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序例第一卷上 (10)
序例第一卷上 (10)
1. 引據古今醫家書目
時珍曰:自陶弘景以下,唐、宋諸本草引用醫書,凡八十四家,而唐慎微居多。時珍今所引,除舊本外,凡二百七十七家。
黃帝《素問》(王冰注)
唐玄宗《開元廣濟方》
《天寶單方圖》
唐德宗《貞元廣利方》
《太倉公方》
宋太宗《太平聖惠方》
《扁鵲方》(三卷)
張仲景《金匱玉函方》
《華佗方》(十卷)
張仲景《傷寒論》(成無己注)
《支太醫方》
張文仲《隨身備急方》
《徐文伯方》
初虞世《古今錄驗方》
《秦承祖方》
王燾《外臺秘要方》
華佗《中藏經》
姚和眾《延齡至寶方》
《範汪東陽方》
孫真人《千金備急方》
《孫真人食忌》
孫真人《千金翼方》
《孫真人枕中記》
《席延賞方》
孫真人《千金髓方》
《葉天師枕中記》
《篋中秘寶方》
許孝宗《篋中方》
錢氏《篋中方》
劉禹錫《傳信方》
王紹顏《續傳信方》
《延年秘錄》
柳州《救三死方》
李絳《兵部手集方》
《御藥院方》
崔行功《纂要方》
《劉涓子鬼遺方》
《乘閒集效方》
陳延之《小品方》
葛洪《肘後百一方》
《服氣精義方》
謝士泰《刪繁方》
胡洽居士《百病方》
《孫兆口訣》
《梅師集驗方》
崔元亮《海上集驗方》
《深師腳氣論》(即梅師)
姚僧坦《集驗方》
孫氏《集驗方》
孟詵《必效方》
平堯卿《傷寒類要》
《斗門方》
韋宙《獨行方》
王珉《傷寒身驗方》
《勝金方》
文潞公《藥准》
周應《簡要濟眾方》
《塞上方》
王兗《博濟方》
沈存中《靈苑方》
《救急方》
《張路大效方》
崔知悌《勞瘵方》
《近效方》
陳抃《經驗方》
陳氏《經驗後方》
《蘇沈良方》(東坡、存中)
《十全博救方》
昝殷《食醫心鏡》
《必用方》
張傑《子母秘錄》
楊氏《產乳集驗方》
昝殷《產寶》
《譚氏小兒方》
《小兒宮氣方》
《萬全方》
《太清草木方》
李翱《何首烏傳》
《普救方》
《神仙服食方》
嵩陽子《威靈仙傳》
《寒食散方》
賈相公《牛經》
賈誠《馬經》
以上八十四家,系舊本所引。
《靈樞經》
王冰《玄密》
張杲《醫說》
《黃帝書》
《褚氏遺書》
李濂《醫史》
秦越人《難經》
《聖濟總錄》
劉氏《病機賦》
皇甫謐《甲乙經》
宋徽宗《聖濟經》
劉克用《藥性賦》
王叔和《脈經》
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
彭祖《服食經》
巢元方《病原論》
《神農食忌》
《神仙服食經》
宋俠《經心錄》
《魏武帝食制》
李氏《食經》
王執中《資生經》
婁居中《食治通說》
《飲膳正要》
劉河間《原病式》
《太清靈寶方》
《玄明粉方》
劉河間《宣明方》
戴起宗《脈訣刊誤》
吳猛《服椒訣》
許洪《本草指南》
黃氏《本草權度》
陸氏《證治本草》
土宿真君《造化指南》
《醫余錄》
月池《人參傳》(李言聞)
胡演升《煉丹藥秘訣》
《名醫錄》
月池《艾葉傳》
白話文:
時珍說:從陶弘景之後,唐宋時期各個本草和醫書所引用的醫籍,共有八十四家,其中唐慎微的著作引用最多。而我現在所引用的,除了舊有的版本之外,還有二百七十七家。
這些醫書包括:
黃帝內經素問(王冰注)、開元廣濟方、天寶單方圖、貞元廣利方、太倉公方、太平聖惠方、扁鵲方、金匱玉函方、華佗方、傷寒論(成無己注)、支太醫方、隨身備急方、徐文伯方、古今錄驗方、秦承祖方、外臺秘要方、中藏經、延齡至寶方、範汪東陽方、千金備急方、孫真人食忌、千金翼方、孫真人枕中記、席延賞方、千金髓方、葉天師枕中記、篋中秘寶方、篋中方、傳信方、續傳信方、延年秘錄、救三死方、兵部手集方、御藥院方、纂要方、劉涓子鬼遺方、乘閒集效方、小品方、肘後百一方、服氣精義方、刪繁方、百病方、孫兆口訣、梅師集驗方、海上集驗方、深師腳氣論、集驗方、集驗方、必效方、傷寒類要、斗門方、獨行方、傷寒身驗方、勝金方、藥准、簡要濟眾方、塞上方、博濟方、靈苑方、救急方、張路大效方、勞瘵方、近效方、經驗方、經驗後方、蘇沈良方、十全博救方、食醫心鏡、必用方、子母秘錄、產乳集驗方、產寶、譚氏小兒方、小兒宮氣方、萬全方、太清草木方、何首烏傳、普救方、神仙服食方、威靈仙傳、寒食散方、牛經、馬經。
以上八十四家是舊版書籍中引用的。
另外,還有:
靈樞經、玄密、醫說、黃帝書、褚氏遺書、醫史、難經、聖濟總錄、病機賦、甲乙經、聖濟經、藥性賦、脈經、金匱要略、服食經、病原論、神農食忌、神仙服食經、經心錄、魏武帝食制、食經、資生經、食治通說、飲膳正要、原病式、太清靈寶方、玄明粉方、宣明方、脈訣刊誤、服椒訣、本草指南、本草權度、證治本草、造化指南、醫余錄、人參傳、煉丹藥秘訣、名醫錄、艾葉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