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二十九卷 (12)
果部第二十九卷 (12)
1. 梅
又有蜜漬梅花法:用白梅肉少許,浸雪水,潤花,露一宿,蜜浸薦酒。又梅花粥法:用落英入熟米粥再煮食之。故楊誠齋有「蜜點梅花帶露餐」及「脫蕊收將熬粥吃」之句,皆取其助雅緻、清神思而已。
葉
【氣味】酸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休息痢及霍亂,煮濃汁飲之(大明)。
藏器曰:嵩陽子言:清水揉梅葉,洗蕉葛衣,經夏不脆。有驗。
時珍曰:夏衣生黴點,梅葉煎湯洗之即去,甚妙。
【附方】舊一,新二。
中水毒病,初起頭痛惡寒,心煩拘急,旦醒暮劇:梅葉搗汁三升飲之良。(《肘後》)。
下部蟲䘌:梅葉、桃葉一斛,杵爛蒸極熱,納小器中,隔布坐蒸之,蟲盡死也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月水不止:梅葉(焙)、棕櫚皮灰各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
根
【主治】風痹(《別錄》。出土者殺人)。
初生小兒,取根同桃、李根煮湯浴之,無瘡熱之患(崔氏《纂要》)。
煎湯飲,治霍亂,止休息痢(大明)。
白話文:
梅
另外有種用蜂蜜醃漬梅花的方法:用少許白梅肉,浸泡在雪水裡,讓花朵濕潤,放在露水下一夜,再用蜂蜜浸泡,用來配酒享用。還有梅花粥的做法:將落下的梅花花瓣加入煮熟的米粥中再煮一下食用。所以楊誠齋有「蜜點梅花帶露餐」和「脫蕊收將熬粥吃」的詩句,都是取其增添雅趣、清爽精神的用意。
梅葉
【氣味】味道酸,性平,沒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可以治療慢性痢疾和霍亂,用梅葉煮成濃汁飲用。(大明)
陳藏器說:嵩陽子說:用清水揉搓梅葉,清洗蕉葛衣,夏天穿衣服就不容易脆化。這個方法很有效。
李時珍說:夏天衣服長出霉點,用梅葉煎湯清洗就能去除,非常有效。
【附方】過去有一個方子,新增加兩個方子。
治療因水中毒引起的疾病,初期症狀是頭痛怕冷,心煩意亂,早晨醒來症狀較輕,傍晚加重:用梅葉搗汁三升飲用,效果很好。(《肘後方》)
治療下身蟲子引起的搔癢:用梅葉、桃葉各一斛,搗爛蒸熱,放在小容器中,隔著布坐在上面蒸,蟲子就會全部死亡。(《外臺秘要》)
治療月經不止:將梅葉(烘乾)和棕櫚皮灰等分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酒調和後飲用。(《聖濟總錄》)
梅根
【主治】可以治療風濕麻痺(《別錄》記載。從土裡挖出來的梅根有毒,會致人死亡)。
剛出生的嬰兒,可以用梅根和桃、李根一起煮湯洗澡,這樣就沒有長瘡或發熱的病患(崔氏《纂要》)。
煎湯飲用,可以治療霍亂,止住慢性痢疾(大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