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四卷 (8)

1.

小兒緊唇:松脂炙化,貼之。(《聖惠方》)風蟲牙痛:刮松上脂,滾水泡化,一漱即止,已試驗。(《集簡方》)

齲齒有孔:松脂紝塞,須臾蟲從脂出也。(《梅師方》)

久聾不聽:煉松脂三兩,巴豆一兩。和搗成丸。薄綿裹塞,一日二度。(《梅師方》)

一切瘻瘡:煉成松脂末,填令滿,日三、四度。(《聖惠方》)

一切腫毒:松香八兩,銅青二錢,蓖麻仁五錢。同搗作膏,攤貼甚妙。(李樓《奇方》)

軟癤頻發:翠玉膏:用通明瀝青八兩,銅綠二兩,麻油三錢,雄豬膽汁三個。先溶瀝青,乃下油、膽,傾入水中扯拔,器盛。每用,緋帛攤貼,不須再換。小金絲膏:治一切瘡癤腫毒。瀝青、白膠香各二兩,乳香二錢,沒藥一兩,黃蠟三錢,又以香油三錢,同熬至滴下不散,傾入水中,扯千遍收貯。每捻作餅,貼之。

疥癬濕瘡:松膠香研細,稍入輕粉。先以油塗瘡,糝末在上,一日便乾。頑者三、二度愈。(《劉涓子鬼遺方》)

陰囊濕癢欲潰者:用板兒松香為末,紙卷作筒。每根入花椒三粒,浸燈盞內三宿,取出點燒,淋下油搽之。先以米泔洗過。(《簡便方》)

金瘡出血:瀝青末,稍加生銅屑末,糝之,立愈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

豬齧成瘡:松脂煉作餅,貼之。(《千金》)

刺入肉中,百理不瘥:松脂流出如乳頭香者,敷上以帛裹。三、五日當有根出,不痛不癢,不覺自安。(《兵部手集》)

松節

【氣味】苦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百節久風,風虛腳痹疼痛(《別錄》)。釀酒,主腳弱,骨節風(弘景)。炒焦,治筋骨間病,能燥血中之濕(震亨)。治風蛀牙痛,煎水含漱,或燒灰日揩,有效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松節,松之骨也。質堅氣勁,久亦不朽,故筋骨間風濕諸病宜之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五。歷節風痛,四肢如解脫:松節酒:用二十斤,酒五斗,浸三、七日。每服一合,日五、六服。(《外臺》)

轉筋攣急:松節一兩(銼如米大),乳香一錢,銀石器慢火炒焦,存一、二分性,出火毒,研末。每服一、二錢,熱木瓜酒調下。一應筋病皆治之。(孫用和《秘寶方》)

風熱牙痛:《聖惠方》:用油松節如棗大一塊(碎切),胡椒七顆,入燒酒,須二、三盞,乘熱入飛過白礬少許,噙漱三、五口,立瘥。又用松節二兩,槐白皮、地骨皮各一兩,漿水煎湯。熱漱冷吐,瘥乃止。反胃吐食:松節煎酒,細飲之。(《百一方》)

陰毒腹痛:油松木七塊炒焦,沖酒二鍾,熱服。(《集簡方》)

顛撲傷損:松節煎酒服。(談野翁方)

松𣿉(音詣。火燒松枝取液也)

【主治】瘡疥及馬牛瘡(蘇恭)。

松葉

【別名】松毛。

白話文:

[松]

  • **嬰兒嘴唇緊閉:**將松脂烤化,然後貼在嘴唇上。(《聖惠方》)
  • **風蟲牙痛:**刮取松樹上的松脂,用滾開的水泡化,用來漱口,立刻就能止痛,已經有人試驗過了。(《集簡方》)
  • **蛀牙有洞:**用松脂填塞牙洞,過一會兒蟲就會從松脂裡爬出來。(《梅師方》)
  • **長期耳聾:**將三兩煉製過的松脂和一兩巴豆混合搗成丸狀,用薄棉包裹塞入耳朵,一天兩次。(《梅師方》)
  • **各種瘻瘡:**將松脂煉製成末,填滿瘻瘡,一天三次或四次。(《聖惠方》)
  • **各種腫毒:**將八兩松香、二錢銅青、五錢蓖麻仁一同搗成膏狀,攤在布上貼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(李樓《奇方》)
  • 經常長軟癤:
  • **翠玉膏:**使用八兩透明瀝青、二兩銅綠、三錢麻油、三個雄豬膽汁。先將瀝青融化,然後加入油和膽汁,倒入水中攪拌,用容器盛放。每次使用時,用紅色絲綢攤開貼在患處,不需要更換。
  • **小金絲膏:**治療各種瘡癤腫毒。使用各二兩瀝青和白膠香,二錢乳香,一兩沒藥,三錢黃蠟,再加入三錢香油,一同熬煮至滴下來不會散開,倒入水中攪拌上千次,然後儲存起來。每次取出一小塊捏成餅狀,貼在患處。
  • **疥癬濕疹:**將松膠香研磨成細末,加入少量輕粉。先用油塗抹患處,然後撒上藥粉,一天就能乾燥。頑固的,兩三次就會痊癒。(《劉涓子鬼遺方》)
  • **陰囊濕癢要潰爛:**將板兒松香研磨成粉末,用紙捲成筒狀。每個紙筒內放入三粒花椒,浸泡在燈油裡三個晚上,取出點燃,將滴下的油塗在患處。先用米泔水清洗患處。(《簡便方》)
  • **刀傷出血:**將瀝青末加入少許生銅屑末,撒在傷口上,立刻就能止血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
  • **被豬咬傷形成的瘡:**將松脂煉製成餅狀,貼在患處。(《千金方》)
  • **肉中有刺,很久不癒合:**用像乳頭香一樣流出的松脂敷在傷口上,用布包裹。三到五天,刺的根部就會自己出來,不痛不癢,自然痊癒。(《兵部手集》)

[松節]

  • **味道:**苦,性溫,無毒。
  • **主要功效:**治療各種關節風濕,風虛造成的腳麻疼痛(《別錄》)。用來釀酒,可以治療腳軟無力,關節風濕(弘景)。炒焦後,可以治療筋骨間的疾病,能去除血液中的濕氣(震亨)。治療風蛀牙痛,煎水漱口,或者燒成灰每天擦拭牙齒,效果很好(時珍)。
  • **說明:**時珍說:松節是松樹的骨頭。質地堅硬,氣味強烈,很久也不會腐爛,所以適合治療筋骨間的各種風濕病。
  • 附方:
  • **歷節風痛,四肢像要解脫一樣:**用二十斤松節浸泡在五斗酒中,三到七天。每次服用一合,一天五六次。(《外臺》)
  • **轉筋抽搐:**將一兩松節(切成米粒大小)和一錢乳香放在銀器中用慢火炒焦,留下一點點藥性,去除火毒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到兩錢,用熱木瓜酒送服。各種筋病都可以治療。(孫用和《秘寶方》)
  • 風熱牙痛:《聖惠方》:用棗子大小的油松節一塊(切碎),加入七顆胡椒,倒入燒酒(要兩三杯),趁熱加入少量飛過的白礬,含漱三五口,立即痊癒。或者用二兩松節,一兩槐白皮、地骨皮,用漿水煎湯。熱著漱口,冷了吐掉,痊癒就停止。
  • **反胃嘔吐:**用松節煎酒,慢慢飲用。(《百一方》)
  • **陰毒腹痛:**將七塊油松木炒焦,沖入兩杯酒,趁熱服用。(《集簡方》)
  • **跌打損傷:**用松節煎酒服用。(談野翁方)

[松𣿉](音詣,用火燒松枝取得的液體)

  • **主要功效:**治療瘡疥以及馬牛的瘡。(蘇恭)

[松葉]

  • **別名:**松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