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銀海指南》~ 卷三 (3)
卷三 (3)
1. 湯丸備要
人參固本丸(千金),治肺勞虛極,脾虛煩熱,或小便短赤,大便閉結,此陰虛有火之聖藥也。
人參(二兩),天冬,麥冬,生地,熟地(各四兩)
蜜丸。
天王補心丹(道藏),治思慮過度,陰血不足,怔忡健忘,心口多汗,大便或秘或結,口舌生瘡等症。
生地(四兩),柏子仁,當歸(酒洗),酸棗仁(各五錢),天冬(一兩),麥冬(一兩),人參(五錢),元參(五錢),丹參(五錢),五味(一兩),桔梗(五錢),茯苓(五錢,一用茯神),遠志肉(五錢)
蜜丸彈子大,硃砂為衣,臨臥燈心湯下一丸,或噙含化。一方有石菖蒲四錢,無五味子。一方有甘草。
龜鹿二仙膏,治瘦弱少氣,夢遺泄精,目視不明,精竭之症。
鹿角(十斤),龜板(五斤),枸杞(一斤),人參(一斤)
先將鹿角龜板鋸截刮淨,水浸桑火熬成膏,再將人參枸杞熬膏和入,每晨酒服三錢。
扶桑丸(胡僧),除風濕,起羸尪,駐容顏,烏鬚髮,卻病延年。
嫩桑葉(去蒂洗淨,曝乾為末,一斤),黑芝麻(名巨勝子,淘淨,四兩)
用白蜜一斤,將芝麻擂碎,熬濃汁,蜜和煉至滴水成珠,入桑葉末為丸。一方桑葉為末,芝麻蒸搗等分,蜜丸,早鹽湯下,晚酒下。
益氣聰明湯(東垣),治內障目昏,耳鳴耳聾。
黃耆,人參(各五錢),葛根,蔓荊子(各三錢),白芍,黃柏(各二錢),升麻(錢半),炙甘草(一錢)
每四錢,臨臥服,五更再服。
玉屏風散(得效),治自汗不止,氣虛表弱,易感風寒。
黃耆(炙),防風(各一兩),白朮(炒,二兩)
為末,每服三錢。
苓朮菟絲丸,治脾腎虛損,不能收攝,以致夢遺精滑,困倦等症。
茯苓,白朮(各四兩),菟絲子(倍用),蓮肉(去心,四兩),杜仲(酒炒,三兩),山藥(二兩),五味子(酒蒸,一兩),炙草(五錢)
上用山藥末,以陳酒煮糊為丸,桐子大,空心白滾湯或酒下百餘丸。
桑螵蛸散(寇氏),治小便數而欠,能安神魂,補心氣,療健忘。
人參,茯苓(一用茯神),石菖蒲(鹽炒),遠志,桑螵蛸(鹽炒),龍骨(煅),龜板(酥炙,一用鱉甲),當歸
等分為末,臨臥服二錢,人參湯下。
四君子湯,治一切陽虛氣弱,脈來虛軟,脾衰肺損,飲食少思,體瘦而黃,皮聚毛落,言語輕微,四肢無力,及脾胃不和,泄痢虛飽。
人參,白朮(土炒),茯苓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
加薑棗煎服。
異功散,調理脾胃。
即前四君子加陳皮。
六君子湯,治脾胃氣虛,飲食不進,致成痰癖,不時咳唾,或胃氣虛寒,動成嘔惡。凡虛瘧及諸病後宜之。
即前四君子加陳皮半夏。
白話文:
湯丸備要
人參固本丸(出自《千金方》),主治肺部虛弱極度衰竭,脾虛煩熱,或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,這是治療陰虛火旺的良方。
藥材:人參(二兩),天冬、麥冬、生地、熟地(各四兩)。
製法:蜜丸。
天王補心丹(出自《道藏》),主治思慮過度,陰血不足,心悸健忘,心慌多汗,大便祕結或不通,口舌生瘡等症。
藥材:生地(四兩),柏子仁、當歸(酒洗)、酸棗仁(各五錢),天冬、麥冬(各一兩),人參、元參、丹參(各五錢),五味子(一兩),桔梗、茯苓(各五錢,可用茯神代替),遠志肉(五錢)。
製法:蜜丸,製成彈子大小,用硃砂包衣。睡前用燈心湯送服一丸,或含服至融化。另有方劑加入石菖蒲四錢,去除五味子;或另有方劑加入甘草。
龜鹿二仙膏,主治身體瘦弱氣虛,夢遺滑精,視力模糊,精氣衰竭等症。
藥材:鹿角(十斤),龜板(五斤),枸杞(一斤),人參(一斤)。
製法:先將鹿角、龜板鋸斷刮淨,水浸後用桑枝火慢熬成膏,再將人參、枸杞熬成膏混合,每日清晨用酒送服三錢。
扶桑丸(出自胡僧方),能祛風濕,強身健體,美容養顏,烏髮黑髮,延年益壽。
藥材:嫩桑葉(去蒂洗淨,曬乾研磨成粉,一斤),黑芝麻(又名巨勝子,淘洗乾淨,四兩)。
製法:用白蜜一斤,將芝麻搗碎,熬成濃汁,與蜜一起煉製至滴水成珠,加入桑葉粉末製成丸劑。另有方劑用桑葉粉末與蒸熟搗爛的黑芝麻等量混合,用蜜製成丸劑,早用鹽湯送服,晚用酒送服。
益氣聰明湯(出自《東垣方》),主治內障目昏,耳鳴耳聾。
藥材:黃耆、人參(各五錢),葛根、蔓荊子(各三錢),白芍、黃柏(各二錢),升麻(一錢半),炙甘草(一錢)。
用法:每次四錢,睡前服用,五更(約凌晨三點)再服一次。
玉屏風散(出自有效方),主治自汗不止,氣虛表弱,容易受風寒侵襲。
藥材:炙黃耆、防風(各一兩),炒白朮(二兩)。
製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
苓朮菟絲丸,主治脾腎虛損,不能收攝精氣,導致夢遺滑精,疲倦乏力等症。
藥材:茯苓、白朮(各四兩),菟絲子(用量加倍),蓮肉(去心,四兩),酒炒杜仲(三兩),山藥(二兩),酒蒸五味子(一兩),炙甘草(五錢)。
製法:用山藥粉末,以陳年老酒煮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,空腹用白開水或酒送服,每次一百多丸。
桑螵蛸散(出自寇氏方),主治小便頻數,能安神,補心氣,治療健忘。
藥材:人參、茯苓(可用茯神代替),鹽炒石菖蒲,遠志,鹽炒桑螵蛸,煅龍骨,酥炙龜板(可用鱉甲代替),當歸,等量混合研磨成粉。
用法:睡前服用二錢,用人參湯送服。
四君子湯,主治一切陽虛氣弱,脈象虛弱,脾虛肺損,飲食減少,思慮減少,身體消瘦面色發黃,皮膚乾燥毛髮脫落,說話聲音低微,四肢無力,以及脾胃不和,泄瀉虛飽等症。
藥材:人參、土炒白朮、茯苓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。
用法:加生薑、紅棗煎服。
異功散,調理脾胃。
製法: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添加陳皮。
六君子湯,主治脾胃氣虛,飲食減少,導致痰飲積聚,時常咳嗽咳痰,或胃氣虛寒,容易嘔吐。凡是虛寒瘧疾及各種疾病恢復期都適用。
製法: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添加陳皮、半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