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一卷 (26)

回本書目錄

獸部第五十一卷 (26)

1. 獸之四

(寓類、怪類共八種)

白話文:

(寓類和怪類總共八種)

2. 獼猴

(《證類》)

【釋名】沐猴(《史記》)、為猴(《說文》)、胡孫(《格古論》)、王孫(《柳文》)、馬留(《倦遊錄》)、狙。時珍曰:按班固《白虎通》云:猴,候也。見人設食伏機,則憑高四望,善於候者也。猴好拭面如沐,故謂之沐,而後人訛沐為母,又訛母為獼,愈訛愈失矣。

《說文》云:為字象母猴之形。即沐猴也,非牝也。猴形似胡人,故曰胡孫。《莊子》謂之狙。養馬者廄中畜之,能闢馬病,胡俗稱馬留云。《梵書》謂之摩斯吒。

【集解】慎微曰:獼猴有數種,總名禺屬。取色黃、面赤、尾長者。用人家養者不主病,為其食雜物、違本性也。按《抱朴子》云:猴八百歲變為猿,猿五百歲變為玃,玃千歲變為蟾蜍。時珍曰:猴,處處深山有之。狀似人,眼如愁胡,而頰陷有嗛。嗛音歉,藏食處也。腹無脾以行消食,尻無毛而尾短。

手足如人,亦能豎行。聲嗝嗝若咳。孕五月而生子,生子多浴於澗。其性躁動害物,畜之者使坐杙上,鞭掊旬月乃馴也。其類有數種:小而尾短者,猴也;似猴而多髯者,豦也;似猴而大者,玃也;大而尾長赤目者,禺也;小而尾長仰鼻者,狖也;似狖而大者,果然也;似狖而小者,蒙頌也;似狖而善躍越者,獑𪕱也;似猴而長臂者,猿也;似猿而金尾者,狨也;似猿而大,能食猿、猴者,獨也。不主病者,並各以類附之。

【附錄】玃(音卻),時珍曰:玃,老猴也。生蜀西徼外山中。似猴而大,色蒼黑,能人行。善攫持人物,又善顧盼,故謂之玃。純牡無牝,故又名玃父,亦曰猳玃。善攝人婦女為偶,生子。又《神異經》云:西方有獸名𧳜,大如驢,狀如猴,善緣木。純牝無牡,群居要路,執男子合之而孕。此亦玃類,而牝牡相反者。

豦(音據),按郭璞云:建平山中有之。大如狗,狀如猴,黃黑色,多髯鬣。好奮頭舉石擲人。《西山經》云:崇吾之山有獸焉,狀如禺而長臂善投,名曰舉父。即此也。

【氣味】酸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諸風勞,釀酒彌佳。作脯食,治久瘧(慎微)。食之,闢瘴疫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《異物志》言:南方以獼猴頭為鮓。《臨海志》言:粵民喜啖猴頭羹。又巴徼人捕猴,鹽藏,火熏食,云甚美。

頭骨

【主治】瘴瘧。作湯,浴小兒驚癇,鬼魅寒熱(慎微)。

【附方】舊一。

鬼瘧進退不定:用胡孫頭骨一枚,燒研。空心溫酒服一錢,臨發再服。(《聖惠方》)

【主治】小兒驚癇口噤(慎微)。

【主治】塗蜘蛛咬(慎微)。小兒臍風撮口,及急驚風,燒末,和生蜜少許灌之(時珍。出《心鑑》及《衛生方》)。

慎微曰:治馬疫氣。

時珍曰:《馬經》言:馬廄畜母猴,闢馬瘟疫。逐月有天癸流草上,馬食之,永無疾病矣。

白話文:

[獼猴]

[名稱由來]

猴子又被叫做沐猴(出自《史記》)、為猴(出自《說文》)、胡孫(出自《格古論》)、王孫(出自《柳文》)、馬留(出自《倦遊錄》)、狙。李時珍說,根據班固《白虎通》記載,猴子的「猴」字,意思是「候」。牠們看到人類擺設食物,就會躲起來觀察,善於等待時機。猴子喜歡用手擦臉,像洗臉一樣,所以被叫做「沐」,後來人們把「沐」誤寫成「母」,又把「母」誤寫成「獼」,越傳越錯了。

《說文》說,「為」字就像母猴的樣子,指的是沐猴,不是指雌性猴子。猴子的外形像胡人,所以被叫做胡孫。《莊子》稱牠們為狙。養馬的人在馬廄裡養猴子,可以避開馬的疾病。胡人習慣稱猴子為「馬留」。梵語稱牠們為摩斯吒。

[外形與習性]

陳承認為,獼猴有好幾種,總稱叫禺類。用來入藥的,要選顏色黃、臉色赤紅、尾巴長的。用人工飼養的猴子,藥效不好,因為牠們吃的東西雜亂,不符合自然習性。根據《抱朴子》記載,猴子活到八百歲會變成猿,猿活到五百歲會變成玃,玃活到一千歲會變成蟾蜍。李時珍說,猴子在深山裡到處都有。外形像人,眼睛看起來像憂愁的胡人,臉頰凹陷,有儲藏食物的頰囊。牠們的腹部沒有脾臟來幫助消化食物,屁股沒有毛,尾巴短。

牠們的手腳像人,也能站立行走。叫聲像咳嗽一樣。懷孕五個月生子,生下來的小猴子會被帶到溪澗裡洗澡。牠們的性情躁動,喜歡破壞東西,飼養牠們的人會把牠們綁在木樁上,用鞭子抽打,經過一兩個月才能馴服。猴子有很多種類:小而尾巴短的叫做猴;像猴子但鬍鬚多的叫做豦;像猴子而體型大的叫做玃;體型大而尾巴長、眼睛是紅色的叫做禺;小而尾巴長、鼻子朝上的叫做狖;像狖而體型大的叫做果然;像狖而體型小的叫做蒙頌;像狖而擅長跳躍的叫做獑𪕱;像猴子而手臂長的叫做猿;像猿而尾巴是金色的叫做狨;像猿而體型大,會吃猿猴的叫做獨。這些不入藥的種類,都分別歸在相關的類別裡。

[附錄]

玃,李時珍說,玃是老猴子。生長在四川西部邊境的山裡。外形像猴子但體型大,顏色是青黑色,能像人一樣行走。善於抓取東西,又很會觀察,所以叫做玃。牠們全是雄性,沒有雌性,所以又叫做玃父,也叫猳玃。牠們會抓人類婦女來交配生子。《神異經》說,西方有一種動物叫做𧳜,像驢一樣大,外形像猴子,擅長爬樹。牠們全是雌性,沒有雄性,會群居在路邊,抓男子來交配懷孕。這種動物也屬於玃類,但雌雄性別剛好相反。

豦,郭璞說,這種動物在建平山裡有。像狗一樣大,外形像猴子,顏色是黃黑色,有很多鬍鬚和鬃毛。喜歡搖頭舉起石頭丟人。《西山經》說,崇吾山上有一種動物,外形像禺,但手臂很長,擅長投擲,叫做舉父。指的就是這種動物。

[肉]

[味道] 酸味,性平,無毒。

[功效] 可以治療各種風勞疾病,用來釀酒味道更好。做成肉乾吃,可以治療久病不癒的瘧疾。吃猴肉可以避開瘴氣和瘟疫。

[說明] 李時珍說,《異物志》記載,南方人會把獼猴頭做成醃製食品。《臨海志》記載,廣東人喜歡吃猴頭羹。另外,邊境的人會捕猴子,用鹽醃漬後再用火燻烤來吃,據說味道很美味。

[頭骨]

[功效] 可以治療瘴氣引起的瘧疾。用猴頭骨熬湯,可以給小孩洗澡,治療驚嚇引起的癲癇,以及鬼魅引起的寒熱病。

[附方]

治療鬼瘧,發作時間不定的:用胡孫的頭骨一個,燒成灰研磨成粉。空腹用溫酒送服一錢,快要發作的時候再服一次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[手]

[功效] 可以治療小兒驚嚇引起的癲癇和口噤。

[屎]

[功效] 可以塗在被蜘蛛咬傷的地方。可以治療小兒臍風撮口和急驚風,把猴屎燒成灰,和少量蜂蜜一起灌服。(出自《心鑑》和《衛生方》)

[皮]

陳承說:可以治療馬的瘟疫。

李時珍說:《馬經》記載,在馬廄裡養母猴,可以避開馬的瘟疫。母猴每個月的月經會流在草上,馬吃了沾有經血的草,就能永遠不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