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四卷 (6)

1.

(《別錄》上品)

【釋名】時珍曰:按王安石《字說》云:松柏為百木之長。松猶公也,柏猶伯也。故松從公,柏從白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松脂生太山山谷。六月採。

頌曰:松處處有之。

其葉有兩鬣、五鬣、七鬣。歲久則實繁。中原雖有,不及塞上者佳好也。松脂以通明如薰陸香顆者為勝。

宗奭曰:松黃一如蒲黃,但味差淡。松子多海東來,今關右亦有,但細小味薄也。

時珍曰:松樹磥砢修聳多節,其皮粗厚有鱗形,其葉後凋。二、三月抽蕤生花,長四、五寸,採其花蕊為松黃。結實狀如豬心,疊成鱗砌,秋老則子長鱗裂。然葉有二針、三針、五針之別。三針者為栝子松,五針者為松子松。

其子大如柏子,惟遼海及雲南者,子大如巴豆可食,謂之海松子,詳見果部。孫思邈云:松脂以衡山者為良。衡山東五百里,滿谷所出者,與天下不同。蘇軾云:鎮定松脂亦良。《抱朴子》云:凡老松皮內自然聚脂為第一,勝於鑿取及煮成者。其根下有傷處,不見日月者為陰脂,尤佳。

老松餘氣結為茯苓。千年松脂化為琥珀。《玉策記》云:千年松樹四邊枝起,上杪不長如偃蓋。其精化為青牛、青羊、青犬、青人、伏龜,其壽皆千歲。

松脂

【別名】松膏(《本經》)、松肪(同)、松膠(《綱目》)、松香(同)、瀝青。

【修治】弘景曰:採煉松脂法,並在服食方中。以桑灰汁或酒煮軟,挼納寒水中數十過,白滑則可用。

頌曰:凡用松脂,先須煉治。用大釜加水置甑,用白茅借甑底,又加黃砂於茅上,厚寸許:然後布松脂於上,炊以桑薪,湯減頻添熱水。候松脂盡入釜中,乃出之,投於冷水,既凝又蒸,如此三過,其白如玉,然後入用。

【氣味】苦、甘,溫,無毒。權曰:甘,平。

震亨曰:松脂屬陽金,伏汞。

【主治】癰疽惡瘡,頭瘍白禿,疥瘙風氣,安五臟,除熱。久服,輕身不老延年(《本經》)。除胃中伏熱,咽乾消渴,風痹死肌。煉之令白。其赤者,主惡痹(《別錄》)。煎膏,生肌止痛,排膿抽風。貼諸瘡膿血瘻爛。塞牙孔,殺蟲(甄權)。除邪下氣,潤心肺,治耳聾。古方多用辟穀(大明)。強筋骨,利耳目,治崩帶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松、柏皆有脂潤,凌冬不凋,理為佳物,服食多用,但人多輕忽之爾。

頌曰:道人服餌,或合茯苓、松柏實、菊花作丸,亦可單服。

時珍曰:松葉、松實,服餌所須;松節、松心,耐久不朽。松脂則又樹之津液精華也。在土不朽;流脂日久,變為琥珀,宜其可以辟穀延齡。葛洪《抱朴子》云:上黨趙瞿病癩歷年,垂死,其家棄之,送置山穴中。瞿怨泣經月,有仙人見而哀之,以一囊藥與之。瞿服百餘日,其瘡都愈,顏色豐悅,肌膚玉澤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,根據王安石的《字說》,松柏是百木之首。 「松」字從「公」,「柏」字從「白」。
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松脂產於太山山谷,六月採收。

有人說:松樹到處都有,葉子有兩針、五針、七針的,時間久了,果實就會很多。中原地區雖然也有松樹,但不如塞外地區的松樹好。松脂以透明如薰陸香顆粒狀的為最佳。

寇宗奭說:松黃顏色像蒲黃,但味道較淡。松子大多來自海外,現在關中地區也有,但個小味淡。

李時珍說:松樹高大挺拔,節多,樹皮粗厚有鱗片狀,葉子晚凋。二、三月抽枝開花,花長四五寸,採集它的花蕊就是松黃。松果形似豬心,鱗片層疊,秋天成熟時,種子就會從鱗片中長出來。松葉有二針、三針、五針之分,三針的稱為栝子松,五針的稱為松子松。

松子大小如柏子,只有遼海和雲南地區的松子大如巴豆,可以食用,叫做海松子(詳見果類)。孫思邈說:衡山的松脂最好,衡山東五百里山谷產出的松脂,與其他地方的不同。蘇軾說:鎮定的松脂也很好。《抱朴子》說:老松樹皮內自然生成的松脂最好,比鑿取或煮出的松脂更好。松樹根部受傷,不見陽光的地方產生的松脂,稱為陰脂,尤其好。

老松樹的餘氣凝聚而成茯苓,千年的松脂則會變成琥珀。《玉策記》記載:千年松樹四邊枝幹向上隆起,樹梢不長,像倒蓋的傘,它的精華會化成青牛、青羊、青犬、青人、伏龜,壽命都達千年。

松脂

別名:松膏、松肪、松膠、松香、瀝青。

加工方法:陶弘景說:採集和煉製松脂的方法,都在服食藥方中記載。用桑灰水或酒煮軟,反覆在冷水中搓洗數十次,直到光滑潔白後才能使用。

有人說:凡是用松脂,都要先經過煉製。用大鍋加水放蒸籠,用白茅草墊在蒸籠底部,再在茅草上鋪上黃砂,厚約一寸,然後把松脂放在上面,用桑木柴蒸煮,水減了就頻頻加熱水。等到松脂全部熔化到鍋中,就取出來,投入冷水中冷卻,然後再蒸煮,這樣重複三次,就會潔白如玉,然後才能使用。

氣味:苦、甘,溫,無毒。甄權說:甘,平。

陳震亨說:松脂屬陽金,伏汞。

主治:癰疽惡瘡,頭瘍白禿,疥癬風氣,滋養五臟,清熱。久服,輕身不老延年(《神農本草經》)。消除胃中伏熱,咽喉乾燥口渴,風痺、肌肉萎縮。煉製成白色,紅色者,主治惡痺(《名醫別錄》)。煎成膏劑,生肌止痛,排出膿液,祛風。外敷各種瘡瘍膿血瘻爛。塞牙孔,殺蟲(甄權)。去除邪氣,降氣,潤肺,治耳聾。古方常用於辟穀(大明)。強筋骨,益耳目,治療崩漏帶下(李時珍)。

說明:陶弘景說:松柏都有脂潤,冬天不凋謝,是珍貴的藥材,常用於服食,但很多人都不重視它。

有人說:道士服用的藥物,有的會把茯苓、松柏果實、菊花製成丸藥服用,也可以單獨服用。

李時珍說:松葉、松子是服食藥物所需的;松節、松樹心材,經久不朽。松脂是松樹的津液精華,埋在地下也不會腐爛;松脂流出時間長了,會變成琥珀,所以可以辟穀延年益壽。葛洪《抱朴子》記載:上黨人趙瞿患癩病多年,快要死了,家人把他丟棄在山洞裡。趙瞿哭泣了一個多月,有仙人看見了,很同情他,給了他一包藥。趙瞿服用了一百多天,瘡瘍都好了,面色紅潤,皮膚光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