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43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八卷 (43)

1. 百部

誤吞銅錢:百部根四兩,酒一升,漬一宿。溫服一升,日再服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百蟲入耳:百部炒研,生油調一字於耳門上。(《聖濟錄》)

薰衣去蝨:百部、秦艽,為末。入竹籠燒煙燻之,自落。亦可煮湯洗衣。(《經驗方》)

【附錄】白並,《別錄》曰:味苦,無毒。主肺咳上氣,行五藏,令百病不起。一名玉簫,一名箭桿。生山陵,葉如小竹,根黃皮白。三月、四月採根,曝乾。

時珍曰:此物氣味、主治俱近百部,故附之。

白話文:

誤吞銅錢:取百部根四兩,用一升酒浸泡一夜。溫熱後服用一升,一天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
蟲子爬入耳朵:將百部炒熟研磨成粉,用生油調成糊狀,塗抹在耳門穴位上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薰衣殺蝨:將百部和秦艽磨成粉末。放入竹籠中燃燒熏衣,蝨子就會自然掉落。也可以將藥材煮成湯水洗衣服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

【附錄】白並,古籍《別錄》記載:味道苦,無毒。主治肺咳、上氣喘不過來,能通行五臟,使百病不生。又名玉簫、箭桿。生長在山坡上,葉子像小竹葉,根部黃色,外皮白色。 三、四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

李時珍說:這種植物的藥性和主治功效都與百部相近,因此附錄在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