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三卷 (26)

回本書目錄

主治第三卷 (26)

1. 痰飲

【盪滌】甘遂(直達水氣所結之處。),芫花(胸中痰水,脅下飲澼。),蕘花(腸胃留澼。),大戟(濕熱水澼。),續隨子(痰飲宿滯。),牽牛(痰飲宿膿。),大黃,射干,桃花(宿水痰飲積滯,為末水服,或作餅食,取利。),接骨木(下水飲。),巴豆(寒澼宿食,大便閉,酒煮三日夜,煎丸水下;風痰濕病,安掌心取汗。),芒硝,朴硝

白話文:

痰飲

甘遂能直接作用於水氣凝聚的地方;芫花治療胸中痰水和脅肋下方的積液;蕘花治療腸胃積液;大戟治療濕熱引起的積液;續隨子治療陳舊的痰飲;牽牛治療痰飲和陳舊的膿液;大黃、射干、桃花治療積聚已久的痰飲積滯,可以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,或製成藥餅服用,以達到通便利水的效果;接骨木能排出體內積水;巴豆治療寒邪引起的積液、宿食和便秘,需用酒浸泡三日三夜後製成藥丸服用;治療風痰濕痺則可將其敷於掌心,使其發汗;芒硝和朴硝也能治療痰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