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30)
草部第十八卷 (30)
1. 栝蔞
小兒黃疸,眼黃脾熱:用青栝蔞焙研。每服一錢,水半盞,煎七分,臥時服。五更瀉下黃物,立可。名逐黃散。(《普濟方》)
酒黃疸疾:方同上。
小便不通腹脹:用栝蔞焙研。每服二錢,熱酒下。頻服,以通為度。紹興劉駐云:魏明州病此,御醫用此方治之,得效。(《聖惠方》)
消渴煩亂:黃栝蔞一個,酒一盞,洗去皮子,取瓤煎成膏,入白礬末一兩,丸梧子大。每米飲下十丸。(《聖惠方》)
燥渴腸秘:九月、十月熟𦸈𧁾實,取瓤拌乾葛粉,銀石器中慢火炒熟,為末。食後、夜臥各以沸湯點服二錢。(寇宗奭《衍義》)
吐血不止:栝蔞(泥固煅存性研)三錢,糯米飲服,日再服。(《聖濟錄》)
腸風下血:栝蔞一個(燒灰),赤小豆半兩,為末。每空心酒服一錢。(《普濟方》)
久痢五色:大熟𦸈蔞一個。煅存性,出火毒,為末。作一服,溫酒服之。胡大卿一僕,患痢半年,杭州一道人傳此而愈。(《本事方》)
大腸脫肛:生栝蔞搗汁,溫服之。以豬肉汁洗手,挼之令暖,自入。(葛洪《肘後方》)
小兒脫肛,唇白齒焦,久則兩頰光,眉赤唇焦,啼哭:黃𦸈蔞一個,入白礬五錢在內,固濟煅存性,為末,糊丸梧子大。每米飲下二十丸。(《摘玄方》)
牙齒疼痛:𦸈蔞皮、露蜂房燒灰擦牙。以烏桕根、荊柴根、蔥根煎湯嗽之。(危氏《得效方》)咽喉腫痛,語聲不出:經進方用栝蔞皮、白殭蠶(炒)、甘草(炒)各二錢半,為末。每服三錢半,薑湯下。或以綿裹半錢,含咽。一日二服。名發聲散。(《御藥院方》)
堅齒烏須:大栝蔞一個(開頂),入青鹽二兩,杏仁(去皮尖)三七粒,原頂合扎定,蚯蚓泥和鹽固濟,炭火煅存性,研末。每日揩牙三次,令熱,百日有驗。如先有白鬚,拔去以藥投之,即生黑者。其治口齒之功,未易具陳。(《普濟方》)
面黑令白:栝蔞瓤三兩,杏仁一兩,豬胰一具。同研如膏。每夜塗之,令人光潤,冬月不皴。(《聖濟錄》)
胞衣不下:栝蔞實一個,取子細研,以酒與童子小便各半盞,煎七分,溫服。無實,用根亦可。(陳良甫《婦人良方》)
乳汁不下:𦸈蔞子淘洗,控乾炒香,瓦上拓令白色,為末。酒服一錢匕,合面臥,一夜流出。(姚僧坦《集驗方》)
乳癰初發:大熟栝蔞一枚熟搗,以白酒一斗,煮取四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子母秘錄》)諸癰發背,初起微赤:栝蔞搗末,井華水服方寸匕。(《梅師方》)
便毒初發:黃𦸈蔞一個,黃連五錢,水煎。連服效。(李仲南《永類方》)
風瘡疥癩:生栝蔞一、二個、打碎,酒浸一日夜。熱飲。(臞仙《乾坤秘韞》)
熱遊丹腫:栝蔞子仁末二大兩,釅醋調塗。(楊氏《產乳集驗方》)楊梅瘡痘,小如指頂,遍身者。先服敗毒散,後用此解皮膚風熱,不過十服愈:用栝蔞皮為末。每服三錢,燒酒下,日三服。(《集簡方》)
白話文:
栝蔞
小兒黃疸,眼睛發黃,脾胃有熱:將栝蔞焙乾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一錢(約3克),用半盞水煎至七分,睡前服用。服用後五更天會排出黃色物質,病情即可痊癒。此方名為「逐黃散」。
酒黃疸:方法同上。
小便不通、腹部脹滿:將栝蔞焙乾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(約6克),用熱酒送服。頻頻服用,直到小便通暢為止。紹興劉駐云記載:魏明州曾患此病,御醫用此方治愈。
消渴煩躁:取一個黃栝蔞,用一盞酒洗去外皮,取其瓤煎成膏,加入一兩白礬末,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口乾舌燥、便秘:九月、十月成熟的栝蔞,取其瓤拌入乾葛粉,用銀器在慢火上炒熟,研磨成粉。飯後和睡前各用沸水沖服二錢(約6克)。
吐血不止:將泥土包裹栝蔞煅燒至存性,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錢(約9克),用糯米水送服,每日服用兩次。
腸風下血:將一個栝蔞燒成灰,與半兩赤小豆研磨成粉。每次空腹用酒送服一錢(約3克)。
久痢(慢性痢疾)伴隨多種顏色大便:取一個成熟的栝蔞,煅燒至存性,去除火毒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一劑,溫酒送服。
大腸脫肛:將生栝蔞搗爛取汁,溫熱後服用。用豬肉湯洗手,揉搓使之溫暖,然後將脫出的腸子送回。
小兒脫肛,嘴唇發白,牙齒焦黃,久病則兩頰發光,眉毛赤紅,嘴唇焦黃,啼哭不止:取一個黃栝蔞,加入五錢白礬,一起用泥土包裹煅燒至存性,研磨成粉,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牙齒疼痛:將栝蔞皮和露蜂房燒成灰,用來擦牙。並用烏桕根、荊柴根、蔥根煎湯漱口。
咽喉腫痛,聲音嘶啞:用栝蔞皮、炒白殭蠶、炒甘草各二錢半(約7.5克)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三錢半(約10.5克),用薑湯送服。或用棉花裹半錢(約1.5克)含在咽喉處。每日服用二次。此方名為「發聲散」。
堅固牙齒,使頭髮烏黑:取一個大栝蔞(打開頂部),放入二兩青鹽、三十七粒杏仁(去皮尖),蓋上頂部扎緊,用蚯蚓泥和鹽封固,用炭火煅燒至存性,研磨成粉。每日用其擦牙三次,保持溫熱,一百天見效。如果已有白髮,拔掉後將藥粉塗抹在髮根處,可以使白髮轉黑。其治療口腔疾病的功效,難以盡述。
使面色黑變白:取三兩栝蔞瓤、一兩杏仁、一個豬胰,一起研磨成膏狀。每晚塗抹,使皮膚光潤,冬天不易皴裂。
胎盤不下:取一個栝蔞,取其種子研磨成粉,用等量的酒和童子尿混合,煎至七分,溫熱後服用。如果沒有種子,可用根部代替。
乳汁不下:將栝蔞子淘洗乾淨,控乾水分,炒香,在瓦片上烘烤至白色,研磨成粉。每次用酒送服一錢匕(約3克),然後平躺睡覺,一夜後乳汁就會流出。
乳癰初起:將一個成熟的栝蔞搗爛,用一斗白酒煮取四升,去渣,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,每日服用三次。
各種癰疽發背初起,局部微紅:將栝蔞研磨成粉,用井水送服一撮(約3克)。
便毒初起:取一個黃栝蔞,五錢黃連,水煎服。連服至見效。
風瘡疥癩:取一到兩個生栝蔞打碎,浸泡在酒中一日一夜。然後溫熱後飲用。
熱毒引起的丹毒腫脹:取二大兩栝蔞仁研磨成粉,用濃醋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楊梅瘡(梅毒),皮疹如指頭大小,遍佈全身。先服用敗毒散,然後服用此方以消除皮膚風熱,通常十劑即可痊癒:用栝蔞皮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三錢(約9克),用燒酒送服,每日服用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