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17)
木部第三十四卷 (17)
1. 桂
紫蘇、木瓜煎湯服之。名金鎖散。(《全幼心鑑》)小兒遺尿:桂末、雄雞肝等分。搗丸小豆大。溫水調下,日二服。(《外臺》)嬰兒臍腫:多因傷濕。桂心炙熱熨之,日四、五次。(姚和眾方)外腎偏腫:桂末,水調方寸匕,塗之。(《梅師方》)食果腹脹,不拘老小:用桂末,飯和丸綠豆大。
吞五、六丸,白湯下。未消再服。(《經驗方》)打撲傷損,瘀血溷悶,身體疼痛:辣桂為末,酒服二錢。(《直指方》)乳癰腫痛:桂心、甘草各二分,烏頭一分(炮)。為末,和苦酒塗之,紙覆住。膿化為水,神效。(《肘後方》)重舌鵝口:桂末,和薑汁塗之。(湯氏《寶書》)諸蛇傷毒:桂心、栝蔞等分。
為末,竹筒密塞。遇毒蛇傷,即敷之。塞不密,即不中用也。閉口椒毒:氣欲絕,或出白沫,身體冷。急煎桂汁服之,多飲新汲水一、二升。(《梅師方》)中鉤吻毒、解芫青毒:並煮桂汁服。
葉
【主治】搗碎浸水,洗髮,去垢除風(時珍)。
白話文:
桂
用紫蘇和木瓜煎湯服用,這個方子叫做金鎖散。(出自《全幼心鑑》)
小兒遺尿:用桂末和雄雞肝研磨成粉,比例相同。混合搗成小豆大小的丸子,用溫水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外臺》)
嬰兒臍部腫脹:多半是因為受潮濕所致。將桂心烤熱後熨敷患處,每天四到五次。(出自《姚和眾方》)
外陰部偏腫:用桂末,用水調成糊狀,用方寸匕取用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梅師方》)
吃水果導致腹脹,無論老少:用桂末,和米飯混合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吞服五到六顆,用白開水送服。如果還沒消脹,就再服用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
跌打損傷,導致瘀血阻滯、身體疼痛:將辣桂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錢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
乳房腫脹疼痛:用桂心、甘草各二分,烏頭一分(炮製過)。將它們研磨成粉末,用苦酒調和塗抹患處,再用紙覆蓋住。等膿變成水狀,就會有神奇的療效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重舌和鵝口瘡:用桂末,和薑汁調和塗抹患處。(出自湯氏《寶書》)
各種蛇毒:用桂心和栝蔞等分。將它們研磨成粉末,用竹筒密封保存。如果遇到毒蛇咬傷,就立即將藥粉敷在傷口上。如果密封不嚴密,就沒有效果。
閉口椒毒:症狀為呼吸困難、身體冰冷,或者口吐白沫,情況危急時。趕緊煎煮桂汁服用,再大量飲用剛打來的新鮮井水一到兩升。(出自《梅師方》)
中鉤吻毒、解芫青毒:都用煎煮桂汁服用。
桂葉
【主要功效】搗碎後浸泡在水中,用來洗頭髮,可以去除污垢、消除風邪(出自李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