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銀海指南》~ 卷二 (9)
卷二 (9)
1. 頭風兼目疾論
頭為諸陽之首,目為七竅之宗,一身之經脈,皆上接於首。而少陰厥陰少陽太陽之脈,皆出於目系。若風邪乘之,則為頭痛,故曰頭風。然有大小雷頭風,左右偏頭風,以及陽邪風陰邪風之殊。然究其原,不過六經頭痛而已,自有表症可察。蓋身必寒熱,脈必緊數,或涕淚鼻塞,或咳嗽項強,或背脊痠疼,按定何經用藥,各有所主。若太陽頭痛,羌活藁本主之,陽明頭痛,升麻葛根主之。
若陽明胃火上衝,直達頭維而痛者,宜白虎湯主之。少陽頭痛,柴胡川芎主之。太陰頭痛,防風白芷主之。少陰頭痛,獨活細辛主之。厥陰頭痛,蔓荊子吳茱萸主之。此六經報使之藥。若雷頭風者,乃滿頭作痛,麵皮疙瘩,宜清震湯主之。右偏頭痛者,宜補氣散風。左偏頭痛者,宜養血除風。
此治外風之大略也。若內風發動,有陰陽氣血之辨。陰虛者,乃水虧於下,而虛火乘之則痛。陽虛者,乃陽衰陰勝,遇寒則痛。氣虛者,微遇外邪,或勞頓則痛。血虛者,以肝藏血,脾統血,血虛則熱自生風,眩運耳鳴,此所謂肝風內動也。故氣虛者,人參黃耆為主。血虛者,當歸川芎為主。
陰虛火浮者,壯水為主。陽虛陰勝者,扶陽為主。若三陽之火上熾,夜間作痛者,宜補肝散主之。更有痰厥頭痛者,有風痰濕痰寒痰,腎虛水泛為痰諸症。風痰者,宜散風祛痰。濕痰者,宜燥濕消痰。寒痰者,宜溫胃補氣,氣不逆則痰自平矣。水泛為痰者,宜養陰補腎,使腎中水火和平,無有偏勝,則痰自愈也。
凡頭風之症,最易損目者。蓋風邪上受,必犯空竅,肝開竅於目,為風木之臟,木動則生風,以風招風,內外合邪,故頭風必害目也。或為旋螺泛起,或為蟹睛高凸,或為內外堆云,或為紅白垂簾,或為瞳神散大,或為內障青盲,此等症候,皆宜各隨其經,考之脈象,臨證應變,不可執法而治也。
白話文:
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,眼睛是人體七個孔竅的統領,全身的經脈都向上連接到頭部。其中,足少陰、足厥陰、足少陽和足太陽這四條經脈都與眼睛的脈絡相連。如果風邪侵入,就會引起頭痛,這就是所謂的頭風。頭風有大雷頭風、小雷頭風,以及左側偏頭痛、右側偏頭痛,還有陽邪風和陰邪風的區別。但追究其根源,不過是六經頭痛的範疇,可以從外在症狀來判斷。通常身體會有發冷發熱的症狀,脈搏會呈現緊數的狀態,或者會有鼻涕眼淚、鼻塞、咳嗽、脖子僵硬、背脊痠痛等情況。只要確定是哪條經脈的問題,就可以根據對應的藥物來治療。例如,太陽經頭痛,可以使用羌活和藁本來治療;陽明經頭痛,可以使用升麻和葛根來治療。
如果是陽明胃火上衝,直接衝到頭維穴而引起的頭痛,應該使用白虎湯來治療。少陽經頭痛,可以使用柴胡和川芎來治療。太陰經頭痛,可以使用防風和白芷來治療。少陰經頭痛,可以使用獨活和細辛來治療。厥陰經頭痛,可以使用蔓荊子和吳茱萸來治療。這些藥物是針對六經頭痛的常用藥。如果是雷頭風,也就是整個頭部疼痛,臉上起疙瘩,應該使用清震湯來治療。右側偏頭痛,應該補氣散風;左側偏頭痛,應該養血除風。
以上是治療外感風邪的大致方法。如果是內風發作,則需要辨別陰陽氣血的虛實。陰虛的人,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,導致虛火上炎而引起頭痛。陽虛的人,是因為陽氣衰弱而陰氣過盛,遇到寒冷就會頭痛。氣虛的人,稍微遇到外邪,或者過於勞累就會頭痛。血虛的人,因為肝臟儲藏血液,脾臟統攝血液,當血液不足時,就會產生熱而生風,出現頭暈耳鳴,這就是所謂的肝風內動。因此,氣虛的人應該使用人參和黃耆來補氣;血虛的人應該使用當歸和川芎來補血。
陰虛火旺的人,應該以滋養腎水為主要治療方法;陽虛陰盛的人,應該以扶助陽氣為主要治療方法。如果是三陽經的火氣過於旺盛,導致夜間頭痛,應該使用補肝散來治療。此外,還有痰厥頭痛,這種頭痛又分為風痰、濕痰、寒痰以及腎虛水泛為痰等各種情況。風痰應該用散風祛痰的方法來治療;濕痰應該用燥濕化痰的方法來治療;寒痰應該用溫胃補氣的方法來治療,當氣機調順後,痰自然就會平息。腎虛水泛為痰的情況,應該滋養陰液、補益腎氣,使腎中的水火達到平衡,沒有偏盛的情況,痰自然就會消失。
凡是頭風的症狀,最容易損害眼睛。因為風邪向上侵襲,必定會侵犯空竅,而肝臟在眼睛開竅,肝臟又是屬木的臟腑,木動則生風,以風招風,內外之邪相互勾結,所以頭風必定會損害眼睛。眼睛可能會出現像旋螺一樣的突起,或者像螃蟹眼睛一樣的凸起,或者眼內外有雲翳,或者眼皮紅腫下垂,或者瞳孔散大,或者出現內障青盲等症狀。這些症狀,都應該根據所屬的經脈,仔細診察脈象,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應變,不能死守固定的方法來治療。
2. 虛勞兼目疾論
虛勞之受病,惟房勞傷、思郁傷、醫藥傷三者而已。其見症也,骨蒸咳嗽吐血泄瀉,男子失精,女子不月,五者皆本病之常。房勞傷者,斷喪太過,而精氣受傷也。其症從下而上,由腎肝而至於脾,或先失血,或見遺精,次見咳嗽骨蒸等症。真陽虧者,乏氣少食,後見泄瀉而危。
真陰虧者,火旺血瘀,必發癰腫而斃。思郁傷者,情志不遂,而神氣受傷也。此病起於腎,關於心而迫肺,傷肝及脾,再交水火,謂之七傳。初起骨蒸乾咳,繼則亡血失精,女子不月,至死而面色不衰,以陰火蒸騰津液於上,所以肢體日削,而神采愈鮮也。最為難治。醫藥傷者,表邪未清,留於肺絡,誤服寒涼清降,邪必從皮毛陷入。
亦有因寒涼傷胃,胃輸寒氣於肺,皆能令人咳嗽不休。或風熱誤投辛散,而傷少陰之經,必先吐膿血,而後泄瀉,或汗下失於調養,而傷其營衛,必先微寒數熱,而後咳嗽。若兼目疾房勞傷者,治以六味八味為主。思郁傷者,治以逍遙歸脾為主。醫藥傷者,治以調補元氣為主。
然在初起之時,尚可圖救,延至末傳,終難取效,慎之慎之。
白話文:
虛勞這種疾病的成因,只有因為縱慾過度、思慮過重、或是醫藥誤治這三種。常見的症狀有骨蒸發熱、咳嗽、咳血、腹瀉、男子遺精、女子月經不調,這五種都是這種病常見的表現。
縱慾過度造成的虛勞,是因為性行為太過頻繁,導致精氣受損。這種病症狀是從下往上發展,從腎臟、肝臟開始,再影響到脾臟。可能先出現失血,或是遺精,接著出現咳嗽、骨蒸等症狀。如果是真陽虧損,會精神不振、食慾不佳,之後出現腹瀉就很危險。
如果是真陰虧損,會火氣旺盛、血瘀,最終會長癰瘡腫毒而死亡。思慮過重造成的虛勞,是因為情緒不順遂,導致精神氣血受損。這種病從腎開始,影響到心臟,接著壓迫到肺,傷害到肝和脾,再造成陰陽失調,這種情況叫做「七傳」。初期會有骨蒸發熱、乾咳,接著會出現失血、遺精、女子月經不調,一直到死,臉色都不會憔悴,因為陰火把津液往上蒸發,所以身體越來越消瘦,但精神反而看起來很好,這種情況最難治療。醫藥誤治造成的虛勞,是因為表邪還沒清除,停留在肺絡,卻誤用寒涼的藥物清熱降火,邪氣一定會從皮膚毛孔侵入。
也有因為寒涼藥物傷害到胃,胃把寒氣傳輸到肺,也都會讓人咳嗽不止。或是因為風熱病,誤用辛散的藥物,傷害到少陰經,一定會先吐膿血,然後腹瀉。或是發汗、瀉下沒有好好調理,傷害到營衛之氣,一定會先微覺怕冷、發熱,然後才開始咳嗽。如果虛勞同時有眼疾,是因為縱慾過度造成的,要用六味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來治療。如果是思慮過重造成的,要用逍遙散或歸脾湯來治療。如果是醫藥誤治造成的,要用調補元氣的藥物來治療。
其實在疾病初期,還是可以想辦法救治,但是如果拖到病情嚴重,就很难取得療效了,要小心謹慎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