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23)
木部第三十四卷 (23)
1. 沉香
沉香入水即沉,其品凡四:曰熟結,乃膏脈凝結自朽出者;曰生結,乃刀斧伐僕,膏脈結聚者;曰脫落,乃因水朽而結者;曰蟲漏,乃因蠹隙而結者。生結為上,熟脫次之。堅黑為上,黃色次之。角沉黑潤,黃沉黃潤,蠟沉柔韌,革沉紋橫,皆上品也。海島所出,有如石杵,如肘如拳,如鳳雀龜蛇,雲氣人物。
及海南馬蹄、牛頭、燕口、繭栗、竹葉、芝菌、梭子、附子等香,皆因形命名爾。其棧香入水半浮半沉,即沉香之半結連木者,或作煎香,番名婆木香,亦曰弄水香。其類有蝟刺香、雞骨香、葉子香,皆因形而名。有大如笠者,為蓬萊香。有如山石枯槎者,為光香。入藥皆次於沉香。
其黃熟香,即香之輕虛者,俗訛為速香是矣。有生速,斫伐而取者。有熟速,腐朽而取者。其大而可雕刻者,謂之水盤頭。並不堪入藥,但可焚爇。葉廷珪云:出渤泥、占城、真臘者,謂之番沉,亦曰舶沉,曰藥沉,醫家多用之,以真臘為上。蔡絛云:占城不若真臘,真臘不若海南黎峒。
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,冠絕天下,謂之海南沉,一片萬錢。海北高、化諸州者,皆棧香爾。范成大云:黎峒出者名土沉香,或曰崖香。雖薄如紙者,入水亦沉。萬安在島東,鍾朝陽之氣,故香尤醞藉,土人亦自難得。舶沉香多腥烈,尾煙必焦。交趾海北之香,聚於欽州,謂之欽香,氣尤酷烈。
南人不甚重之,惟以入藥。
【正誤】時珍曰:按:李珣《海藥本草》謂沉者為沉香,浮者為檀香。梁元帝《金樓子》謂一木五香:根為檀,節為沉,花為雞舌,膠為熏陸,葉為藿香。
並誤也。五香各是一種。所謂五香一本者,即前蘇恭所言,沉、棧、青桂、馬蹄、雞骨者是矣。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沉香,須要不枯,如觜角硬重沉於水下者為上,半沉者次之。不可見火。時珍曰:欲入丸散,以紙裹置懷中,待燥研之。或入乳缽以水磨粉,曬乾亦可。若入煎劑,惟磨汁臨時入之。
【氣味】辛,微溫,無毒。珣曰:苦,溫。大明曰:辛,熱。元素曰:陽也。有升有降。時珍曰:咀嚼香甜者性平,辛辣者性熱。
【主治】風水毒腫,去惡氣(《別錄》)。主心腹痛,霍亂中惡,邪鬼疰氣,清人神,並宜酒煮服之。諸瘡腫,宜入膏中(李珣)。調中,補五臟,益精壯陽,暖腰膝,止轉筋、吐瀉冷氣,破症癖,冷風麻痹,骨節不任,風濕皮膚瘙癢,氣痢(大明)。補右腎命門(元素)。
補脾胃,及痰涎、血出於脾(李杲)。益氣和神(劉完素)。治上熱下寒,氣逆喘急,大腸虛閉,小便氣淋,男子精冷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七。
諸虛寒熱,冷痰虛熱:冷香湯:用沉香、附子(炮)等分,水一盞,煎七分,露一夜,空心溫服。(王好古《醫壘元戎》)
白話文:
沉香放入水中會沉下去,它的種類大致分為四種:第一種叫「熟結」,是樹木本身的樹脂凝結後,從腐朽的木頭中取出的;第二種叫「生結」,是樹木被刀斧砍伐倒下後,樹脂凝結而成的;第三種叫「脫落」,是樹木因為浸泡在水中腐爛而形成的;第四種叫「蟲漏」,是樹木被蟲蛀咬出孔洞後形成的。其中,生結的品質最好,熟結和脫落的次之。堅硬呈黑色的沉香是上品,黃色的次之。像動物角一樣黑潤的沉香、黃色油潤的黃沉香、柔軟韌性的蠟沉香、紋路呈橫向的革沉香,都屬於上品。
海島出產的沉香,形狀有像石杵的、像手臂的、像拳頭的,也有像鳳凰、雀鳥、烏龜、蛇,甚至有像雲氣和人物的。還有海南出產的,形狀像馬蹄、牛頭、燕子嘴、蠶繭、栗子、竹葉、靈芝、梭子、附子等,都是根據形狀來命名的。而棧香放入水中會半浮半沉,是沉香沒有完全結成的部分,連著木頭。有的會做成煎香,外國人稱它為婆木香,也叫弄水香。它的種類有蝟刺香、雞骨香、葉子香,都是根據形狀來命名的。其中,大的像斗笠一樣的,叫蓬萊香。像山石枯木的,叫光香。它們的藥用價值都次於沉香。
黃熟香,是沉香中比較輕虛的,民間訛傳為速香。速香也有分生速和熟速,生速是砍伐樹木後取得的,熟速是從腐朽的木頭中取得的。其中,比較大塊可以用來雕刻的,叫做水盤頭,它不適合入藥,只能用來焚燒。葉廷珪說,從渤泥、占城、真臘等地出產的沉香,叫做番沉,也叫舶沉、藥沉,醫生多用這種沉香,其中以真臘出產的最好。蔡絛說,占城產的沉香不如真臘產的,真臘產的又不如海南黎峒產的。
黎峒產的沉香,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出產的品質最為頂級,被稱為海南沉,一小片就價值萬錢。海南島北部高、化等州出產的,都是屬於棧香。范成大說,黎峒出產的沉香叫土沉香,也叫崖香。即使薄如紙片,放入水中也會沉下去。萬安位於島的東部,吸取早晨的陽氣,所以香味特別濃郁,當地人也很難得到。舶沉香大多腥味強烈,燃燒時煙會焦臭。交趾海北出產的沉香,都聚集在欽州,叫做欽香,氣味特別濃烈。南方人不太重視它,只用來入藥。
【辨正】李時珍說,李珣的《海藥本草》說,沉下去的是沉香,浮起來的是檀香。梁元帝的《金樓子》說,一棵樹有五種香,根是檀香,樹節是沉香,花是雞舌香,樹脂是熏陸香,葉子是藿香。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。五種香是各自獨立的。所謂「五香一體」,其實是蘇恭所說的沉香、棧香、青桂香、馬蹄香、雞骨香這些。
【炮製】學者說,使用沉香的時候,要選沒有乾枯、像鳥嘴一樣堅硬沉在水下的,是最好的,半沉的次之。沉香不能見火。李時珍說,要入藥做成丸或散劑時,用紙包好放在懷中,等乾燥後再研磨。或者放入乳缽中加水磨成粉,曬乾也可以。如果是煎藥,只能磨成汁臨時加入。
【氣味】味辛,性微溫,無毒。李珣說,味苦,性溫。《大明本草》說,味辛,性熱。張元素說,屬陽,有升降的作用。李時珍說,咀嚼起來有甜味的,性平;辛辣味的,性熱。
【主治】治療風水腫脹,消除惡氣(出自《別錄》)。主治心腹疼痛,霍亂,中邪,鬼疰病,使人神清氣爽,適合用酒煎服。治療各種瘡腫,適合加入藥膏中(李珣)。調和腸胃,補益五臟,增強精力和性功能,溫暖腰膝,止轉筋、嘔吐腹瀉等寒氣引起的疾病,破除腫塊,治療冷風麻痺,骨節無力,風濕皮膚瘙癢,氣痢(出自《大明本草》)。補益右腎命門(張元素)。
補益脾胃,治療痰涎、血從脾臟出來的病症(李杲)。益氣安神(劉完素)。治療上熱下寒,氣逆喘息,大腸虛弱導致便秘,小便時淋漓不盡,男子精寒(李時珍)。
【附方】以下列舉一個藥方:
治療各種虛寒,冷痰引起的虛熱:冷香湯:用沉香、附子(炮製過的)等分量,加水一碗,煎煮至七分,放置一夜,空腹溫服。(王好古《醫壘元戎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