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五卷 (1)
木部第三十五卷 (1)
1. 木部第三十五卷
2. 木之二
(喬木類五十二種)
白話文:
喬木類共有五十二種。
3. 柏木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黃檗(《別錄》),根名檀桓。
時珍曰:檗木名義未詳。《本經》言檗木及根,不言檗皮,豈古時木與皮通用乎?俗作黃柏者,省寫之謬也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柏木生漢中山谷及永昌。
弘景曰:今出邵陵者,輕薄色深為勝。出東山者,厚而色淺。其根於道家入木芝品,今人不知取服。又有一種小樹,狀如石榴,其皮黃而苦,俗呼為子柏,亦主口瘡。又一種小樹,多刺,皮亦黃色,亦主口瘡。恭曰:子柏亦名山石榴,子似女貞,皮白不黃,亦名小柏,所在有之。
今云皮黃,謬矣。按:今俗用子柏皆多刺小樹,名刺柏,非小柏也。禹錫曰:按:《蜀本圖經》云:黃柏樹高數丈。葉似吳茱萸,亦如紫椿,經冬不凋。皮外白,里深黃色。其根結塊,如松下茯苓。今所在有,本出房、商、合等州山谷中。皮緊,厚二、三分,鮮黃者上。二月、五月採皮,曬乾。
機曰:房、商者,治里、治下用之;邵陵者,治表、治上用之。各適其宜爾。頌曰:處處有之,以蜀中出者肉厚色深為佳。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柏皮,削去粗皮,用生蜜水浸半日,漉出曬乾,用蜜塗,文武火炙,令蜜盡為度。每五兩,用蜜三兩。元素曰:二制治上焦,單制治中焦,不制治下焦也。時珍曰:黃柏性寒而沉,生用則降實火,熟用則不傷胃,酒製則治上,鹽制則治下,蜜制則治中。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元素曰:性寒味苦,氣味俱厚,沉而降,陰也。又云:苦厚微辛,陰中之陽,入足少陰經,為足太陽引經藥。好古曰:黃芩、梔子入肺,黃連入心,黃柏入腎,燥濕所歸,各從其類也。故《活人書》四味解毒湯,乃上下內外通治之藥。之才曰:惡乾漆,伏硫黃。
【主治】五臟腸胃中結熱,黃疸腸痔,止泄痢,女子漏下赤白,陰傷蝕瘡(《本經》)。療驚氣在皮間,肌膚熱赤起,目熱赤痛,口瘡。久服通神(《別錄》)。熱瘡疱起,蟲瘡血痢,止消渴,殺蛀蟲(藏器)。男子陰痿,及敷莖上瘡,治下血如雞鴨肝片(甄權)。安心除勞,治骨蒸,洗肝明目,多淚,口乾心熱,殺疳蟲,治蛔心痛,鼻衄,腸風下血,後分急熱腫痛(大明)。瀉膀胱相火,補腎水不足,堅腎壯骨髓,療下焦虛,諸痿癱瘓,利下竅,除熱(元素)。
瀉伏火,救腎水,治衝脈氣逆,不渴而小便不通,諸瘡痛不可忍(李杲)。得知母,滋陰降火。得蒼朮,除濕清熱,為治痿要藥。得細辛,瀉膀胱火,治口舌生瘡(震亨)。敷小兒頭瘡(時珍)。
【發明】元素曰:黃柏之用有六:瀉膀胱龍火,一也;利小便結,二也;除下焦濕腫,三也;痢疾先見血,四也;臍中痛,五也;補腎不足,壯骨髓,六也。凡腎水膀胱不足,諸痿厥腳膝無力,於黃耆湯中加用,使兩足膝中氣力湧出,痿軟即便去也,乃癱瘓必用之藥。蜜炒研末,治口瘡如神。
白話文:
柏木
黃柏,又稱黃檗,根名檀桓。古籍記載中,對柏木名稱的解釋並不詳盡。《本經》提及柏木及其根,卻未提及樹皮,或許古代將樹木和樹皮混用。現在常見的「黃柏」寫法,可能是簡寫造成的錯誤。
黃柏產於漢代中山谷地及永昌地區。邵陵產的黃柏質地輕薄,顏色深,品質較佳;東山產的則厚而色淺。黃柏的根在道家被列為木芝,但現代人很少使用。還有一種像石榴的小樹,樹皮黃色且苦,俗稱子柏,可治療口瘡。另一種帶刺的小樹,樹皮也是黃色,也能治療口瘡。但「子柏」又名山石榴,果實類似女貞子,樹皮為白色而非黃色,也稱小柏,各地都有,所以說其皮黃是錯誤的。現在俗稱的子柏,實際上是一種多刺的小樹,名叫刺柏,並非小柏。黃柏樹高可達數丈,葉子像吳茱萸,也像紫椿,冬天不落葉。樹皮外層白色,內層深黃色,根部會結塊,像松樹下的茯苓。黃柏各地都有,主要產自房州、商州、合州等地的山谷中。樹皮緊密,厚度約二、三分,鮮黃色的品質最佳。二、五月採收樹皮,曬乾即可。
房州、商州產的黃柏適合治療里症、下焦病症;邵陵產的則適合治療表症、上焦病症,需根據病情選擇使用。蜀地產的黃柏肉厚色深,品質最佳。
使用黃柏時,應先削去粗皮,用生蜜水浸泡半日,撈出曬乾,再塗上蜂蜜,用文武火烘烤,直到蜂蜜完全烤乾。每五兩黃柏用三兩蜂蜜。不同的炮製方法適用於不同的病症:生用治上焦,蜜制治中焦,不制治下焦。黃柏性寒沉,生用能降火,熟用則不傷胃,酒制治上焦,鹽制治下焦,蜜制治中焦。
黃柏味苦、性寒,無毒。性寒味苦,氣味厚重,沉降,屬陰性藥物。又說其味苦厚微辛,屬陰中之陽,入足少陰經,是足太陽經的引經藥。黃芩、梔子入肺經,黃連入心經,黃柏入腎經,它們都具有燥濕的作用,各有所屬。因此,《活人書》中的四味解毒湯,能夠治療上下內外各種病症。黃柏忌與乾漆、硫黃同用。
黃柏主治五臟腸胃積熱、黃疸、腸痔、泄瀉痢疾、婦女白帶、陰部潰瘍等。還可治療皮膚病、眼疾、口瘡等,久服可通神明。此外,黃柏還能治療熱瘡、蟲瘡、血痢、消渴、殺蟲等。還能治療男子陽痿、莖部瘡瘍、下血等症狀。還可安心除勞,治療骨蒸,明目,治療口乾心熱、疳蟲、蛔蟲腹痛、鼻出血、腸風下血、肛門腫痛等。黃柏可以瀉膀胱相火,補腎水,壯骨髓,治療下焦虛弱、痿證、癱瘓,利尿,清熱等。
黃柏能瀉伏火,救腎水,治療衝脈氣逆、尿閉、各種疼痛難忍的瘡瘍。黃柏配知母,能滋陰降火;配蒼朮,能除濕清熱,是治療痿證的重要藥物;配細辛,能瀉膀胱火,治療口舌生瘡。也可外敷治療小兒頭瘡。
黃柏的功效有六:瀉膀胱之火,利尿,除下焦濕腫,治療痢疾早期出血,治療臍痛,補腎壯骨髓。凡腎水膀胱不足,出現四肢痿軟無力等症狀,可在黃耆湯中加入黃柏,可以使肢體恢復力量。蜜炒研末,治療口瘡效果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