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錫

《銀海指南》~ 卷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6)

1.

《素問》陰陽應象大論曰:在臟為腎,在志為恐。宣明五氣篇曰:精氣並於腎則恐。邪氣臟腑病形篇曰:恐懼則傷心,神傷則恐也。調經論曰:血不足則恐。本神篇曰:肝氣虛則恐,以肝為將軍之官,肝氣不足,則怯而恐也。戴人曰:肝者敢也,驚恐則肝傷矣。肝膽實則怒而勇敢,虛則怒而不敢也。

玉機真臟論曰:恐則脾氣乘矣,以腎虛而脾勝之也。宣明五氣篇曰:胃為氣逆,為噦為恐者,以陽明土勝,亦傷腎也。又運氣善恐皆屬肝木虛。五常政大論曰:木不及曰委和,委和之紀,其病淫動。注:恐是心腎肝脾胃皆主於恐也,甚則精卻。恐則氣下,人目中一點黑瑩,乃先天真一之水所化,全賴精氣神包裹,而能鑑察萬物。

精卻則不能化氣,而瞳神有昏眊之患矣。氣下則不能攝精,而瞳神有散大之患。急宜補養肝腎,固其精氣,以復神光。蓋心以神為主,陽為用。腎以志為主,陰為用。陽則氣也,火也。陰則精也,水也。水火交為既濟,全在陰精上奉以安其神,陽氣下臟以定其志,不然,則神不安於內,陽氣散於外,志不戢於中,陰精走於下,水火不交,而目未有不病者也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的《素問》陰陽應象大論說,恐懼這種情緒,在五臟中對應的是腎。宣明五氣篇說,精氣聚集在腎的時候,就會產生恐懼感。《黃帝內經》的邪氣臟腑病形篇說,恐懼會傷害心,精神受到傷害就會產生恐懼。調經論說,血氣不足也會導致恐懼。本神篇說,肝氣虛弱會讓人感到恐懼,因為肝就像將軍一樣,肝氣不足,人就會膽怯而恐懼。戴人說,肝臟主宰敢於行動,受到驚嚇和恐懼就會傷害肝。肝膽功能強盛就會容易發怒且勇敢,虛弱就會想發怒卻不敢。

《玉機真臟論》說,恐懼時,脾氣就會受到影響,這是因為腎虛而導致脾氣過於旺盛。《宣明五氣篇》說,胃氣上逆,導致打嗝和恐懼,是因為陽明經的土氣過盛,也會傷害腎。另外,經常容易恐懼的情況都屬於肝木虛弱。《五常政大論》說,木氣不足稱為委和,委和的狀態下,疾病容易發生。這裡的註解說明,恐懼這種情緒,心、腎、肝、脾、胃都有關係,情況嚴重的話,精氣就會耗損。恐懼會使氣向下走。人的眼睛裡那一點黑色的晶瑩部分,是先天真一的水所化生,完全依賴精氣神的包裹,才能看清萬物。

精氣耗損就不能化生氣,眼睛的瞳孔就會出現昏暗的症狀。氣向下走就不能固攝精氣,瞳孔就會出現散大的症狀。應該趕快補養肝腎,鞏固精氣,使眼睛恢復神采。心臟以神為主,陽氣為用。腎臟以意志為主,陰氣為用。陽氣就是氣,就是火。陰氣就是精,就是水。水火交融達到平衡,全靠陰精向上供給以安定精神,陽氣向下藏匿以穩定意志。如果不是這樣,就會精神不安於內,陽氣散於外,意志不能收斂於內,陰精流失於下,水火不能交融,眼睛就會生病。

2.

《素問》金匱真言論曰:東方青色,入通於肝,其病發為驚駭,以肝應東方風木,風主震動而連乎膽也。氣厥論曰:脾移熱於肝,則為驚衄。陽明脈解篇曰:足陽明之脈病,惡人與火,聞木音則惕然而驚。陽明胃脈也,胃者土也,聞木音而驚者,土惡木也。又曰:陽氣與陰氣相搏,水火相惡,故惕然而驚也。

舉痛論曰:驚則心無所倚,神無所歸,心神散失也。此肝膽胃心四臟皆病於驚,而氣為之亂也。又運氣驚有三:一肝木不及,金來乘之。五常政大論曰:木不及曰委和,委和之紀,其發驚駭。至真要大論曰:陽明之復,甚則入肝,驚駭筋攣。二火邪助心。六元紀大論曰:少陽所至為驚躁。

至真要大論曰:少陽之勝善驚。三寒邪傷心。氣交變大論曰: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民病煩心躁悸,膽為中正之官,五臟六腑,皆取決於膽。膽主清淨,不受濁穢,故膽汁上溢,則為口苦,膽精不足,則為目昏,眼中一點神膏,乃膽中精汁,滲潤而成者也,能涵養瞳神,清瑩澄澈。凡人驚者,起於猝然,心主震動,遂傷及膽,其症為目睛不轉,為瞳神散大,為青膜遮掩。

治宜安神定志,使氣之散者得以復聚。張子和曰:驚者平之。平,常也。使病者聞之習熟,見之慣常,自然不驚。且肝膽相為表裡,其色為青,故人之受驚者,其面色必青也。臨症審辨,何難施治哉!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金匱真言論說:東方屬青色,它與肝臟相通,肝臟的疾病會表現為驚嚇,這是因為肝臟對應東方的風木,風的特性是震動,而風木又與膽相連。氣厥論說:脾臟的熱傳到肝臟,就會出現驚恐和流鼻血的症狀。陽明脈解篇說:足陽明經脈生病,會厭惡別人或火,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感到驚恐。足陽明是胃的經脈,胃屬土,聽到木頭的聲音感到驚恐,是因為土害怕木的緣故。又說:陽氣和陰氣相互搏鬥,水和火相互厭惡,所以就會感到驚恐。

舉痛論說:驚恐時,心沒有依靠,精神沒有歸宿,導致心神渙散。這是因為肝、膽、胃、心這四個臟腑都因為驚嚇而生病,導致氣機紊亂。另外,因運氣而引起的驚恐有三種:第一種是肝木功能不足,被金所剋制。《五常政大論》說,木不足稱為「委和」,「委和」的年分容易發生驚嚇。《至真要大論》說,陽明病恢復,嚴重時會影響到肝臟,導致驚恐、抽筋。第二種是火邪幫助心。《六元紀大論》說,少陽之氣所到的地方容易出現驚躁不安。

《至真要大論》說,少陽之氣過盛容易出現驚恐。第三種是寒邪傷害心。《氣交變大論》說,當年水氣過盛,寒氣流行,人們容易出現心煩、心悸,膽是居中的官職,五臟六腑的決策都取決於膽。膽主清淨,不受污穢,所以膽汁上溢,就會感到口苦,膽精不足,就會視力模糊。眼睛裡的一點精華,是膽中的精汁滲潤而成,能夠涵養瞳孔,使之清澈明亮。凡是人受到驚嚇,通常是突然發生,心臟受到震動,進而傷害到膽,症狀是眼珠轉動不靈活、瞳孔放大、眼睛被青色薄膜遮蓋。

治療上應該安神定志,使散亂的氣能重新聚集。張子和說:對驚恐要用「平」的方法來治療。「平」就是平常的意思,讓患者聽到、看到習以為常的事物,自然就不會驚恐了。而且肝膽互為表裡,它們的顏色是青色,所以人受到驚嚇後,臉色一定會發青。臨床上仔細辨證,治療又有什麼困難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