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序例第一卷上 (11)
序例第一卷上 (11)
1. 引據古今醫家書目
張子和《儒門事親》、張潔古《醫學啟源》、《菖蒲傳》、《醫鑑》(龔信)、《活法機要》、楊天惠《附子傳》、《潔古家珍》、李東垣《醫學發明》、東垣《辨惑論》、東垣《脾胃論》、東垣《蘭室秘藏》、《東垣試效方》、王海藏《醫家大法》、海藏《醫壘元戎》、海藏《此事難知》、海藏《陰證發明》、羅天益《衛生寶鑑》。
丹溪《格致餘論》、丹溪《局方發揮》、盧和《丹溪纂要》、《丹溪醫案》、楊珣《丹溪心法》、方廣《丹溪心法附余》、《丹溪活套》、程充《丹溪心法》、滑伯仁《攖寧心要》、《惠民和劑局方》、陳言《三因方》、孫真人《千金月令方》、嚴用和《濟生方》、王氏《易簡方》(王碩)、楊子建《萬全護命方》、繼洪《澹寮方》、《是齋指迷方》(王貺)。
楊士瀛《仁齋直指方》、余居士《選奇方》、黎居士《易簡方》、《楊氏家藏方》(楊倓)、《濟生拔萃方》(杜思敬)、胡濙《衛生易簡方》、朱端章《衛生家寶方》、許學士《本事方》(許叔微)、《雞峰備急方》(張銳)、孫用和《傳家秘寶方》、王隱君《養生主論》、《真西山衛生歌》、趙士衍《九龠衛生方》、王方慶《嶺南方》、《嶺南衛生方》。
初虞世《養生必用方》、周定王《普濟方》(一百七十卷)、虞摶《醫學正傳》、李仲南《永類鈐方》、周定王《袖珍方》、傅滋《醫學集成》、薩謙齋《瑞竹堂經驗方》、王履《溯洄集》、葉氏《醫學統旨》、萬表《積善堂經驗方》、戴原禮《證治要訣》、《醫學綱目》、《孫氏仁存堂經驗方》。
戴原禮《金匱鉤玄》、《醫學指南》、《楊氏頤真堂經驗方》、劉純《玉機微義》、《醫學切問》、《陸氏積德堂經驗方》、劉純《醫經小學》、王璽《醫林集要》、《德生堂經驗方》、臞仙《乾坤秘韞》、饒氏《醫林正宗》、《法生堂經驗方》、臞仙《乾坤生意》、周良採《醫方選要》。
劉松石《保壽堂經驗方》、窺玄子《法天生意》、楊拱《醫方摘要》、陳日華《經驗方》、梁氏《總要》、《醫方大成》、王仲勉《經驗方》、吳球《活人心統》、方賢《奇效良方》、劉長春《經驗方》、吳球《諸證辨疑》、閻孝忠《集效方》、《禹講師經驗方》、趙氏《儒醫精要》、孫天仁《集效方》。
戴古渝《經驗方》、《瀕湖醫案》、《試效錄驗方》、龔氏《經驗方》、《瀕湖集簡方》、《經驗濟世方》、《藺氏經驗方》、楊起《簡便方》、孫一鬆《試效方》、阮氏《經驗方》、《坦仙皆效方》、董炳《集驗方》、趙氏《經驗方》、危氏《得效方》(危亦林)、朱端章《集驗方》。
楊氏《經驗方》、《居家必用方》、《經驗良方》、唐瑤《經驗方》、鄧筆峰《衛生雜興》、《救急易方》、《張氏經驗方》、王英《杏林摘要》、《急救良方》、《龔氏經驗方》、白飛霞《韓氏醫通》、白飛霞《方外奇方》、《徐氏家傳方》、《張三丰仙傳方》、溫隱居《海上方》、《鄭氏家傳方》。
白話文:
引據古今醫家書目
本書參考了眾多古代醫家的著作,包括:張子和的《儒門事親》、張潔古的《醫學啟源》、《菖蒲傳》、《醫鑑》、以及他的《活法機要》;楊天惠的《附子傳》、《潔古家珍》;李東垣的《醫學發明》、《辨惑論》、《脾胃論》、《蘭室秘藏》、《東垣試效方》;王海藏的《醫家大法》、《醫壘元戎》、《此事難知》、《陰證發明》;羅天益的《衛生寶鑑》。
還有:朱丹溪的《格致餘論》、《局方發揮》;盧和的《丹溪纂要》、《丹溪醫案》;楊珣的《丹溪心法》;方廣的《丹溪心法附余》;以及其他關於丹溪學說的著作如《丹溪活套》、《程充丹溪心法》;滑伯仁的《攖寧心要》;《惠民和劑局方》;陳言的《三因方》;孫真人(孫思邈)的《千金月令方》;嚴用和的《濟生方》;王碩的《易簡方》;楊子建的《萬全護命方》;繼洪的《澹寮方》;王貺的《是齋指迷方》。
此外,還包括:楊士瀛的《仁齋直指方》;余居士、黎居士的《易簡方》;楊倓的《楊氏家藏方》;杜思敬的《濟生拔萃方》;胡濙的《衛生易簡方》;朱端章的《衛生家寶方》;許叔微的《本事方》;張銳的《雞峰備急方》;孫用和的《傳家秘寶方》;王隱君的《養生主論》、《真西山衛生歌》;趙士衍的《九龠衛生方》;王方慶的《嶺南方》、《嶺南衛生方》。
以及:虞世南的《養生必用方》;周定王的《普濟方》;虞摶的《醫學正傳》;李仲南的《永類鈐方》;周定王的《袖珍方》;傅滋的《醫學集成》;薩謙齋的《瑞竹堂經驗方》;王履的《溯洄集》;葉氏的《醫學統旨》;萬表的《積善堂經驗方》;戴原禮的《證治要訣》、《醫學綱目》、《孫氏仁存堂經驗方》、《金匱鉤玄》、《醫學指南》、《楊氏頤真堂經驗方》。
還有:劉純的《玉機微義》、《醫學切問》、《陸氏積德堂經驗方》、《醫經小學》;王璽的《醫林集要》、《德生堂經驗方》;臞仙的《乾坤秘韞》、《乾坤生意》;周良採的《醫方選要》;劉松石的《保壽堂經驗方》;窺玄子的《法天生意》;楊拱的《醫方摘要》;陳日華、王仲勉、劉長春的《經驗方》;梁氏的《總要》、《醫方大成》;吳球的《活人心統》、《諸證辨疑》;方賢的《奇效良方》;閻孝忠的《集效方》、《禹講師經驗方》;趙氏的《儒醫精要》;孫天仁的《集效方》。
最後,還參考了:戴古渝、龔氏、藺氏、楊起的《經驗方》;孫一鬆的《試效方》;阮氏的《經驗方》;《瀕湖醫案》、《試效錄驗方》、《瀕湖集簡方》、《經驗濟世方》、《坦仙皆效方》;董炳的《集驗方》;趙氏、危亦林的《經驗方》、《得效方》;楊氏、唐瑤、張氏的《經驗方》;《居家必用方》、《經驗良方》、《衛生雜興》、《救急易方》;王英的《杏林摘要》、《急救良方》;龔氏的《經驗方》;白飛霞的《韓氏醫通》、《方外奇方》;《徐氏家傳方》、《張三丰仙傳方》;溫隱居的《海上方》;《鄭氏家傳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