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五卷 (14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五卷 (14)

1.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桼。

時珍曰:許慎《說文》云:漆本作桼,木汁可以髹物,其字象水滴而下之形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乾漆生漢中山谷。夏至後採,干之。

弘景曰:今梁州漆最甚,益州亦有。廣州漆性急易燥。其諸處漆桶中自然乾者,狀如蜂房孔孔隔者為佳。

保升曰:漆樹高二、三丈餘,皮白,葉似椿,花似槐,其子似牛李子,木心黃。六月、七月刻取滋汁。金州者最善。漆性並急,凡取時須荏油解破,故淳者難得,可重重別制拭之。上等清漆,色黑如瑿,若鐵石者好。黃嫩若蜂窠者不佳。頌曰:今蜀、漢、金、峽、襄、歙州皆有之。

以竹筒釘入木中,取汁。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以剛斧斫其皮開,以竹管承之,滴汁則成漆也。宗奭曰:濕漆藥中未見用,凡用者皆乾漆爾。其濕者,在燥熱及霜冷時則難乾;得陰濕,雖寒月亦易干,亦物之性也。若沾漬人,以油治之。凡驗漆,惟稀者以物蘸起,細而不斷,斷而急收起;又塗於干竹上,蔭之速乾者,並佳。

時珍曰:漆樹人多種之,春分前移栽易成,有利。其身如柿,其葉如椿。以金州者為佳,故世稱金漆。人多以物亂之。試訣有云:微扇光如鏡,懸絲急似鉤。撼成琥珀色,打著有浮漚。今廣浙中出一種漆樹,似小榎而大。六月取汁漆物,黃澤如金,即《唐書》所謂黃漆者也。

入藥仍當用黑漆。廣南漆作飴糖氣,沾沾無力。

乾漆

【修治】大明曰:乾漆入藥,須搗碎炒熟。不爾,損人腸胃。

若是濕漆,煎乾更好。亦有燒存性者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權曰:辛、咸。宗奭曰:苦。

元素曰:辛,平,有毒。降也,陽中陰也。

之才曰:半夏為之使。畏雞子,忌油脂。

弘景曰:生漆毒烈,人以雞子和服之去蟲,猶自齧腸胃也。畏漆人乃致死者。外氣亦能使身肉瘡腫,自有療法。

大明曰:毒發,飲鐵漿並黃櫨汁、甘豆湯、吃蟹,並可制之。

時珍曰:今人貨漆多雜桐油,故多毒。《淮南子》云:蟹見漆而不幹。《相感志》云:漆得蟹而成水。蓋物性相制也。凡人畏漆者,嚼蜀椒塗口鼻則可免。生漆瘡者,杉木湯、紫蘇湯、漆姑草湯、蟹湯浴之,皆良。

【主治】絕傷,補中,續筋骨,填髓腦,安五臟,五緩六急,風寒濕痹。生漆:去長蟲。久服,輕身耐老(《本經》)。乾漆:療咳嗽,消瘀血痞結腰痛,女子疝瘕,利小腸,去蛔蟲(《別錄》)。殺三蟲,主女人經脈不通(甄權)。治傳屍勞,除風(大明)。削年深堅結之積滯,破日久凝結之瘀血(元素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《仙方》用蟹消漆為水,煉服長生。《抱朴子》云:淳漆不黏者,服之通神長生。或以大蟹投其中,或以雲母水,或以玉水合之服,九蟲悉下,惡血從鼻出。服至一年,六甲、行廚至也。震亨曰:漆屬金,有水與火,性急而飛補。用為去積滯之藥,中節則積滯去後,補性內行,人不知也。

白話文:

[漆]

名稱由來:

漆,古時候寫作「桼」。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說,漆是木頭的汁液,可以用來塗飾物品,這個字看起來就像水滴滴下來的樣子。

產地與採集:

最早的記載說,乾漆產於漢中山谷,在夏至之後採集,然後曬乾。《別錄》記載,梁州出產的漆最好,益州也有。廣州的漆性比較急躁,容易乾。其他地方的漆,如果桶裡自然乾了,呈現像蜂窩一樣有孔洞的,品質就比較好。漆樹大約有二、三丈高,樹皮是白色的,葉子像椿樹,花像槐樹,果實像牛李子,木頭中心是黃色的。在六、七月時,在樹上刻開取汁液。金州出產的漆最好。漆的特性是乾得快,所以採集時要用荏油來分解,因此純的漆很難得到,要經過多次處理塗抹。上等的清漆,顏色黑得像黑玉,如果像鐵石一樣硬就更好。黃色嫩得像蜂窩的漆就不好。現在四川、漢中、金州、峽州、襄州、歙州等地都有產漆。用竹筒釘入樹木中取汁液。崔豹的《古今注》記載,用鋒利的斧頭砍開樹皮,用竹管接住,滴下來的汁液就成了漆。宗奭說,濕漆在藥材中沒有用處,凡是使用的都是乾漆。濕漆在乾燥炎熱或寒冷的時候難以乾燥,但在陰濕的環境下,即使寒冷的月份也容易乾燥,這也是東西的自然特性。如果沾到身上,用油擦就可以去除。檢驗漆的品質,把漆用東西蘸起來,如果細長不斷,斷開時又馬上收縮的,品質就好。或者塗在乾燥的竹子上,在陰涼處很快乾的,也是好的。

漆樹很多人種植,在春分之前移植容易成活,這樣對大家都有利。樹的樣子像柿子樹,葉子像椿樹。金州出產的漆最好,所以大家都稱它為金漆。很多人會用其他東西混雜在漆中,辨別的方法是:用扇子輕輕扇動漆面,像鏡子一樣光滑,懸掛的漆絲像鉤子一樣快速收縮;漆搖動後呈現琥珀色,塗抹時表面有浮泡。現在廣東、浙江一帶出產一種漆樹,樣子像小榎樹但是比較大,六月取汁液塗抹東西,呈現黃色像黃金一樣,就是《唐書》裡說的黃漆。入藥還是要用黑漆。廣南的漆氣味像麥芽糖,黏黏的沒有力氣。

乾漆的處理:

乾漆入藥,必須搗碎炒熟,不然會傷害腸胃。如果是濕漆,煎乾後效果更好。也有燒成炭使用的。

氣味與毒性:

味道是辛辣、溫性的,沒有毒。權說,味道是辛辣、鹹的。宗奭說,味道是苦的。元素說,味道是辛辣、平性的,有毒。是下降的,屬於陽中陰的性質。之才說,半夏是它的輔助藥,忌雞蛋,忌油脂。弘景說,生漆毒性很強,有人用雞蛋和著生漆來驅蟲,結果還是會腐蝕腸胃。害怕漆的人甚至會因此喪命。外用的話,漆也會使皮膚紅腫潰爛,但也有治療方法。大明說,漆毒發作,可以喝鐵漿、黃櫨汁、甘豆湯,或者吃螃蟹來解毒。時珍說,現在市面上賣的漆大多摻雜了桐油,所以毒性更強。《淮南子》說,螃蟹遇到漆就不會乾燥。《相感志》說,漆碰到螃蟹就會變成水。這說明東西之間有互相制約的關係。凡是怕漆的人,可以嚼蜀椒塗在口鼻上就可以避免中毒。生漆導致的瘡,可以用杉木湯、紫蘇湯、漆姑草湯或螃蟹湯來洗浴,效果都很好。

主治功效:

生漆主要治療跌打損傷,補養身體,接續筋骨,填補腦髓,安定五臟,治療身體各處的遲緩、急迫,風寒濕痹。生漆還可以驅除腸道寄生蟲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乾漆主要治療咳嗽,消除瘀血腫塊和腰痛,治療婦女疝氣和子宮腫塊,利小便,驅除蛔蟲。還可以殺死三種蟲,治療婦女月經不通。治療傳染病和勞病,去除風邪。可以消散多年堅硬的積滯,打破長期凝結的瘀血。

藥理作用分析:

弘景說,古代仙方用螃蟹來溶解漆使其變成水,然後煉製服用可以長生不老。《抱朴子》說,純的漆不黏的,服用可以通神長生。或者把大螃蟹放進漆中,或者用雲母水或玉水混合著漆一起服用,可以排出體內的各種蟲子,惡血會從鼻子流出來。服用一年後,會有六甲、行廚等仙人來幫助你。震亨說,漆屬金,有水和火的特性,性質急躁且有補益作用。用來治療積滯,如果使用得當,在消除積滯後,補益的功效就會發揮,人們卻不知道。時珍說,漆性毒且能殺蟲,可以使氣血運行。雖然可以治療多種疾病,但它的功效主要就在這兩方面。

[附方]

小兒蟲病: 治療胃寒、情況危急類似癲癇的病症。用乾漆(搗碎燒成炭)和白蕪荑等分,磨成粉末。用米湯服用少量。

九種心痛及腹脅積聚滯氣: 用竹筒裡的乾漆,搗碎炒到沒有煙,磨成粉末,用醋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到九丸,用熱酒送服。

女人血氣: 治療婦女從未生育,血氣疼痛難忍,以及治療男子疝氣和小腸氣引起的疼痛。用濕漆熬煮一段時間,加入乾漆末,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到四丸,用溫酒送服。怕漆的人不能服用。

女人經閉: 《指南方》中的萬應丸:治療婦女月經不來,肚臍周圍寒疝疼痛,以及產後血氣不調等各種婦科疾病。用乾漆打碎炒到沒有煙,和牛膝末混合,加入生地黃汁慢熬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可以增加到三、五丸,用酒或水送服,直到月經通暢為止。

《產寶方》: 治療婦女月經不暢,氣血上衝,想吐,睡不著。用當歸和炒過的乾漆,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

《千金方》: 治療婦女月經不通,肚臍下有硬塊像杯子,時常發熱,下痢消瘦,這是血瘕的症狀。如果是肉瘤,就不能治療了。用乾漆燒過磨成粉,和生地黃汁一起熬煮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空腹用酒送服。

產後青腫疼痛,及血氣水疾: 用乾漆和大麥芽等分,磨成粉末,鋪在新的瓦罐中,用鹽泥密封,燒紅後放涼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少量,用熱酒送服。對於產後各種疾病都有效果。

五勞七傷: 補益方:用乾漆、柏子仁、山茱萸、酸棗仁等分,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七丸,用溫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

喉痹快要窒息,無法針灸用藥的情況: 用乾漆燒煙,用竹筒吸入煙霧。

解蠱毒: 用平胃散的藥末,加入生漆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用溫酒送服七十到一百丸。

下部生瘡: 用生漆塗抹,效果很好。

[漆葉]

氣味: 記載缺失。

主治功效: 治療五屍勞病,殺蟲。曬乾磨成粉,每天用酒送服少量。

藥理作用分析: 《華佗傳》記載,彭城人樊阿年輕時跟隨華佗學習醫術。華佗教他用漆葉青黏散,說服用後可以驅除體內三種蟲,有利於五臟健康,使身體輕盈,增強精力,使頭髮不變白。樊阿聽從他的話,活了五百多歲。漆葉到處都有。青黏產於豐沛、彭城和朝歌。又名地節、黃芝。主要調理五臟,增益精氣。據說有一個迷路的人在山裡看到仙人服用,就告訴了華佗。華佗認為很好,就告訴了樊阿。樊阿一直保密。後來有人看到樊阿長壽而且精力充沛,就問他,結果他喝醉了說漏嘴,大家服用後效果很好。後來就再也沒有人認識青黏是什麼,有人說可能是黃精的正葉。時珍說,《抱朴子》記載,漆葉和青黏都是長在沼澤中的草。樊阿服用後活到二百歲,而且耳聰目明,還能用針治病。這是近代發生的真實事件,也是歷史記載的。洪的說法還比較接近事實,之前說樊阿活到五百歲是錯誤的。也有人說青黏就是葳蕤。

[漆子]

主治功效: 治療下血。

[漆花]

主治功效: 治療小兒囟門閉合不全、腹脹、雙腿無法伸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