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40)
草部第十八卷 (40)
1. 天門冬
時珍曰:天門冬清金降火,益水之上源,故能下通腎氣,入滋補方,合群藥用之有效。若脾胃虛寒人,單餌既久,必病腸滑,反成痼疾。此物性寒而潤,能利大腸故也。
【附方】舊三,新十五。服食法:孫真人《枕中記》云:八、九月採天門冬根,曝乾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無問山中人間,久服補中益氣,治虛勞絕傷,年老衰損,偏枯不隨,風濕不仁,冷痹惡瘡,癰疽癩疾。鼻柱敗爛者,服之皮脫蟲出。釀酒服,去癥瘕積聚,風痰顛狂,三蟲伏屍,除濕痹,輕身益氣,令人不飢,百日還年耐老。釀酒初熟微酸,久停則香美,諸酒不及也。
忌鯉魚。臞仙《神隱》云:用干天門冬十斤,杏仁一斤,搗末,蜜漬。每服方寸匕。名仙人糧。
辟穀不飢:天門冬二斤,熟地黃一斤,為末,煉蜜丸彈子大。每溫酒化三丸,日三服。居山遠行,辟穀良。服至十日,身輕目明;二十日,百病愈,顏色如花;三十日,發白更黑,齒落重生;五十日,行及奔馬;百日,延年。又法:天門冬搗汁,微火煎取五斗,入白蜜一斗,胡麻(炒末)二升,合煎至可丸,即止火。下大豆黃末,和作餅,徑三寸,厚半寸。
一服一餅,一日三服,百日以上有益。又法:天門冬末一升,松脂末一升,蠟、蜜一升和煎,丸如梧子大。每日早、午、晚各服三十丸。天門冬酒,補五臟,調六腑,令人無病:天門冬三十斤,去心搗碎,以水二石,煮汁一石,糯米一斗,細曲十斤,如常炊釀,酒熟,日飲三杯。
天門冬膏,去積聚風痰,補肺,療咳嗽失血,潤五臟,殺三蟲伏屍,除瘟疫,輕身益氣,令人不飢:以天門冬流水泡過,去皮心,搗爛取汁,砂鍋文武炭火煮,勿令大沸。以十斤為率,熬至三斤,卻入蜜四兩,熬至滴水不散,瓶盛埋土中一七,去火毒。每日早、晚白湯調服一匙。
若動大便,以酒服之。(《醫方摘要》)
肺痿咳嗽吐涎沫,心中溫溫,咽燥而不渴:生天門冬(搗汁)一斗,酒一斗,飴一升,紫菀四合,銅器煎至可丸。每服杏仁大一丸,日三服。(《肘後方》)
陰虛火動有痰,不堪用燥劑者:天門冬一斤(水浸洗去心,取肉十二兩,石臼搗爛),五味子(水洗去核,取肉四兩,曬乾,不見火)。共搗丸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茶下,日三服。(《簡便方》)滋陰養血,溫補下元:三才丸:用天門冬(去心)、生地黃二兩(二味用柳甑箅,以酒灑之,九蒸九曬,待乾秤之)。人參一兩為末,蒸棗肉搗和,丸梧子大。
每服三十丸,食前溫酒下,日三服。(潔古《活法機要》)
虛勞體痛:天門冬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忌鯉魚。(《千金方》)肺勞風熱,止渴去熱:天門冬去皮心,煮食。或曝乾為末,蜜丸服,尤佳。亦可洗面。(孟詵《食療》)婦人骨蒸,煩熱寢汗,口乾引飲,氣喘:天門冬十兩,麥門冬八兩(並去心為末)。以生地黃三斤,取汁熬膏,和丸梧子大。
白話文:
天門冬具有清熱降火、滋陰益水的功效,能滋補腎氣,常用於滋補藥方中。但脾胃虛寒的人若單獨長期服用,容易導致腸胃滑泄,反而造成慢性疾病,因為天門冬性寒且潤滑腸道。
古籍記載有多種天門冬的服用方法:
-
**孫真人《枕中記》記載的服用方法:**八、九月採收天門冬根部,曬乾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小勺,每日三次。長期服用能補益中氣,治療虛勞、外傷、年老體衰、半身不遂、風濕痺痛、寒痺、惡瘡、癰疽、癩疾等。甚至能治療鼻柱潰爛,服用後可使壞死的組織脫落,蟲子排出。若用酒釀製服用,則能治療癥瘕積聚、風痰癲狂、寄生蟲病、濕痹,還能輕身益氣,令人不飢,延年益壽。釀好的天門冬酒,初期略帶酸味,放置時間長了則香醇可口,勝過其他酒類。忌與鯉魚同食。
-
**臞仙《神隱》記載的仙人糧:**將十斤天門冬和一斤杏仁搗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。每次服用一小勺。
-
**辟穀不飢的食療方:**天門冬二斤,熟地黃一斤,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三丸,每日三次。適合遠行或辟穀時服用。服用十日,則身體輕盈,眼睛明亮;二十日,百病痊癒,容光煥發;三十日,白髮變黑,脫落的牙齒重新長出;五十日,行走速度能趕上奔跑的馬匹;百日,則能延年益壽。另有其他兩種丸劑的製作方法,詳見原文。
-
**天門冬酒的製作方法:**用三十斤天門冬去心搗碎,加二石水煮成一石汁,再加入一斗糯米和十斤細曲釀酒。酒熟後,每日飲用三杯,能補五臟,調六腑,使人強健無病。
-
**天門冬膏的製作方法:**將天門冬泡水後去皮心,搗爛取汁,用砂鍋小火熬製,直至濃縮。加入蜂蜜繼續熬製,直到滴水不散,裝瓶埋入土中七天,去除火毒。每日早晚用溫水調服一匙。此膏方能治療積聚、風痰,補肺,治療咳嗽、吐血,潤五臟,殺蟲,除瘟疫,輕身益氣,令人不飢。若服用後大便次數增多,則用酒送服。
-
**其他古方:**還有針對肺痿咳嗽、陰虛火旺、虛勞體痛、肺勞風熱、婦人骨蒸等症狀的各種天門冬藥方,詳見原文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僅為古代醫籍記載,不代表現代醫學觀點,服用任何藥物前請諮詢專業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