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20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卷 (20)

1.

同杏仁治大腸氣秘,同桃仁治大腸血秘,皆取其通滯也。詳見杏仁下。按方勺《泊宅編》云:橘皮寬膈降氣,消痰飲,極有殊功。他藥貴新,惟此貴陳。外舅莫強中令豐城時得疾,凡食已輒胸滿不下,百方不效。偶家人合橘紅湯,因取嘗之,似相宜,連日飲之。一日忽覺胸中有物墜下,大驚目瞪,自汗如雨。

須臾腹痛,下數塊如鐵彈子,臭不可聞。自此胸次廓然,其疾頓愈,蓋脾之冷積也。其方:用橘皮(去穰)一斤,甘草、鹽花各四兩。水五碗,慢火煮乾,焙研為末,白湯點服。名二賢散,治一切痰氣特驗。世醫徒知半夏、南星之屬,何足以語此哉?珍按:二賢散,丹溪變之為潤下丸,用治痰氣有效。惟氣實人服之相宜,氣不足者不宜用之也。

【附方】舊八,新二十。

潤下丸:治濕痰,因火泛上,停滯胸膈,咳唾稠黏。陳橘皮半斤(入砂鍋內,下鹽五錢,化水淹過,煮乾),粉甘草二兩(去皮,蜜炙)。各取淨末,蒸餅和丸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白湯下。(丹溪方)

寬中丸:治脾氣不和,冷氣客於中,壅遏不通,是為脹滿。用橘皮四兩,白朮二兩。為末,酒糊丸梧桐子大。每食前木香湯下三十丸,日三服。(是齋《指迷方》)

橘皮湯:治男女傷寒並一切雜病嘔噦,手足逆冷者。用橘皮四兩,生薑一兩。水二升,煎一升,徐徐呷之即止。(仲景方)

嘈雜吐水:真橘皮去白為末,五更安五分於掌心舐之,即睡,三日必效。皮不真則不驗。(《怪證奇方》)

霍亂吐瀉:不拘男女,但有一點胃氣存者,服之再生。廣陳皮(去白)五錢,真藿香五錢。水二盞,煎一盞,時時溫服。出《百一選方》。《聖惠》:用陳橘皮末二錢,湯點服(不省者灌之);仍燒磚沃醋,布裹磚,安心下熨之,便活。

反胃吐食:真橘皮,以日照西壁土炒香,為末。每服二錢,生薑三片,棗肉一枚,水二鍾,煎一鍾,溫服。(《直指方》)

猝然食噎:橘皮一兩。湯浸去瓤,焙為末。以水一大盞,煎半盞,熱服。(《食醫心鏡》)

諸氣呃噫:橘皮二兩。去瓤,水一升,煎五合,頓服。或加枳殼尤良。(孫尚藥方)

痰膈氣脹:陳皮三錢。水煎熱服。(楊氏《簡便方》)

猝然失聲:橘皮半兩,水煎,徐呷。(《肘後方》)

經年氣嗽:橘皮、神麯、生薑(焙乾)等分。為末,蒸餅和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食後、夜臥各一服。有人患此服之,兼舊患膀胱氣皆愈也。(寇氏《衍義》)

化食消痰,胸中熱氣:用橘皮半兩。微熬,為末。水煎代茶,細呷。(《心鏡》)

下焦冷氣:干陳橘皮一斤。為末,蜜丸梧桐子大。每食前溫酒下三十丸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腳氣衝心或心下結硬,腹中虛冷:陳皮一斤,和杏仁五兩(去皮尖)熬,少加蜜,搗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食前,米飲下三十丸。(《食療》)

白話文:

橘子,和杏仁一樣可以治療大腸氣滯便秘,和桃仁一樣可以治療大腸血滯便秘,都是利用它們疏通阻塞的功效。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杏仁的說明。

根據方勺的《泊宅編》記載,橘皮能疏通胸膈、降逆氣、化解痰飲,效果非常顯著。其他藥材講究新鮮,唯獨橘皮要用陳久的才好。

我的岳父莫強中在豐城當官時,得了個病,每次吃完東西就覺得胸口脹滿,食物難以下嚥,試過各種方法都沒用。有一次,家裡人熬了橘紅湯,他隨便嚐了一口,覺得好像有效,就連續喝了好幾天。有一天,他突然覺得胸口有東西掉下來,嚇得目瞪口呆,全身冒汗,像下雨一樣。

過了一會兒,肚子開始痛,拉出好幾塊像鐵彈珠一樣的東西,臭得難以忍受。從此以後,胸口就覺得開闊多了,病也完全好了,這應該是脾胃裡的寒冷積聚造成的。這個方的配方是:橘皮(去掉裡面的白色部分)一斤、甘草和鹽花各四兩,加五碗水,用小火慢慢煮乾,烘乾後磨成粉末,用白開水沖服。這個方子叫做二賢散,治療各種痰氣特別有效。現在的醫生只知道用半夏、南星之類的藥材,怎麼能和這個方子相提並論呢?

我認為,二賢散,朱丹溪將它改良為潤下丸,用來治療痰氣也很有效。但是這個方子只適合氣實的人服用,氣虛的人不適合使用。

【附加藥方】舊有八個,新增加二十個。

潤下丸:治療濕痰,因為火氣上炎,停滯在胸膈,咳嗽吐出的痰很濃稠。用陳年橘皮半斤(放入砂鍋內,加入五錢鹽,加水沒過橘皮,煮乾),粉甘草二兩(去掉外皮,用蜂蜜烤過),都磨成粉末,用蒸過的餅和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(丹溪的藥方)

寬中丸:治療脾氣不和,寒氣侵入體內,導致氣機壅塞不通,出現腹脹。用橘皮四兩,白朮二兩,都磨成粉末,用酒和成糊狀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吃飯前用木香湯送服三十丸,每天服用三次。(是齋的《指迷方》)

橘皮湯:治療男女因為傷寒或各種疾病引起的嘔吐、手腳冰涼。用橘皮四兩、生薑一兩,加入兩升水,煎成一升,慢慢喝下去,病就會止住。(張仲景的藥方)

胃裡嘈雜、吐酸水:用真的橘皮,去掉裡面的白色部分,磨成粉末,每天早上五更時取五分放在手心舔著吃下去,然後睡覺,三天一定有效。如果橘皮不夠純正,就沒有效果。(《怪證奇方》)

霍亂吐瀉:不論男女,只要還有一點胃氣存在,服用這個方子就可以恢復健康。用廣陳皮(去掉白色部分)五錢,真藿香五錢,加兩碗水,煎成一碗,時不時溫熱服用。出自《百一選方》。《聖惠方》:用陳年橘皮末二錢,用熱湯沖服(如果病人昏迷,就灌下去);然後用燒熱的磚塊浸泡在醋裡,用布包住磚塊,放在心窩處熨,病人就可以活過來。

反胃嘔吐:用真的橘皮,在太陽照射到的西牆邊的土上炒香,然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肉一枚,加兩碗水,煎成一碗,溫熱服用。(《直指方》)

突然噎住:用橘皮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掉裡面的白色部分,烘乾後磨成粉末,加一大碗水,煎成半碗,趁熱服用。(《食醫心鏡》)

各種氣逆打嗝:用橘皮二兩,去掉裡面的白色部分,加一升水,煎成五合,一次喝完。或者加入枳殼效果更好。(孫尚藥的藥方)

痰多、胸膈脹滿:用陳皮三錢,用水煎後熱服。(楊氏的《簡便方》)

突然失聲:用橘皮半兩,用水煎後慢慢喝。(《肘後方》)

多年咳嗽:用橘皮、神曲、生薑(烘乾)等量,都磨成粉末,用蒸過的餅和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飯後和睡前各服用一次。有人患這種病,服用後連帶之前膀胱的舊病都好了。(寇氏的《衍義》)

消化食物、化解痰、胸中悶熱:用橘皮半兩,稍微烤一下,磨成粉末,用水煎後代替茶飲,慢慢喝。(《心鏡》)

下焦寒氣:用乾的陳年橘皮一斤,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。(《食療本草》)

腳氣攻心,或者心下有硬塊,腹中虛冷:用陳皮一斤,和杏仁五兩(去掉外皮和尖端)一起炒,稍微加入一點蜂蜜,搗爛和勻,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天飯前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(《食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