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人部第五十二卷 (18)
人部第五十二卷 (18)
1. 人肉
(《拾遺》)
【主治】瘵疾(藏器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張杲《醫說》言:唐·開元中,明州人陳藏器著《本草拾遺》,載人肉療羸瘵。自此閭閻有病此者,多相效割股。按:陳氏之先,已有割股割肝者矣;而歸咎陳氏,所以罪其筆之於書,而不立言以破惑也,本草可輕言哉?嗚呼!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。父母雖病篤,豈肯欲子孫殘傷其支體,而自食其骨肉乎?此愚民之見也。
按:何孟春·《余冬序錄》云:江伯兒母病,割脅肉以進。不愈,禱於神,欲殺子以謝神。母愈,遂殺其三歲子。事聞太祖皇帝,怒其絕倫滅理,杖而配之。下禮部議曰:子之事親,有病則拜託良醫。至於呼天禱神,此懇切至情不容已者。若臥冰割股,事屬後世。乃愚昧之徒,一時激發,務為詭異,以驚世駭俗,希求旌表,規避徭役。
割股不已,至於割肝,割肝不已,至於殺子。違道傷生,莫此為甚。自今遇此,不在旌表之例。嗚呼!聖人立教,高出千古,韙哉如此。又陶九成《輟耕錄》載:古今亂兵食人肉,謂之想肉,或謂之兩腳羊。此乃盜賊之無人性者,不足誅矣。
白話文:
人肉
【主治】 治療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(這是陳藏器的說法)。
【闡述】 李時珍說:《醫說》記載,唐朝開元年間,明州人陳藏器寫了《本草拾遺》,裡面提到人肉可以治療虛弱的肺結核。從此以後,民間百姓有這種病,就很多人互相仿效割下自己腿上的肉。其實,陳藏器的祖先就已經有割下大腿肉或肝臟來治病的例子了;現在把責任歸咎於陳藏器,是因為他把這事寫在書上,卻沒有提出正確的觀點來破除迷思,怎麼可以如此輕率地談論本草藥物呢?唉!身體的髮膚,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,不敢隨便毀壞。父母即使病重,怎麼會希望子女殘害自己的身體,來吃他們的血肉呢?這實在是愚昧百姓的想法啊!
何孟春的《余冬序錄》記載:江伯的母親生病了,他割下自己肋骨旁的肉給母親吃,病沒有好轉,就向神祈禱,甚至想殺兒子來感謝神。後來母親的病好了,他真的殺了他三歲的兒子。這件事傳到明太祖皇帝耳中,皇帝怒斥他滅絕人倫,於是杖打他並把他流放。禮部官員的意見是:子女侍奉父母,父母生病應該找好醫生治療。至於向神祈禱,這是情急之下無法避免的行為。但像臥冰求鯉、割肉救親這種事,都是後世愚昧之人的做法,他們一時衝動,故意做出怪異的行為,來驚世駭俗,希望得到表揚,並藉此逃避徭役。
割大腿肉還不夠,甚至割肝臟,割肝臟還不夠,甚至殺害自己的孩子。這種行為違背了天理,傷害生命,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。從今以後,遇到這種事,不再給予表揚。唉!聖人建立的教化,高超於古今,實在是偉大啊!此外,陶九成的《輟耕錄》記載:古代和近代在戰亂中,士兵吃人肉,稱之為「想肉」,或稱之為「兩腳羊」。這些都是喪失人性的盜賊所為,不值得加以評論。
2. 木乃伊
(《綱目》)
【集解】時珍曰:按陶九成《輟耕錄》云:天方國有人年七八十歲,願捨身濟眾者,絕不飲食,惟澡身啖蜜,經月便溺皆蜜。既死,國人殮以石棺,仍滿用蜜浸之,鐫年月於棺,瘞之。俟百年後起封,則成蜜劑。遇人折傷肢體,服少許立愈。雖彼中亦不多得,亦謂之蜜人。陶氏所載如此,不知果有否?姑附卷末,以俟博識。
白話文:
據說天方國(古阿拉伯地區)有人活到七、八十歲時,願意犧牲自己的身體來幫助大眾。這些人會停止進食,只會洗淨身體並食用蜂蜜。經過一個月後,他們的排泄物都會變成蜂蜜。死後,國人會將他們放入石棺中,並用蜂蜜完全浸泡,在棺材上刻下年代後埋葬。等到一百年後再挖出來,就會變成蜜劑。如果有人跌打損傷,服用少許就能立即痊癒。這種蜜劑即使在當地也不容易取得,人們稱之為「蜜人」。陶九成所記載的就是這樣,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?姑且將其附在書末,等待博學之士來考證。
3. 方民
(《綱目》)
李時珍曰:人稟性於乾坤,而囿形於一氣。橫目二足,雖則皆同;而風土氣習,自然不一。是故蝨處頭而黑,豕居遼而白。水食者腥,草食者膻。膏粱藜莧,腸胃天淵;菒褐羅紈,肌膚玉石。居養所移,其不能齊者,亦自然之勢也。故五方九州,水土各異,其民生長,氣息亦殊。
乃集方民,附於部末,以備醫診云。東方:海濱傍水,魚鹽之地。其民食魚而嗜咸,黑色疏理。其病多瘡瘍,其治宜砭石。西方:陵居多風,水土剛強。其民不衣而褐薦,華食而肥脂。其病生於內,其治宜毒藥。北方:地高陵居,風寒冰冽。其民野處而乳食。其病臟寒生滿,其治宜灸焫。
南方:地下,水土弱,霧露所聚。其民嗜酸而食胕,致理而赤色。其病多攣痹,其治宜微針。中央:地平濕。其民食雜而不勞。其病多痿躄,其治宜導引按蹺。(《素問》)
九州殊題,水泉各異;風聲氣習,剛柔不同。青州:其音角羽,其泉咸以酸,其氣舒遲,其人聲緩。荊揚:其音角徵,其泉酸以苦,其氣剽輕,其人聲急。梁州:其音商徵,其泉苦以辛,其氣剛勇,其人聲塞。兗豫:其音宮徵,其泉甘以苦,其氣平靜,其人聲端。雍冀:其音商羽,其泉辛以咸,其氣快烈,其人聲捷。
徐州:其音角宮,其泉酸以甘,其氣悍勁,其人聲雄。(出《河圖括地象》)
堅土之人剛,弱土之人柔,墟土之人大,沙土之人細,息土之人美,耗土之人醜。(出《孔子家語》)山林之民毛而瘦,得木氣多也。川澤之民黑而津,得水氣多也。丘陵之民團而長,得火氣多也。墳衍之民皙而方,得金氣多也。原隰之民豐而痹,得土氣多也。(出《宋太史集》)荊州一男二女,揚州二男五女,青州二男二女,兗州二男三女,幽州一男三女,幷州二男三女,豫州二男三女,雍州三男二女,冀州五男三女。(出《周禮》)土地生人,各以類應。
故山氣多男,澤氣多女,水氣多喑,風氣多聾,林氣多癃,木氣多傴,石氣多力,岸下氣多尰,險阻氣多癭,穀氣多痹,丘氣多狂,廣氣多仁,陵氣多貪,暑氣多夭,寒氣多壽,輕土多利,重土多遲,清水音小,濁水音大,湍水人輕,遲水人重,中土多聖賢。(出《淮南子鴻烈解》)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人秉承天地陰陽之氣而生,被這口氣所形成的形體所限制。雖然都有兩隻眼睛、兩條腿,外形上大致相同,但因為風土、氣候、生活習慣的不同,自然而然就會有差異。所以,寄生在頭上的蝨子是黑色的,生活在遼地的豬是白色的。吃水產的人身上會有腥味,吃草的人身上會有羶味。吃精緻美食和粗糙野菜的人,腸胃狀況差異巨大;穿著精緻絲綢和粗布麻衣的人,肌膚也會有如玉石和粗糙之分。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,導致人的差異,這也是自然而然的趨勢。因此,五方九州的水土各不相同,當地人生長的情況和氣息也各有差異。
所以,我將各地的居民情況匯集於此,附在最後,以方便醫生診斷。
東方:靠近海邊,是盛產魚鹽的地方。那裡的人吃魚且喜歡鹹味,皮膚黝黑且毛髮稀疏。容易患上瘡瘍,治療適合用砭石。
西方:居住在丘陵地帶,風大且水土堅硬。那裡的人不穿衣服,披著粗布或草蓆,吃著精緻的食物和肥膩的脂肪。容易患上內在疾病,治療適合用毒藥。
北方:地勢高且多丘陵,風寒冰冷。那裡的人住在野外,以乳品為主食。容易患上臟腑寒冷而脹滿的疾病,治療適合用艾灸。
南方:地勢低窪,水土柔弱,容易聚集霧氣。那裡的人喜歡酸味,吃腐敗的食物,皮膚紋理細密且膚色偏紅。容易患上攣縮和麻痹的疾病,治療適合用微針。
中央:地勢平坦且潮濕。那裡的人飲食雜亂且不勞動。容易患上痿軟無力的疾病,治療適合用導引按摩。
《素問》中說:九州地域不同,水源各異;風聲氣息,剛柔各不相同。
青州:音調屬角羽,泉水鹹而帶酸,氣候舒緩,當地人說話語速較慢。
荊揚:音調屬角徵,泉水酸而帶苦,氣候輕快,當地人說話語速較快。
梁州:音調屬商徵,泉水苦而帶辛,氣候剛強勇猛,當地人說話聲音較為低沉。
兗豫:音調屬宮徵,泉水甘而帶苦,氣候平靜,當地人說話聲音端正。
雍冀:音調屬商羽,泉水辛而帶鹹,氣候急躁,當地人說話語速很快。
徐州:音調屬角宮,泉水酸而帶甘,氣候強硬,當地人說話聲音雄壯。(出自《河圖括地象》)
堅硬的土地所生的人個性剛強,柔弱的土地所生的人個性柔和;疏鬆的土地所生的人體型高大,沙土所生的人體型纖細;肥沃的土地所生的人容貌美麗,貧瘠的土地所生的人容貌醜陋。(出自《孔子家語》)
山林地區的居民毛髮多且身材瘦,因為吸收了較多的木氣;川澤地區的居民膚色黝黑且濕潤,因為吸收了較多的水氣;丘陵地區的居民身材圓潤且高挑,因為吸收了較多的火氣;平原地區的居民皮膚白皙且方正,因為吸收了較多的金氣;濕地地區的居民體態豐滿且容易麻痹,因為吸收了較多的土氣。(出自《宋太史集》)
荊州男女比例為一男二女,揚州為二男五女,青州為二男二女,兗州為二男三女,幽州為一男三女,并州為二男三女,豫州為二男三女,雍州為三男二女,冀州為五男三女。(出自《周禮》)土地孕育人類,各有其相對應的特徵。
所以,山地多生男,澤地多生女;水地的人多為啞巴,風地的人多為聾子;林地的人多有殘疾,木氣多的人容易駝背;石地的人力氣大,岸下地區的人容易腫脹,險阻地區的人容易長瘤,山谷地區的人容易麻痹;丘陵地區的人多有瘋狂傾向,廣闊地區的人多仁慈,陵地的人多貪婪;炎熱地區的人多早夭,寒冷地區的人多長壽;輕浮的土地出產的人多有聰明才智,厚重的土地出產的人則較為遲鈍;清水發出的聲音較小,濁水發出的聲音較大;水流湍急的地方的人行動輕快,水流緩慢的地方的人行動較為遲緩;居於中原地區的人多出聖賢。(出自《淮南子鴻烈解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