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三卷 (21)
主治第三卷 (21)
1. 火熱
【各經發熱藥】肝(氣,柴胡;血,當歸。),心(氣,黃連;血,生地黃。),脾(氣,芍藥;血,木瓜。),肺(氣,石膏;血,桑白皮。),腎(氣,知母;血,地黃。),膽(氣,柴胡;血,栝蔞。),小腸(氣,赤茯苓;血,木通。),大腸(氣,芒硝;血,大黃。
),膀胱(氣,滑石;血,澤瀉。),胃(氣,石膏;血,芒硝。),三焦(氣,石膏;血,竹葉。),包絡(氣,麥門冬;血,牡丹皮。)
白話文:
肝臟發熱:氣虛用柴胡,血虛用當歸。 心臟發熱:氣虛用黃連,血虛用生地黃。 脾臟發熱:氣虛用芍藥,血虛用木瓜。 肺臟發熱:氣虛用石膏,血虛用桑白皮。 腎臟發熱:氣虛用知母,血虛用地黃。 膽臟發熱:氣虛用柴胡,血虛用栝蔞。 小腸發熱:氣虛用赤茯苓,血虛用木通。 大腸發熱:氣虛用芒硝,血虛用大黃。 膀胱發熱:氣虛用滑石,血虛用澤瀉。 胃部發熱:氣虛用石膏,血虛用芒硝。 三焦發熱:氣虛用石膏,血虛用竹葉。 包絡發熱:氣虛用麥門冬,血虛用牡丹皮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