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五卷 (27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五卷 (27)

1.

【附方】舊一,新四。

槐角丸:治五種腸風瀉血。糞前有血名外痔,糞後有血名內痔,大腸不收名脫肛,穀道四面胬肉如奶名舉痔,頭上有孔名瘻瘡,內有蟲名蟲痔,並皆治之。槐角(去梗,炒)一兩,地榆、當歸(酒焙)、防風、黃芩、枳殼(麩炒)各半兩,為末,酒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飲下。(《和劑局方》)。

大腸脫肛:槐角、槐花各等分,炒為末。用羊血蘸藥,炙熟食之,以酒送下。豬腰子(去皮)蘸炙亦可。(《百一選方》)內痔外痔:許仁則方:用槐角子一斗,搗汁曬稠,取地膽為末,同煎,丸梧桐子大。每飲服十丸。兼作挺子,納下部。或以苦參末代地膽亦可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目熱昏暗:槐子、黃連(去須)各二兩,為末,蜜丸梧桐子大。每漿水下二十丸,日二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大熱心悶:槐子燒末,酒服方寸匕。(《傷寒類要》)

槐花

【修治】宗奭曰:未開時採收,陳久者良,入藥炒用。染家以水煮一沸出之,其稠滓為餅,染色更鮮也。
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

元素曰:味厚氣薄,純陰也。

【主治】五痔,心痛眼赤,殺腹臟蟲,及皮膚風熱,腸風瀉血,赤白痢,並炒研服(大明)。

涼大腸(元素)。炒香頻嚼,治失音及喉痹,又療吐血衄血,崩中漏下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槐花味苦、色黃、氣涼,陽明、厥陰血分藥也。故所主之病,多屬二經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二十。

衄血不止:槐花、烏賊魚骨等分,半生半炒為末,吹之。(《普濟方》)舌衄出血:槐花末,敷之即止。(《朱氏集驗》)。

吐血不止:槐花燒存性,入麝香少許,研勻,糯米飲下三錢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咯血唾血:槐花炒研。每服三錢,糯米飲下,仰臥一時取效。(朱氏方)。

小便尿血:槐花(炒)、鬱金(煨)各一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淡豉湯下,立效。(《篋中秘寶方》)。

大腸下血:《經驗方》:用槐花、荊芥穗等分,為末。酒服一錢匕。《集簡方》:用柏葉三錢,槐花六錢,煎湯日服。《袖珍》:用槐花、枳殼等分,炒存性為末。新汲水服二錢。

暴熱下血:生豬臟一條,洗淨控干,以炒槐花末填滿扎定,米醋沙鍋內煮爛,擂丸彈子大,曬乾。每服一丸,空心當歸煎酒化下。(《永類鈐方》)。

酒毒下血:槐花(半生半炒)一兩,山梔子(焙)五錢,為末。

新汲水服二服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臟毒下血:新槐花炒研,酒服三錢,日三服。或用槐白皮煎湯服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婦人漏血不止:槐花燒存性,研。每服二、三錢,食前溫酒下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血崩不止:槐花三兩,黃芩二兩,為末。每服半兩,酒一碗,銅秤錘一枚,桑柴火燒紅,浸入酒內,調服。忌口。(《乾坤秘韞》)。

白話文:

槐角

**【附方】**原有1個方子,新增4個。

  • 槐角丸: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五種因腸風引起的便血。大便前有血稱為外痔,大便後有血稱為內痔,大腸無法收縮稱為脫肛,肛門周圍長出像乳頭般的肉瘤稱為舉痔,頭部長有孔洞的稱為瘻瘡,體內有蟲導致的稱為蟲痔,以上這些都能用這個方子治療。 使用槐角(去除梗,炒過)一兩、地榆、當歸(用酒浸泡後烘乾)、防風、黃芩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)各半兩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再用酒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

  • 大腸脫肛: 將槐角和槐花等量,炒過後磨成粉末。用羊血沾上藥粉,烤熟後食用,再用酒送服。也可以用豬腰子(去皮)沾上藥粉烤熟後食用。(出自《百一選方》)

  • 內痔外痔: 許仁則的方子:用槐角子一斗,搗爛取汁曬乾成濃稠狀,加入地膽磨成的粉末,一起煎煮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酒送服十丸。也可以將藥丸做成栓劑,塞入肛門。或用苦參的粉末代替地膽也可以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
  • 眼睛發熱昏暗: 使用槐子、黃連(去除鬚)各二兩,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米漿水送服二十丸,每日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  • 發燒心悶: 將槐子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小匙。(出自《傷寒類要》)

槐花

【修治】 寇宗奭說:在槐花尚未開放時採收,存放較久的品質較好,入藥時需要炒過。染色的人用水煮一次槐花後取出,將稠密的殘渣做成餅狀,用來染色,顏色會更鮮豔。

【氣味】 味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張元素認為:味道厚重但氣味輕薄,屬於純陰之性。

【主治】 可以治療五種痔瘡,心痛眼紅,殺死腹內的寄生蟲,以及皮膚的風熱,腸風便血,紅痢白痢,都可用炒過的槐花磨成粉末服用。(出自《大明本草》)

槐花可以使大腸冷卻。(張元素) 炒香後頻繁咀嚼,可以治療失聲和咽喉腫痛,還可以治療吐血、流鼻血、月經崩漏等症狀。(李時珍)

【發明】 李時珍說:槐花味苦、顏色黃、氣味涼,是屬於陽明經和厥陰經血分的藥物。所以它主要治療的疾病,大多屬於這兩個經絡。

【附方】 原有1個方子,新增20個。

  • 流鼻血不止: 將槐花和烏賊骨等量,一半生用一半炒過,磨成粉末,吹入鼻中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  • 舌頭出血: 將槐花磨成粉末,敷在患處即可止血。(出自《朱氏集驗方》)

  • 吐血不止: 將槐花燒成炭,加入少量麝香,一起磨勻,用糯米湯送服三錢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  • 咳血吐血: 將槐花炒過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糯米湯送服,仰臥片刻即可見效。(朱氏方)

  • 小便尿血: 將槐花(炒過)和鬱金(煨過)各一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淡豆豉湯送服,效果迅速。(出自《篋中秘寶方》)

  • 大腸下血: 《經驗方》:使用槐花和荊芥穗等量,磨成粉末。用酒送服一錢。《集簡方》:用柏葉三錢,槐花六錢,煎湯每日服用。《袖珍方》:用槐花和枳殼等量,炒至半焦,磨成粉末。用新打出的井水送服二錢。

  • 突然發熱導致便血: 用一條新鮮的豬大腸,洗淨瀝乾,將炒過的槐花末填滿,紮緊,放入砂鍋中用米醋煮爛,搗成泥狀,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曬乾。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用當歸煎酒送服。(出自《永類鈐方》)

  • 飲酒過度導致便血: 使用槐花(一半生用,一半炒過)一兩,山梔子(烘烤過)五錢,磨成粉末。用新打出的井水送服兩次。(出自《經驗良方》)

  • 內臟有毒導致便血: 將新鮮的槐花炒過後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三錢,每日三次。或者用槐樹白皮煎湯服用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  • 婦女漏血不止: 將槐花燒成炭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三錢,飯前用溫酒送服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  • 月經崩漏不止: 使用槐花三兩,黃芩二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碗酒,將燒紅的銅秤錘浸入酒中,調勻後服用。忌口。(出自《乾坤秘韞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