的皂角,去除外皮和種子,用蜂蜜烤過後搗碎,放入水中揉搓取濃汁,熬成膏狀。塗在鼻孔裡,口中咬著筷子,過一會兒流出涎水為度。(張子和《儒門事親》)

鼻塞不通:將皂角粉末吹入鼻孔。(《千金方》)

風熱引起的牙痛:用皂角一條,去除種子,裝滿鹽,再加入少許白礬,用黃泥封固,煅燒後磨成粉末。每天擦牙。(楊誠《經驗方》)

因風蟲引起的牙痛:《外臺秘要方》:將皂莢粉末塗在牙齒上,有涎水吐出。《十全方》:用豬牙皂角、食鹽等分,磨成粉末。每天擦牙。

擦牙使牙齒變黑、鬍鬚變黑:用大皂角二十條,用薑汁、地黃汁浸泡後烤十遍,磨成粉末。每天用來擦牙效果很好。(《普濟方》)

霍亂引起的轉筋:將皂角粉末吹入鼻孔少許,讓人打噴嚏就能恢復。(原文的豆許指少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