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序例第一卷上 (9)
序例第一卷上 (9)
1. 歷代諸家本草
《本草蒙筌》,時珍曰:書凡十二卷,祁門醫士陳嘉謨撰。謨,字廷採。嘉靖末,依王氏《集要》部次集成,每品具氣味、產採、治療、方法,創成對語,以便記誦。間附己意於後,頗有發明。便於初學,名曰《蒙筌》,誠稱其實。
《本草綱目》,明楚府奉祠、敕封文林郎、蓬溪知縣,蘄州李時珍東璧撰。蒐羅百氏,訪採四方。始於嘉靖壬子,終於萬曆戊寅,稿凡三易。分為五十二卷,列為一十六部,部各分類,類凡六十。標名為綱,列事為目。增藥三百七十四種,方八千一百六十。
白話文:
《本草蒙筌》是明代祁門醫生陳嘉謨(字廷採)所著,全書共十二卷。他在嘉靖年間,根據王氏《本草集要》的分類體例編纂而成,每種藥物都詳細記載了氣味、產地、採集方法以及治療功效,並以對語的形式呈現,方便記憶。書中也加入了作者個人的見解和心得,頗有創新之處,非常適合初學者閱讀,書名「蒙筌」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其作用。
《本草綱目》是明代李時珍(字東璧)所著,他是楚府奉祠、敕封文林郎、蓬溪知縣。此書蒐集整理了歷代百家本草的內容,並廣泛採集各地藥物信息。從嘉靖壬子年開始編寫,到萬曆戊寅年完成,前後歷經三次修改。全書共五十二卷,分為十六部,每部又細分為多個類別,共計六十類。書中以「綱」為標題,以「目」列述藥物詳情。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,藥方八千一百六十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