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土部第七卷(上)

回本書目錄

土部第七卷(上)

1. 土部第七卷(上)

李時珍曰:土者,五行之主,坤之體也。具五色而以黃為正色,具五味而以甘為正味。是以禹貢辨九州之土色,周官辨十有二壤之土性。蓋其為德,至柔而剛,至靜有常,兼五行生萬物而不與其能,坤之德其至矣哉。在人則脾胃應之,故諸土入藥,皆取其裨助戊己之功。今集土屬六十一種為土部(舊本三十九種,散見玉石部)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土,是五行之主,是坤體的代表。它包含五種顏色,但以黃色為正色;它包含五種味道,但以甘味為正味。因此,《禹貢》區分九州的土壤顏色,《周官》區分十二種土壤的性質。蓋因它的品德,極為柔軟卻又堅硬,極為安靜卻有常態,它兼備五行生萬物的功能,卻不與其爭功。坤的品德,真是到極至了啊。在人體中,脾胃與之相應,所以所有的土類藥物都能幫助脾胃運化水穀,發揮戊己的功效。現在我把土類61種藥物彙集起來,作為土部(原書只有39種,散見於玉石部)。

《神農本經》二種(梁陶弘景注),《名醫別錄》三種(梁陶弘景),《唐本草》三種(唐蘇恭),《本草拾遺》二十八種(唐陳藏器),《四聲本草》一種(唐蕭炳),《開寶本草》一種(宋馬志),《證類本草》一種(宋唐慎微),《衍義補遺》一種(元朱震亨),《本草綱目》二十一種(明李時珍)

白話文:

《神農本經》:二卷,梁朝陶弘景注。

《名醫別錄》:三卷,梁朝陶弘景注。

《唐本草》:三卷,唐朝蘇恭撰。

《本草拾遺》:二十八卷,唐朝陳藏器撰。

《四聲本草》:一卷,唐朝蕭炳撰。

《開寶本草》:一卷,宋朝馬志撰。

《證類本草》:一卷,宋朝唐慎微撰。

《衍義補遺》:一卷,元朝朱震亨撰。

《本草綱目》:二十卷,明朝李時珍撰。

【附註】魏李當之《藥錄》,《吳普本草》,宋雷斅《炮灸》,齊徐之才《藥封》,唐甄權《藥性》,孫思邈《千金》,唐楊損之《刪繁》,李珣《海藥》,蜀韓保升《重注》,宋掌禹錫《補註》,蘇頌《圖經》,大明《日華》,宋寇宗奭《衍義》,金張元素《珍珠囊》,元王好古《湯液》,明汪機《會編》,元李杲《法象》,陳嘉謨《蒙筌》

白話文:

  • 魏李當之《藥錄》:李當之是魏國人,他寫了一本《藥錄》,記載了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《吳普本草》:吳普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本草》,記載了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宋雷斅《炮灸》:雷斅是宋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炮灸》,記載了灸法的操作方法、適應症、禁忌症等。

  • 齊徐之才《藥封》:徐之纔是齊國人,他寫了一本《藥封》,記載了藥物的封存方法、保存期限等。

  • 唐甄權《藥性》:甄權是唐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藥性》,記載了藥物的性味、歸經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孫思邈《千金》:孫思邈是唐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千金》,記載了醫藥學的各個方面,包括藥物、方劑、針灸、推拿等。

  • 唐楊損之《刪繁》:楊損之是唐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刪繁》,記載了藥物的簡便用法。

  • 李珣《海藥》:李珣是唐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海藥》,記載了海洋中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蜀韓保升《重注》:韓保升是蜀國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重注》,對《本草經》進行了重新註解。

  • 宋掌禹錫《補註》:掌禹錫是宋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補註》,對《本草經》進行了補充註解。

  • 蘇頌《圖經》:蘇頌是宋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圖經》,記載了藥物的圖像、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大明《日華》:大明是明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日華》,記載了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宋寇宗奭《衍義》:寇宗奭是宋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衍義》,對《本草經》進行了詳細的解釋。

  • 金張元素《珍珠囊》:張元素是金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珍珠囊》,記載了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元王好古《湯液》:王好古是元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湯液》,記載了湯液的製作方法、適應症、禁忌症等。

  • 明汪機《會編》:汪機是明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會編》,記載了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

  • 元李杲《法象》:李杲是元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法象》,記載了辨證論治的方法、方劑的配伍、針灸的穴位等。

  • 陳嘉謨《蒙筌》:陳嘉謨是明朝的醫學家,他寫了一本《蒙筌》,記載了藥物的名稱、性狀、產地、功效、用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