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16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四卷 (16)

1.

又桂性辛散,能通子宮而破血,故《別錄》言其墮胎,龐安時乃云炒過則不損胎也。又丁香、官桂治痘瘡灰塌,能溫托化膿,詳見丁香下。

【附方】舊二十,新十三。

陰痹熨法:寒痹者,留而不去,時痛而皮不仁。刺布衣者,以火焠之;刺大人者,以藥熨之。熨法:用醇酒二十斤,蜀椒一斤,乾薑一斤,桂心一斤。凡四物,㕮咀漬酒中。用棉絮一斤,細白布四丈,並納酒中,置馬矢熅中,封塗勿使泄氣。五日五夜,出布、絮曝乾,復漬以盡其汁;每漬必晬其日,乃出干之。

並用滓與絮復布為復巾,長六、七尺,為六、七巾。每用一巾,生桑炭火炙巾,以熨寒痹所刺之處,令熱入至病所。寒則復炙巾以熨之,三十遍而止。汗出以巾拭身,亦三十遍而止。起步內中,無見風。每刺必熨,如此病已矣。(《靈樞經》)足躄筋急:桂末,白酒和塗之,一日一上。

(皇甫謐《甲乙經》)中風口喎,面目相引,偏僻頰急,舌不可轉:桂心酒煮取汁,故布蘸拓病上,症即止。左喎拓右,右喎拓左。常用大效。(《千金方》)中風逆冷,吐清水,宛轉啼呼。桂一兩,水一升半,煎半升,冷服。(《肘後方》)中風失音:桂著舌下,咽汁。又方:桂末三錢,水二盞,煎一盞服,取汗。

(《千金方》)。喉痹不語:方同上。偏正頭風,天陰風雨即發:桂心末一兩,酒調如膏,塗敷額角及頂上。(《聖惠方》)。暑月解毒:桂苓丸:用肉桂(去粗皮,不見火)、茯苓(去皮)等分,為細末,煉蜜丸龍眼大。每新汲水化服一丸。(《和劑方》)。桂漿渴水:夏月飲之,解煩渴,益氣消痰。

桂末一大兩,白蜜一升,以水二斗,先煎取一斗,待冷,入新瓷瓶中,乃下二物,攪二、三百轉。先以油紙一重覆上,加七重封之。每日去紙一重,七日開之,氣香味美,格韻絕高,今人多作之。(《圖經本草》)九種心痛:《聖惠方》:用桂心二錢半。為末。酒一盞半,煎半盞飲,立效。

《外臺秘要》:桂末,酒服方寸匕,須臾六、七次。心腹脹痛,氣短欲絕:桂二兩。水一升二合,煮八合,頓服之。(《肘後方》)中惡心痛:方同上。(《千金》)寒疝心痛:四肢逆冷,全不飲食。桂心研末一錢,熱酒調下取效。(《聖惠方》)產後心痛:惡血衝心,氣悶欲絕。

桂心三兩為末,狗膽汁丸芡子大。每熱酒服一丸。(《聖惠》)產後瘕痛:桂末,酒服方寸匕,取效。(《肘後》)死胎不下:桂末二錢,待痛緊時,童子小便溫熱調下。名觀音救生散,亦治難產橫生。加麝香少許,酒下,比之水銀等藥,不損人。(何氏方)血崩不止:桂心不拘多少,砂鍋內煅存性,為末。

每米飲空腹服一、二錢。名神應散。(《婦人良方》)反腰血痛:桂末,和苦酒塗之,干再上。(《肘後方》)吐血下血:《肘後》:用桂心為末,水服方寸匕。王璆曰:此陰乘陽之症也,不可服涼藥。南陽趙宣德暴吐血,服二次而止。其甥亦以二服而安。小兒久痢赤白:用桂(去皮,以薑汁炙紫)、黃連(以茱萸炒過)等分,為末。

白話文:

桂這種藥材性味辛辣,有發散的作用,能夠疏通子宮並活血化瘀,因此《別錄》這本書說它會導致墮胎。但龐安時卻說,如果將桂炒過,就不會損害胎兒。另外,丁香和肉桂(官桂)可以治療痘瘡潰爛塌陷,有溫熱托毒、促進化膿的作用,詳細情況可以參考丁香的說明。

【附方】舊方有二十個,新方有十三個。

陰痹的熱敷療法:寒痹這種病,會停留在體內不去,時常疼痛,皮膚感覺麻木。治療時,如果是給普通百姓針刺,就用火烤過的布來熱敷;如果是給達官貴人針刺,就用藥物熱敷。熱敷的方法是:用醇酒二十斤,蜀椒一斤,乾薑一斤,桂心一斤。把這四種藥物搗碎,浸泡在酒中。再用棉絮一斤,細白布四丈,一起放入酒中,放在馬糞堆的溫熱處,密封起來不要讓氣體跑掉。五天五夜後,取出布和棉絮曬乾,再浸泡到酒中,把藥汁吸盡;每次浸泡都要經過一整天,才能取出曬乾。

之後用泡過藥的藥渣、棉絮和布,縫製成熱敷巾,長六七尺,做成六七條。每次用一條,用燒紅的桑樹炭火烤熱熱敷巾,敷在針刺過的寒痹部位,讓熱力深入到病灶。熱力減退就再烤熱敷巾繼續敷,反覆三十次。出汗後用毛巾擦拭身體,也要擦三十次。起步走路時要注意保暖,不要吹到風。每次針刺後都要熱敷,這樣病就會好了。(出自《靈樞經》)腳軟無力、筋脈拘攣:用桂粉,用白酒調和塗抹在患處,一天塗一次。

(出自皇甫謐《甲乙經》)中風導致口歪眼斜,臉部肌肉牽扯,嘴角偏斜,臉頰緊繃,舌頭不能轉動:用桂心加酒煮取汁液,用布蘸取汁液敷在患處,症狀馬上就會停止。左邊歪斜敷右邊,右邊歪斜敷左邊。這個方法經常使用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中風導致身體發冷,吐清水,輾轉反側哭叫:用桂一兩,加水一升半,煎煮成半升,放涼後服用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中風導致失音:把桂放在舌頭下,咽下汁液。另一個方法:用桂粉三錢,加水兩碗,煎煮成一碗服用,目的是發汗。

(出自《千金方》)喉嚨腫痛,不能說話:方法和上面一樣。偏頭痛,遇到陰天、颳風下雨就發作:用桂心粉一兩,用酒調成糊狀,塗抹在額角和頭頂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夏天解暑解毒:桂苓丸:用肉桂(去掉粗皮,不要經過火烤)、茯苓(去掉皮)等量,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龍眼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新打的水化開服用一丸。(出自《和劑方》)桂漿可以解渴:夏天飲用,可以解除煩渴,補氣消痰。

用桂粉一大兩,白蜜一升,加水二斗,先煎水至一斗,放涼,倒入新的瓷瓶中,然後放入桂粉和白蜜,攪拌二三百下。先用油紙蓋上一層,再用七層紙封住。每天去掉一層紙,七天後打開,香味非常濃郁,味道極佳,現在很多人都這樣製作。(出自《圖經本草》)九種心痛:《聖惠方》:用桂心二錢半。磨成粉末。用酒一碗半,煎煮成半碗飲用,馬上見效。

《外臺秘要》:用桂粉,用酒沖服一小匙,過一會兒,再服六七次。心腹脹痛,氣短快要窒息:用桂二兩。加水一升二合,煮成八合,一次全部服用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中邪氣導致的心痛:方法和上面一樣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寒疝導致的心痛:四肢冰冷,完全吃不下東西。用桂心磨成粉末一錢,用熱酒調和服用,馬上見效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產後心痛:惡血衝擊心臟,氣悶得快要窒息。

用桂心三兩磨成粉末,用狗膽汁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熱酒服用一丸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產後腹部腫塊疼痛:用桂粉,用酒沖服一小匙,就會見效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死胎無法產下:用桂粉二錢,在疼痛劇烈的時候,用溫熱的童子小便調和服用。這個方子叫做觀音救生散,也可以治療難產和胎位不正。可以加少許麝香,用酒沖服,比起水銀等藥物,這個方子不會損害身體。(出自何氏方)血崩不止:用桂心不拘多少,在砂鍋中煅燒至保存藥性,磨成粉末。

每次用米湯空腹服用一到二錢。這個方子叫做神應散。(出自《婦人良方》)腰背反折,疼痛難忍:用桂粉,用苦酒調和塗抹在患處,乾了再塗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吐血、便血:《肘後》:用桂心磨成粉末,用水沖服一小匙。王璆說:這是陰氣侵犯陽氣的症狀,不能服用寒涼的藥物。南陽人趙宣德突然吐血,服用這個藥兩次就止住了。他的外甥也服用兩次就痊癒了。小孩長久痢疾,拉出紅白色黏液:用桂(去掉皮,用薑汁炙烤至紫色)、黃連(用茱萸炒過)等量,磨成粉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