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五卷 (2)
木部第三十五卷 (2)
1. 柏木
故《雷公炮炙論》云:口瘡舌坼,立愈黃酥。謂以酥炙根黃,含之也。杲曰:黃柏、蒼朮,乃治痿要藥。凡去下焦濕熱作腫及痛,並膀胱有火邪,並小便不利及黃澀者。並用酒洗黃柏、知母為君,茯苓、澤瀉為佐。凡小便不通而口渴者,邪熱在氣分,肺中伏熱不能生水,是絕小便之源也。
法當用氣味俱薄、淡滲之藥,豬苓、澤瀉之類,瀉肺火而清肺氣,滋水之化源。若邪熱在下焦血分,不渴而小便不通者,乃《素問》所謂無陰則陽無以生、無陽則陰無以化。膀胱者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法當用氣味俱厚、陰中之陰藥治之,黃柏、知母是也。
長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,漸成中滿,腹堅如石,腳腿裂破出水,雙睛凸出,飲食不下,痛苦不可名狀。治滿、利小便、滲泄之藥服遍矣。予診之曰:此乃奉養太過,膏粱積熱,損傷腎水,致膀胱久而乾涸,小便不化,火又逆上,而為嘔噦。《難經》所謂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者。
潔古老人言:熱在下焦,但治下焦,其病必愈。遂處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藥,黃柏、知母各一兩,酒洗焙碾,入桂一錢為引,熟水丸如芡子大。每服二百丸,沸湯下。少時如刀刺前陰火燒之狀,溺如瀑泉湧出,床下成流,顧盼之間,腫脹消散。《內經》云:熱者寒之。腎惡燥,急食辛以潤之。
以黃柏之苦寒瀉熱、補水潤燥為君,知母之苦寒瀉腎火為佐,肉桂辛熱為使,寒因熱用也。震亨曰:黃柏走至陰,有瀉火補陰之功,非陰中之火,不可用也。火有二:君火者,人火也,心火也,可以濕伏,可以水滅,可以直折,黃連之屬可以制之;相火者,天火也,龍雷之火也,陰火也,不可以水濕折之,當從其性而伏之,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。時珍曰:古書言知母佐黃柏,滋陰降火,有金水相生之義。
黃柏無知母,猶水母之無蝦也。蓋黃柏能制膀胱、命門陰中之火,知母能清肺金,滋腎水之化源。故潔古、東垣、丹溪皆以為滋陰降火要藥,上古所未言也。蓋氣為陽,血為陰。邪火煎熬,則陰血漸涸,故陰虛火動之病須之。然必少壯氣盛能食者,用之相宜。若中氣不足而邪火熾甚者,久服則有寒中之變。
近時虛損,及縱欲求嗣之人,用補陰藥,往往以此二味為君,日日服餌。降令太過,脾胃受傷,真陽暗損,精氣不暖,致生他病。蓋不知此物苦寒而滑滲,且苦味久服,有反從火化之害。故葉氏《醫學統旨》有「四物加知母、黃柏,久服傷胃,不能生陰」之戒。
【附方】舊十三,新三十。
陰火為病:大補丸:
用黃柏去皮,鹽、酒炒褐為末,水丸梧子大。血虛,四物湯下;氣虛,四君子湯下。(丹溪方)男女諸虛:孫氏《集效方》:坎離丸:治男子、婦人諸虛百損,小便淋漓,遺精白濁等症。黃柏(去皮,切)二斤,熟糯米一升(童子小便浸之,九浸九曬,蒸過曬研)。為末,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。
白話文:
《雷公炮炙論》說,口瘡和舌頭乾裂,用黃酥可以立即治好。這裡的黃酥指的是用酥油炙烤過的黃柏根,含在口中。李杲說,黃柏和蒼朮是治療痿症的重要藥物。凡是下焦濕熱引起的腫脹和疼痛,以及膀胱有火邪,小便不順暢或黃澀的情況,都要用酒洗過的黃柏和知母作為主藥,搭配茯苓和澤瀉作為輔助藥。如果小便不通卻口渴,這是邪熱在氣分,肺裡有伏熱,無法產生水,是小便來源枯竭的表現。
這時應該用氣味清淡、能滲濕的藥物,如豬苓、澤瀉等,來瀉肺火、清肺氣,滋養水液的來源。如果邪熱在下焦血分,不口渴但小便不通,就是《素問》裡說的「沒有陰,陽就無法產生;沒有陽,陰就無法化生」。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官府,氣化功能正常,津液才能排出。這時應該用氣味濃厚的、屬於陰中之陰的藥物來治療,黃柏和知母就屬於這類。
長安人王善夫得了小便不通的病,漸漸發展成腹部脹滿,肚子硬得像石頭,腿腳裂開流出水,眼珠突出,吃不下飯,痛苦不堪。治療脹滿、利小便、滲濕的藥都用遍了。我診斷後認為,這是因為平時飲食太好,膏粱厚味積熱,損傷腎水,導致膀胱長期乾涸,小便無法產生,火熱又向上逆行,才出現嘔吐的症狀。《難經》說的「關格」就是這種情況,關閉了就無法小便,阻隔了就會嘔吐。
潔古老人說,熱在下焦,只要治療下焦,病就會好。於是,我開了用北方寒水之氣所化的大苦寒藥,黃柏、知母各一兩,用酒洗過後烘乾碾成粉,加入一錢桂作為藥引,用開水做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百丸,用沸水送服。過一會兒,感覺像刀刺前陰一樣火燒火燎,然後小便像瀑布一樣湧出,床下都積成了水流,轉眼之間,腫脹就消退了。《內經》說,「熱則寒之」,腎臟不喜乾燥,要趕緊用辛味的藥來滋潤它。
這裡用黃柏的苦寒來瀉熱、補水、潤燥作為主藥,知母的苦寒瀉腎火作為輔助,肉桂的辛熱作為引經藥,這是寒藥因熱而用的道理。朱震亨說,黃柏可以走到至陰之處,有瀉火補陰的作用,但不是陰中的火就不能用。火有兩種:君火,就是人體的火、心火,可以用濕氣來伏藏,可以用水來撲滅,可以直接攻克,黃連等藥物可以制服它;相火,是自然的火、雷火、陰火,不能用水或濕氣來制服,應該順著它的特性來伏藏,只有黃柏等藥物才能降服它。李時珍說,古書上說知母輔助黃柏,可以滋陰降火,有金生水的意義。
黃柏沒有知母,就像水母沒有蝦一樣。黃柏能控制膀胱和命門的陰中之火,知母能清肺金,滋養腎水的來源。所以潔古、李東垣、朱丹溪都認為它們是滋陰降火的重要藥物,這是前人沒有說過的。氣屬於陽,血屬於陰。邪火煎熬,陰血會逐漸枯竭,所以陰虛火旺的病需要用到它們。但必須是年輕力壯、氣血旺盛、能吃飯的人,用它們才合適。如果中氣不足而邪火又很旺盛,長期服用就會出現中焦虛寒的變化。
近來,體質虛弱的人,以及縱慾求子的人,用補陰藥時,常常把這兩味藥作為主藥,每天服用。這樣過度地降火,會損傷脾胃,使真陽受損,精氣不溫,導致其他疾病。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兩味藥苦寒且滑利,而且苦味藥長期服用會有反從火化的危害。所以葉天士的《醫學統旨》有「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,久服傷胃,不能生陰」的告誡。
【附方】舊方十三個,新增三十個。
陰火引起的疾病:大補丸:
用黃柏去掉外皮,用鹽和酒炒黃後磨成粉,用水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血虛,用四物湯送服;氣虛,用四君子湯送服。(丹溪方)男女虛損:孫氏《集效方》:坎離丸:治療男子、婦女各種虛損,小便淋漓,遺精白濁等症。黃柏(去掉外皮,切碎)二斤,熟糯米一升(用童子小便浸泡,浸泡九次曬乾九次,蒸過後曬乾研磨)。磨成粉後,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