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谷部第二十二卷 (6)
谷部第二十二卷 (6)
1. 胡麻油
三七日,頭面疱瘡皆滅也。(《圖經》)。
傷寒發黃:生烏麻油一盞,水半盞,雞子白一枚,和攪服盡。(《外臺》)。
小兒發熱:不拘風寒飲食時行痘疹,並宜用之:以蔥涎入香油內,手指蘸油摩擦小兒五心、頭面、項背諸處,最能解毒涼肌。(《直指》)。
預解痘毒:《外臺》云:時行暄暖,恐發痘瘡。用生麻油一小盞,水一盞,旋旋傾下油內,柳枝攪稠如蜜。每服二、三蜆殼,大人二合,臥時服之。三、五服,大便快利,瘡自不生矣。此扁鵲油劑法也。《直指》:用麻油、童便各半盞,如上法服。
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。用真香油一兩,皮硝少許,同煎滾。冷定,徐徐灌入口中,嚥下即通。(《藺氏經驗方》)。
卒熱心痛:生麻油一合,服之良。(《肘後方》)。
鼻衄不止:紙條蘸真麻油入鼻取嚏,即愈。有人一夕衄血盈盆,用此而效。(《普濟方》)。
胎死腹中:清油和蜜等分,入湯頓服。(《普濟方》)。
漏胎難產:因血乾澀也。用清油半兩,好蜜一兩,同煎數十沸,溫服,胎滑即下。他藥無益,以此助血為效。(《胎產須知》)。
產腸不收:用油五斤,煉熟盆盛。令婦坐盆中,飯久。先用皂角(炙,去皮)研末。吹少許入鼻作嚏,立上。(《斗門》)。
癰疽發背,初作即服此,使毒氣不內攻:以麻油一斤,銀器煎二十沸,和醇醋二碗。分五次,一日服盡。(《直指》)。
腫毒初起:麻油煎蔥黑色,趁熱通手旋塗,自消。(《百一選方》)
喉痹腫痛生油一合灌之,立愈。(《總錄》)。
丹石毒發,發熱者:不得食熱物,不用火為使。但著厚衣暖臥,取油一匙,含咽。戒怒二七日也。《枕中記》云:服丹石人,先宜以麻油一升,薤白三升(切),納油中,微火煎黑,去滓。合酒每服三合,百日氣血充盛也。
身面瘡疥:方同下。
梅花禿癬:用清油一碗,以小竹子燒火入內煎沸,瀝豬膽汁一個,和勻,剃頭擦之,二、三日即愈。勿令日曬。(《普濟方》)。
赤禿髮落:香油、水等分,以銀釵攪和。日日擦之,發生乃止。(《普濟方》)。
發落不生:生胡麻油塗之。(《普濟方》)。
令髮長黑:生麻油、桑葉煎過,去滓。沐發,令長數尺。(《普濟》)。
滴耳治聾:生油日滴三、五次。候耳中塞出,即愈。(《總錄》)。
蚰蜒入耳:劉禹錫《傳信方》:用油麻油作煎餅,枕臥,須臾自出。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日,蚰蜒入耳,無計可為。腦悶有聲,至以頭擊門柱。奏狀危困,因發御藥療之,不驗。忽有人獻此方,乃愈。(《圖經》)。
蜘蛛咬毒:香油和鹽,摻之。(《普濟方》)。
冬月唇裂:香油頻頻抹之。(《相感志》)。
身面白癜:以酒服生胡麻油一合,一日三服,至五斗瘥。忌生冷、豬、雞、魚、蒜等百日。(《千金》)。
白話文:
胡麻油
三天後,頭面上的瘡都好了。(《圖經》)
傷寒發黃:用生麻油一盞,水半盞,雞蛋清一個,混合攪拌後服用。(《外臺》)
小兒發熱:不論是風寒、飲食或是時行痘疹,都適用:將蔥汁加入香油中,用手指蘸油摩擦小兒的五心(手掌、腳心)、頭面、項背等處,最能解毒清熱。(《直指》)
預防痘毒:《外臺》記載:時值溫暖季節,擔心長痘瘡。用生麻油一小盞,水一盞,慢慢倒入麻油中,用柳枝攪拌至像蜂蜜一樣濃稠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個蜆殼的量,成人服用二合,睡前服用。服用三到五次,大便通暢,痘瘡自然不會長了。這是扁鵲的油劑療法。《直指》記載:用麻油、童尿各半盞,按照上述方法服用。
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:用純香油一兩,芒硝少許,一起煎煮沸騰。放涼後,慢慢灌入口中,吞下即可通便。(《藺氏經驗方》)
突然發熱心痛:服用生麻油一合,效果很好。(《肘後方》)
鼻出血不止:用紙條蘸純麻油塞入鼻中,打噴嚏,即可痊癒。有人一夜鼻出血滿盆,用此法而有效。(《普濟方》)
胎死腹中:將清油和蜂蜜等量混合,溫熱後服用。(《普濟方》)
難產:由於血瘀滯澀所致。用清油半兩,蜂蜜一兩,一起煎煮數十沸,溫服,胎兒即可順利娩出。其他藥物無效,此法以助血為效。(《胎產須知》)
產後腸子無法收縮:用油五斤,煉熟後盛在盆中。讓產婦坐在盆中,坐很久。先用炙過的皂角(去皮)研磨成粉末。吹少許入鼻中打噴嚏,即可痊癒。(《斗門》)
癰疽發背,初期服用此方,可防止毒氣內攻:用麻油一斤,用銀器煎煮二十沸,加入醇醋兩碗。分五次,一天服完。(《直指》)
腫毒初期:用麻油煎蔥至變黑,趁熱塗抹,即可自行消腫。(《百一選方》)
喉嚨腫痛:服用生麻油一合,即可痊癒。(《總錄》)
丹石中毒,伴有發熱:忌食熱物,不用火煎藥。只需穿厚衣保暖臥床休息,取麻油一匙,含服咽下。忌怒二七天。《枕中記》記載:服用丹石者,宜先用麻油一升,薤白三升(切碎),放入麻油中,小火煎至變黑,去渣。加入酒,每次服用三合,服用百日,氣血即可充盛。
身面瘡疥:方法同上。
梅花禿癬:用清油一碗,用小竹片燒火加熱至沸騰,加入一個豬膽汁,攪拌均勻,剃掉頭髮後塗抹,二、三日即可痊癒。避免日曬。(《普濟方》)
頭髮脫落變紅:香油、水等量,用銀釵攪拌。每天塗抹,頭髮就會重新長出來。(《普濟方》)
頭髮脫落不生:塗抹生胡麻油。(《普濟方》)
使頭髮烏黑亮麗:生麻油、桑葉一起煎煮,去渣。洗髮,可使頭髮長數尺。(《普濟方》)
滴耳治聾:每天滴生麻油三到五次。等到耳中阻塞物排出,即可痊癒。(《總錄》)
蚰蜒入耳:劉禹錫《傳信方》記載:用麻油做成煎餅,枕著睡覺,很快就會自行出來。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時,蚰蜒入耳,束手無策。腦部昏悶,有聲音,甚至用頭撞門柱。奏疏上寫著病情危急,請御醫治療,無效。突然有人獻上此方,才痊癒。(《圖經》)
蜘蛛咬傷:香油和鹽混合,塗抹傷口。(《普濟方》)
冬天嘴唇裂開:經常塗抹香油。(《相感志》)
身面白斑:用酒送服生胡麻油一合,每天三次,服用至五斗痊癒。忌生冷、豬肉、雞肉、魚、蒜等食物一百天。(《千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