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44)
草部第十八卷 (44)
1. 何首烏
(宋《開寶》)
【釋名】交藤(《本傳》)、夜合(《本傳》)、地精(《本傳》)、陳知白(《開寶》)、馬肝石(《綱目》)、桃柳藤(《日華》)、九真藤(《綱目》)、赤葛(《斗門》)、瘡帚(《綱目》)、紅內消。
大明曰:其藥本草無名,因何首烏見藤夜交,便即採食有功,因以採人為名爾。
時珍曰:漢武時,有馬肝石能烏人發,故後人隱此名,亦曰馬肝石。赤者能消腫毒,外科呼為瘡帚、紅內消。《斗門方》云:取根若獲九數者,服之乃仙。故名九真藤。
【集解】頌曰:何首烏,本出順州南河縣,今在處有之,嶺外、江南諸州皆有,以西洛、嵩山及河南柘城縣者為勝。春生苗,蔓延竹木牆壁間,莖紫色。葉葉相對如薯蕷,而不光澤。夏秋開黃白花,如葛勒花。結子有稜,似蕎麥而細小,才如粟大。秋冬取根,大者如拳,各有五稜瓣,似小甜瓜。
有赤、白二種:赤者雄,白者雌。一云:春採根,秋採花。九蒸九曝,乃可服。此藥本名交藤,因何首烏服而得名也。唐元和七年,僧文象遇茅山老人,遂傳此事。李翱乃著《何首烏傳》云:何首烏者,順州南河縣人。祖名能嗣,父名延秀。能嗣本名田兒,生而閹弱,年五十八,無妻子,常慕道術,隨師在山。
一日醉臥山野,忽見有藤二株,相去三尺余,苗蔓相交,久而方解,解了又交。田兒驚訝其異,至旦遂掘其根歸。問諸人,無識者。後有山老忽來。示之。答曰:子既無嗣,其藤乃異,此恐是神仙之藥,何不服之?遂杵為末,空心酒服一錢。七日而思人道,數月似強健,因此常服,又加至二錢。
經年舊疾皆痊,發烏容少。十年之內,即生數男,乃改名能嗣。又與其子延秀服,皆壽百六十歲。延秀生首烏。首烏服藥,亦生數子,年百三十歲,發猶黑。有李安期者,與首烏鄉里親善,竊得方服,其壽亦長,遂敘其事傳之云。何首烏,味甘性溫無毒,茯苓為使。治五痔腰膝之病,冷氣心痛,積年勞瘦痰癖,風虛敗劣,長筋力,益精髓,壯氣駐顏,黑髮延年,婦人惡血痿黃,產後諸疾,赤白帶下,毒氣入腹,久痢不止,其功不可具述。一名野苗,二名交藤,三名夜合,四名地精,五名何首烏。
本出虔州,江南諸道皆有。苗如木藁,葉有光澤,形如桃柳,其背偏,皆單生不相對。有雌雄:雄者苗色黃白,雌者黃赤。根遠不過三尺,夜則苗蔓相交,或隱化不見。春末、夏中、秋初三時,候晴明日兼雌雄採之。乘潤以布帛拭去泥土,勿損皮,烈日曝乾,密器貯之,每月再曝。
用時去皮為末,酒下最良。遇有疾,即用茯苓湯下為使。
凡服用偶日二、四、六、八日,服訖,以衣覆汗出,導引尤良。忌豬肉血、羊血、無鱗魚,觸藥無力。其根形大如拳連珠,其有形如鳥獸山嶽之狀者,珍也。掘得去皮生吃,得味甘甜,可休糧。
白話文:
何首烏
何首烏,古籍中有多種名稱,例如交藤、夜合、地精、陳知白、馬肝石、桃柳藤、九真藤、赤葛、瘡帚、紅內消等。相傳,何首烏藥名由來,是因為何首烏發現一種藤蔓夜間交合的現象,食用後發現有益,便以採到它的人命名。 也有人說,漢武帝時期有一種叫馬肝石的藥物能使頭髮烏黑,後人將何首烏隱諱地稱為馬肝石。紅色何首烏能消腫毒,外科醫生稱之為瘡帚或紅內消。 《斗門方》記載,若採到九根何首烏,服用就能成仙,因此又名九真藤。
何首烏主要產自順州南河縣,現今各地都有,但西洛、嵩山和河南柘城縣的品質最佳。春天發芽,莖蔓攀附在竹木、牆壁上,莖呈紫色。葉片互生,像薯蕷,但沒有光澤。夏秋開花,花朵呈黃白色,像葛花。結的果實有稜角,像蕎麥但更細小,只有粟粒大小。秋冬採挖根部,大的像拳頭,有五個稜瓣,像小甜瓜。
何首烏有赤、白兩種,紅色的是雄性,白色的是雌性。也有人說春天採根,秋天採花。需經過九蒸九曝才能服用。何首烏原名交藤,因何首烏服用後而得名。唐朝元和七年,僧人文象遇到茅山老人,得知何首烏的功效後,李翱寫了《何首烏傳》。傳說中,何首烏的藥效來源於順州南河縣人何首烏的經歷,他服用何首烏後延年益壽,頭髮烏黑,並生了許多兒子。
何首烏味甘性溫無毒,以茯苓為輔藥。能治療五痔、腰膝疼痛、腹部冷痛、多年勞損消瘦、痰癖、風虛體弱等症狀,能增強筋骨力量,益精髓,強身健體,使容顏煥發,烏髮延年。也能治療婦女血虛、黃疸、產後疾病、赤白帶下、毒氣入腹、久痢等症,功效非常多。其別名還有野苗、交藤、夜合、地精等。
何首烏主要產自虔州,江南各地也有。莖蔓像木藁,葉片有光澤,形似桃柳葉,葉片單生,不相對。也有雌雄之分:雄株莖蔓呈黃白色,雌株呈黃紅色。根部最長不過三尺,夜晚莖蔓會交合,有時甚至隱匿不見。春末、夏中、秋初這三個季節晴朗的第二天,採集雌雄株。採集後用布拭去泥土,不要損傷表皮,然後放在烈日下曬乾,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,每月再曬一次。
服用時去皮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最好。如有疾病,可用茯苓湯送服。
服用時選擇偶數日(二、四、六、八日),服藥後用衣物覆蓋,出汗後進行導引術效果更佳。忌食豬肉、豬血、羊血和無鱗魚,否則藥效減弱。根部形狀像拳頭大小,連成一串,如果形狀像鳥獸山嶽的,則更加珍貴。剛挖出的何首烏,去皮生吃,味道甘甜,可充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