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谷部第二十五卷 (25)
谷部第二十五卷 (25)
1. 酒
【附諸藥酒方】
時珍曰:《本草》及諸書,並有治病釀酒諸方。今輯其簡要者,以備參考。藥品多者,不能盡錄。
愈瘧酒
治諸瘧疾,頻頻溫飲之。四月八日,水一石,曲一斤為末,俱酘水中。待酢煎之,一石取七斗。待冷,入曲四斤。一宿,上生白沫起。炊秫一石,冷酘三日,酒成。(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)
屠蘇酒
陳延之《小品方》云:此華佗方也。元旦飲之,闢疫癘一切不正之氣。造法:用赤木桂心七錢五分,防風一兩,菝葜五錢,蜀椒、桔梗、大黃五錢七分,烏頭二錢五分,赤小豆十四枚,以三角絳囊盛之,除夜懸井底,元旦取出置酒中,煎數沸。舉家東向,從少至長,次第飲之。藥滓還投井中,歲飲此水,一世無病。
時珍曰:蘇⿺鬼虫,鬼名。此藥屠割鬼爽,故名。或云:草菴名也。
逡巡酒
補虛益氣,去一切風痹濕氣。久服益壽耐老,好顏色。
造法:三月三日收桃花三兩三錢,五月五日收馬藺花五兩五錢,六月六日收脂麻花六兩六錢,九月九日收黃甘菊花九兩九錢,陰乾。十二月八日取臘水三斗。待春分,取桃仁四十九枚好者(去皮尖),白麵十斤正,同前花和作曲,紙包四十九日。用時白水一瓶,曲一丸,面一塊,封良久成矣。如淡,再加一丸。
五加皮酒
去一切風濕痿痹,壯筋骨,填精髓。用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,和曲、米釀成,飲之。或切碎袋盛,浸酒煮飲。或加當歸、牛膝、地榆諸藥。
白楊皮酒
治風毒腳氣,腹中痰癖如石。以白楊皮切片,浸酒起飲。
女貞皮酒
治風虛,補腰膝。女貞皮切片,浸酒煮飲之。
仙靈脾酒
治偏風不遂,強筋堅骨。仙靈脾一斤,袋盛,浸無灰酒二斗,密封三日,飲之。(《聖惠方》)。
薏苡仁酒
去風濕,強筋骨,健脾胃。用絕好薏苡仁粉,同曲、米釀酒,或袋盛煮酒飲。
天門冬酒
潤五臟,和血脈。久服除五勞七傷,癲癇惡疾。常令酒氣相接,勿令大醉,忌生冷。十日當出風疹毒氣,三十日乃已,五十日不知風吹也。冬月用天門冬去心煮汁,同曲、米釀成。初熟微酸,久乃味佳。(《千金》)。
百靈藤酒
治諸風。百靈藤十斤,水一石,煎汁三斗,入糯米三斗,神麯九兩,如常釀成。三五日,更炊一斗糯飯候冷投之,即熟。澄清日飲,以汗出為效。(《聖惠方》)。
白石英酒
治風濕周痹,肢節中痛,及腎虛耳聾。用白石英、磁石(煅醋淬七次)各五兩,絹袋盛,浸酒一升中,五、六日,溫飲。酒少更添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地黃酒
補虛弱,壯筋骨,通血脈,治腹痛,變白髮。用生肥地黃絞汁,同曲、米封密器中。春夏三七日,秋冬五七日啟之,中有綠汁,真精英也,宜先飲之,乃濾汁藏貯。加牛膝汁效更速,亦有加群藥者。
白話文:
[酒]
本書輯錄古籍中一些簡要的藥酒配方,供參考,藥品繁多,未能盡錄。
愈瘧酒:
治療各種瘧疾,需頻頻溫飲。做法:四月初八取水一石,將一斤的麥曲磨成粉末,一起放入水中煮沸,煮至一石水剩七斗。待其冷卻後,加入四斤麥曲,放置一夜,待其表面產生白色泡沫。另取一石秫米蒸熟,冷卻後浸泡三天,酒即釀成。(出自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)
屠蘇酒:
據陳延之《小品方》記載,此為華佗方。元旦飲用,可預防瘟疫及一切不正之氣。做法:取赤木桂心七錢五分,防風一兩,菝葜五錢,蜀椒、桔梗、大黃各五錢七分,烏頭二錢五分,赤小豆十四枚,用三角形的紅色布袋盛裝,除夕夜懸掛於井底,元旦取出放入酒中,煎煮數沸。全家面向東方,由少到老,依次飲用。藥渣再投入井中,每年飲用此井水,一生無病。(注:蘇,或指一種鬼怪;此藥能殺鬼,故名屠蘇酒。亦有說是草庵的名字。)
逡巡酒:
滋補虛損,益氣,去除一切風寒痺痛濕氣。長期服用可延年益壽,容光煥發。做法:三月三日採集桃花三兩三錢,五月五日採集馬藺花五兩五錢,六月六日採集脂麻花六兩六錢,九月九日採集黃甘菊花九兩九錢,陰乾。十二月八日取臘月之水三斗。待到春分時節,取49枚優質桃仁(去皮尖),十斤上等白麵,與先前採集的花一起磨成麥曲,用紙包好,放置四十九天。飲用時,取一瓶白水,一丸麥曲,一塊麵,混合密封,放置一段時間即可。如果味道淡,可以再加一丸麥曲。
五加皮酒:
治療一切風濕痿痺,強健筋骨,填補精髓。將五加皮洗淨刮去外皮,煎取汁液,與麥曲、米一起釀酒飲用。也可以將五加皮切碎裝入袋中,浸泡在酒中煮飲。也可加入當歸、牛膝、地榆等藥物。
白楊皮酒:
治療風毒腳氣,腹部痰癖堅硬如石。將白楊皮切片,浸泡在酒中飲用。
女貞皮酒:
治療風虛,滋補腰膝。將女貞皮切片,浸泡在酒中煮飲。
仙靈脾酒:
治療半身不遂,強健筋骨。取仙靈脾一斤,用布袋盛裝,浸泡在二斗無灰酒中,密封三天後飲用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薏苡仁酒:
祛風濕,強健筋骨,健脾胃。用上等薏苡仁粉,與麥曲、米一起釀酒,或將薏苡仁裝入袋中,煮酒飲用。
天門冬酒:
滋潤五臟,調和血脈。長期服用可消除五勞七傷,治療癲癇等惡疾。飲用時要注意酒氣的連續性,不要喝醉,忌食生冷食物。飲用十日後會出風疹毒氣,三十日後可痊癒,五十日後便不再受風寒影響。冬季用天門冬去心後煮汁,與麥曲、米一起釀酒。剛釀好的酒略帶酸味,時間久了味道會更好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
百靈藤酒:
治療各種風疾。取百靈藤十斤,水一石,煎煮取汁三斗,加入糯米三斗,神麴九兩,按常法釀酒。三五天后,再蒸煮一斗糯米飯,待其冷卻後加入酒中,酒即可熟成。澄清後飲用,以出汗為效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白石英酒:
治療風濕周身痺痛,肢節疼痛,以及腎虛耳聾。取白石英、磁石(煅燒後用醋淬七次)各五兩,用絹布袋盛裝,浸泡在一升酒中,五至六天后,溫飲。酒若減少可以添加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地黃酒:
滋補虛弱,強健筋骨,活血化瘀,治療腹痛,治療白髮。將新鮮肥大的地黃絞汁,與麥曲、米一起密封在容器中。春夏需放置三七天,秋冬需放置五七天後打開,此時會有綠色汁液,這是精華,應先飲用,然後過濾保存。加入牛膝汁效果更佳,也可加入其他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