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錫

《銀海指南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肺經主病

肺為華蓋,百脈之宗。白睛紅絲滿布,乃肺熱也。白珠胬肉紫脹,甚則眼眶青黯,乃血為邪乘,凝而不行也。玉粒侵睛,肺氣凝滯所致。白睛起膜,狀如魚泡,寒鬱太陰也。白翳侵睛,屬金來剋木,目珠壅腫紅痛,辨是何邪,分別施治。目珠突出,鼻塞咳嗽,乃風寒乘肺,肺氣逆也。

珠大脫眶,肺腎氣衝,乃金水兩虧症也。能仰視不能俯視,氣有餘而血不足也。能俯視不能仰視,陰有餘而陽不足也。雞盲者,陰氣未升則昏,至人定後,仍能見物。雀盲者,通夜不見,乃肝血少,肺陰虧也。鶻眼凝睛者,陰陽不和,火剋金也。總之其位至高,統一身之氣,其見症多在於氣輪。

隨症審察,用藥自能奏效。

白話文:

肺像華麗的傘蓋,是身體所有經脈的總樞紐。眼白佈滿紅絲,表示肺有熱。眼白上的贅生物呈紫紅色腫脹,嚴重時眼眶會呈現青黑色,這是因為血受到邪氣侵擾,凝結不流通所致。眼白出現像米粒般的東西侵入黑眼珠,是肺氣凝滯造成的。眼白長出像魚泡的薄膜,是寒氣鬱積在太陰經脈的表現。眼白出現白翳侵入黑眼珠,屬於金剋木的現象,如果眼珠腫脹紅痛,就要辨別是哪種邪氣造成的,再分別給予治療。眼珠突出,同時有鼻塞咳嗽,是風寒侵犯肺部,導致肺氣上逆。

眼珠脫出眼眶,是肺腎之氣上衝,屬於金水兩虛的症狀。只能向上看而不能向下看,是氣有餘而血不足的現象。只能向下看而不能向上看,是陰氣有餘而陽氣不足的現象。夜盲症患者,是因為陰氣沒有上升所以昏暗,但到了晚上固定時間後,反而能看見東西。雀盲症患者,整晚都看不見東西,這是因為肝血不足,肺陰虧虛。眼睛瞳孔僵硬不動,是陰陽不調和,火氣剋制金氣的表現。總之,肺的位置很高,統管全身的氣,所以相關的病症大多出現在氣輪(眼白)。

要根據不同的症狀仔細觀察,用藥自然就能見效。

2. 肝經主病

肝屬風木,木能生火,惟血涵養,否則火盛血傷,目病生焉。其臟主疏泄,凡人憤悶不平,或受六淫之邪,則氣不宣流,遂生星翳障霧,如點如鑿,或圓或方,形色不一,莫可枚舉。凡自上而下屬太陽經,名垂簾。紅色而痛屬肝熱,腫痛屬風邪,不痛為血虛內熱,白色而腫痛,屬氣虛挾風,痛而不腫,為寒邪,不腫不痛,乃氣虛下陷也。自下而上,屬足陽明胃經,名堆云,又名黃膜上衝。

在黑珠內者,名內堆云,屬肝腎不足,木挾相火上升。在黑珠外者,名外堆云。腫痛涕淚,為風克肝胃。障色帶黃,為濕熱。腫痛畏寒,淚如膿水,屬寒邪。胬肉壅結,障色微紅,屬胃火。此皆氣血失充,虛中挾邪症也。紅白相間,名瑪瑙障,屬熱鬱肝經,氣血相混也。純白而厚,名水晶障,屬寒乘肝陰也。

白星團聚,名聚星障,屬肝腎鬱結,精血受傷也。一線垂下,名線障。橫住瞳神,名橫關。初起紅痛,屬風寒。邪郁肝陰,不能發越,不紅痛,屬肝腎陰虛,相火上炎也。一線盤旋於風輪之上,名旋螺障。一為陰寒上乘,一為邪鬱於肝陰也。黑珠內、瞳神外,初起如霧,漸漸厚大,名內障。

左關脈細澀,屬肝鬱不舒。左尺脈洪數,屬腎氣不納也。色白而長,形如半月,名半月障,屬肝經鬱怒所致。色白而厚,名白障,稍薄名白翳,最薄名白霧,白點名星。紅腫癢痛屬風,紅腫不癢痛屬郁邪。舌白涕淚屬寒,眼眵乾硬,羞明惡熱,屬火。乾澀昏朦屬燥。此皆實症。

若不腫而紅痛,屬血虛肝熱生風。不紅腫而痛,屬憂思鬱怒,肝氣不舒。不紅不痛,屬陰虛火熾。皆虛症也。目珠疼痛,肝陽上浮也。白障滿布,赤脈貫睛,屬肝經鬱熱。若無白障,但見赤脈貫睛者,心火刑肺肝也。黑珠上一顆突出,名蟹珠,發於瞳神巔頂,屬肝腎兩經。發於瞳神下面,屬陽明。

發於大眥旁者,屬太陽。發於小眥旁者,屬少陽。凡胬肉壅腫涕淚,脈弦細為風,舌白脈遲為寒,舌紅脈數為火,脈細弱或數而無力屬陰虛。此症由邪襲肝陰,氣血不能流行,或精血不足,過服寒涼升散而發。黑珠低陷,名陷障。障凝如冰,名冰障。屬邪乘肝陰,氣血受傷。

紅腫脈浮弦為風。不紅腫脈遲細為寒,乃實中挾虛症也。腫痛胬肉,黑珠泛白,名內泛,乃精血大虧,風寒邪郁也。此皆舉其大略,須脈象舌色兼參,庶幾無誤。

白話文:

肝臟在中醫五行中屬木,木能生火,但必須依賴血液的滋養。如果血液不足,就會導致火氣過旺,損害血液,進而產生眼睛的疾病。肝臟的主要功能是疏通和宣洩,如果一個人感到憤悶不平,或者受到外界邪氣的侵襲,就會導致氣機運行不暢,進而產生各種眼疾,像是星星點點、鑿子鑿過一般、圓形或方形等,形狀和顏色各異,難以一一列舉。

從上而下發展的眼疾,屬於太陽經的病症,稱為「垂簾」。眼睛紅腫疼痛,多屬於肝熱;紅腫但不痛,可能是血虛導致的內熱;腫痛,則多為風邪侵襲;白色腫痛,多為氣虛夾雜風邪;疼痛但不腫脹,多為寒邪;不腫不痛,則多為氣虛下陷。

從下而上發展的眼疾,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病症,稱為「堆云」,又名「黃膜上衝」。

在黑眼珠內部的稱為「內堆云」,多屬於肝腎不足,肝木夾帶相火向上升騰;在黑眼珠外部的稱為「外堆云」。如果眼睛腫痛、流鼻涕流眼淚,多為風邪侵襲肝胃;如果眼疾有黃色,多為濕熱;如果腫痛、畏寒、流膿水般的眼淚,多為寒邪;如果眼睛有贅肉增生,眼疾呈微紅色,多為胃火上炎。這些都是氣血虧虛,夾雜邪氣的症狀。

如果眼疾呈紅白相間,稱為「瑪瑙障」,多為熱邪鬱積在肝經,導致氣血混亂。如果眼疾純白且厚實,稱為「水晶障」,多為寒邪侵襲肝陰。

如果白色斑點聚集,稱為「聚星障」,多為肝腎鬱結,導致精血受損。如果眼疾呈現一條線狀下垂,稱為「線障」;如果線狀橫在瞳孔上,稱為「橫關」。初起時紅腫疼痛,多為風寒;如果不紅不痛,可能是肝腎陰虛,導致相火上炎。如果一條線狀盤旋在眼珠外圍,稱為「旋螺障」,可能是陰寒上乘,也可能是邪氣鬱積在肝陰。在黑眼珠內側,瞳孔外側,初起時像霧一般,漸漸變厚變大的,稱為「內障」。

如果左手關脈細澀,多為肝氣鬱結不舒;如果左手尺脈洪大且跳動頻率快,多為腎氣不能納藏。如果眼疾呈白色,形狀像半月,稱為「半月障」,多為肝經鬱怒所致。如果眼疾呈白色且厚實,稱為「白障」,稍薄的稱為「白翳」,最薄的稱為「白霧」,白色小點稱為「星」。紅腫發癢疼痛,多為風邪;紅腫但不癢不痛,多為邪氣鬱積;舌苔白,流鼻涕眼淚,多為寒邪;眼屎乾燥,怕光怕熱,多為火熱;眼睛乾澀昏花,多為燥邪。這些都屬於實證。

如果不腫但紅腫疼痛,多為血虛肝熱生風;不紅腫但疼痛,多為憂思鬱怒,導致肝氣不舒;不紅不痛,多為陰虛導致火氣旺盛。這些都屬於虛證。眼珠疼痛,多為肝陽上亢。如果白翳遍布,並有紅色的血絲貫穿眼珠,多為肝經鬱熱。如果沒有白翳,但有紅色血絲貫穿眼珠,多為心火過旺,損害了肺和肝。如果黑眼珠上突出一顆,像螃蟹的眼睛,稱為「蟹珠」。如果長在瞳孔的上方,多為肝腎兩經的問題;如果長在瞳孔的下方,多為陽明經的問題;如果長在眼角內側,多為太陽經的問題;如果長在眼角外側,多為少陽經的問題。凡是眼睛贅肉增生,腫痛流涕流淚,如果脈象弦細,多為風邪;如果舌苔白,脈象遲緩,多為寒邪;如果舌苔紅,脈象跳動頻率快,多為火熱;如果脈象細弱,或跳動頻率快但無力,多為陰虛。這些眼疾多是邪氣侵襲肝陰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或是精血不足,或因過度服用寒涼或發散的藥物所導致。如果黑眼珠凹陷,稱為「陷障」;如果眼翳凝結像冰一樣,稱為「冰障」,多為邪氣侵襲肝陰,導致氣血受損。

眼睛紅腫,脈象浮弦,多為風邪;不紅腫,脈象遲細,多為寒邪,屬於實證中夾雜虛證。如果眼睛腫痛、有贅肉增生,黑眼珠呈現泛白色,稱為「內泛」,多為精血嚴重虧損,並有風寒邪氣鬱積。以上只是大致的分類,必須結合脈象、舌苔顏色綜合判斷,才能準確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