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錫

《銀海指南》~ 卷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)

1. 兼症總論

醫雖有專科,而病則無專病也。有專科則其術精,無專病則其症雜,吾故論目病而及於兼症焉。夫病之重者,莫如傷寒。仲景論太陽篇中,頭熱目赤。陽明篇中,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。少陽篇中,少陽中風,兩耳無所聞,目赤,是傷寒兼目疾也。若夫中風頭風,虛勞臌脹,噎隔咳嗽,黃疸遺濁,疝瘕痎瘧瀉痢,以及外科瘡瘍,女科胎產經帶,兒科痘疹疳積,皆有兼目疾者,不得不一一著明。仿《傷寒析義》之例,以垂諸簡編,庶有成法可遵,而不至於顧此失彼也。

白話文:

雖然醫學有專門科別,但疾病卻沒有專門的疾病。有專門的科別才能精通其術,沒有專門的疾病就會症狀複雜。因此,我在論述眼科病的同時,也涉及兼併的其他症狀。所有疾病中,沒有什麼比傷寒更嚴重的了。仲景在《傷寒論》的《太陽篇》中記載,頭熱目赤;在《陽明篇》中記載,目中模糊,眼睛失和;在《少陽篇》中記載,少陽中風,兩耳失聰,目赤,這是傷寒併發眼疾的症狀。此外,中風、頭風、虛勞、腹脹、噎膈、咳嗽、黃疸、遺濁、疝氣、瘕、痎瘧、瀉痢,以及外科的瘡瘍,婦科的胎產經帶,兒科的痘疹疳積等,都可能併發眼疾,因此不得不一一列出。我仿照《傷寒析義》的格式,將其記載在簡編中,希望為後人提供可遵循的規範,避免顧此失彼的現象。

至於頭風之害目,疳積之害目,患者極多,為本科之本病,故論之尤詳切焉。夫醫有十三科,傷寒為第一,余科次之,眼科又次之。今以眼科而括諸科之全者,因慮業是科者,守一家之說,而不能廣搜醫籍,倘遇兼症,則曰此某科也,望望然去之,寧不貽識者之笑乎?然欲概為療治,使患目之人,併入於光明之域,必須博考諸家,臨症乃能措手也。

白話文:

至於因頭痛而危害眼睛,因積食而危害眼睛,患有這類疾病的人極多,是眼科的基本病症,因此討論得特別詳盡。醫學有十三個科別,傷寒科是第一重要的,其他科別依次而下,眼科則在次一級。現在用眼科來概括所有科別,是因為考慮到只專精眼科的人,只守著一家的說法,不能廣泛查閱醫書。如果遇到合併症,他就說這是某個科別的疾病,只能無奈地放棄治療。這樣做豈非讓有識之士見了會發笑嗎?但是想要概括性地進行治療,讓患有眼疾的人重新獲得光明,就必須廣泛研讀各家的醫書,在臨牀上才能胸有成竹地施治。

古人立法,互有不同,有偏於寒者,有偏於熱者,有偏於攻者,有偏於補者,熟究深思,化其偏而得其全,則法皆盡善矣。故專者,專心之謂也,又專力之謂也,專其心,專其力,斯得專其藝矣。且能專者,未有不能兼者也。因專而後能兼,因兼而後愈專,成德之士,豈一端一節所能盡其長哉。

白話文:

古人制定醫學法則,各有不同,有偏重於寒症者,有偏重於熱症者,有偏重於攻伐病邪者,也有偏重於滋補身體者。如果深入探究,深思熟慮,就能吸取各家偏方的精髓,融會貫通,達到全面的認識,這樣醫療法則才能盡善盡美。所謂專門,一方面指專注其心意,另一方面指專注其力量。既專心又有力量,才能在技藝上有所專精。而真正能專精的人,沒有不能博覽羣書的。通過專精才能博覽羣書,通過博覽羣書才能進一步專精。德行高尚的人,豈能只專注於一端一節,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?

2. 傷寒兼目疾論

傷寒有傳經直中。傳經者,由太陽傳陽明,由陽明傳少陽,由少陽傳太陰,由太陰傳少陰,由少陰傳厥陰,此循經傳也。有太陽不傳陽明而經傳少陽者,有陽明不傳少陽而徑入本府者,有少陽不傳太陰,而徑歸胃府者,謂之越經傳。有傳一二經而止者,有始終只在一經者,在表為寒,在裡則為熱矣。

白話文:

傷寒傳經的方式有兩種:

循經傳:

從太陽經傳到陽明經,從陽明經傳到少陽經,以此類推,循序漸進地傳經。

越經傳:

跳過中間經絡,直接傳到其他經絡。例如:

  • 太陽經不傳陽明經,而直接傳到少陽經。
  • 陽明經不傳少陽經,而直接進入陽明府臟(胃)。
  • 少陽經不傳太陰經,而直接傳到胃府。

根據傳經的情況不同,症狀也會有所差異:

  • 如果只傳到一兩條經絡,症狀較輕。
  • 如果始終只在同一條經絡,表證時表現為寒證,裡證時表現為熱證。

直中者,不由三陽傳入,而徑中三陰,有寒無熱者也。若兼目疾,惟三陽有之,太陽宜汗,陽明宜清,少陽宜和,無異法也。羌活主太陽,葛根主陽明,柴胡主少陽,為報使之藥,人所共知,而溫經散寒之法,間亦參用。至於分症立法,無關於本科者,不必贅述也。

白話文:

直接受寒而病的,不是通過三陽經傳入的,而是直接進入三陰經,症狀有寒無熱。如果同時有眼疾,那就一定是三陽經受寒引起的。太陽經受寒,宜發汗;陽明經受寒,宜清熱;少陽經受寒,宜調和,這沒有什麼不同。羌活主要治療太陽經受寒,葛根主要治療陽明經受寒,柴胡主要治療少陽經受寒,它們是作為傳導藥物而被大家所熟知的。溫經散寒的方法,有時也會參用。至於根據具體症狀制定治療方法,這與本主題無關,就不多說了。

3. 瘟疫兼目疾論

溫疫之邪,伏於膜原,蒸變不測,吳又可製為達原飲以治之。立論超出千古,舉世皆宗之。然其症發熱頭疼,便閉神昏,與外感風寒相似,不可不細辨也。夫風寒從外入內,病無臭氣觸人,間有作臭氣者,必待傳陽明胃府始見。若瘟疫從中達外,病即有臭氣觸人,輕則透於床帳,重則盈於房帷,此氣之易辨也。

白話文:

在溫疫的流行期間,病邪潛伏在人體的腠理之間,突然爆發,病情的變化難以預測。吳又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家,他創製了「達原飲」來治療溫疫。他的理論超前千古,後世醫家都推崇備至。

溫疫的症狀表現為發熱、頭痛、便祕、神志昏迷,與外感風寒的症狀相似,但需要注意仔細辨別。風寒是由外而內侵犯人體,病氣沒有臭味。即使出現臭味的,也必須等到病邪傳到胃腸才會出現。

而溫疫病邪是由內而外發作,病氣就有明顯的臭味。輕微的臭味會散發在牀帳之間,嚴重的臭味會瀰漫整個房間。臭味是辨別溫疫與風寒的一個重要特徵。

風寒主收斂,面色多繃急而光潔。瘟疫主蒸散,散則緩,面色多鬆緩而垢晦,此色之易辨也。風寒初起,舌多無胎,即有白胎,亦薄而滑。瘟疫一見頭痛發熱,舌上即有白胎,且厚而不滑,或粗如積粉,或色兼微黃,此舌之易辨也。瘟疫之脈,傳變後與風寒頗同,初起時與風寒迥別,風寒在表,一二日,脈多浮,或兼緊兼緩兼洪而皆浮。迨傳入里,始不見浮脈。

白話文:

風寒證

主收斂,因此面部常顯得緊繃有光澤。

瘟疫

主蒸散,因此面部常顯得鬆弛而晦暗。這是面色上的明顯區別。

舌象

風寒初期,舌頭上大多沒有舌苔,如果有白苔,也是薄而滑。瘟疫一見頭痛發熱,舌頭上便會有白苔,且厚而不滑,或粗如積粉,或顏色稍黃。這是舌象上的明顯區別。

脈象

瘟疫的脈象,傳變後與風寒證的脈象很相似,但初起時與風寒證大相逕庭。風寒證在表證階段,一、二天內脈多浮,或兼緊、兼緩、兼洪而皆浮。等到傳入裏證階段,纔不出現浮脈。

瘟疫從中道而變,一二日,脈多沉,迨自里出表,脈始不沉,乃不浮不沉而數,或兼弦兼大而皆不浮。此脈之易辨也。且其見症,必初起忽覺凜凜,以後但熱而不惡寒,以其從內蒸發,非必有感觸之因也。設有脅痛耳聾,則邪溢少陽,腰背項痛,則邪溢太陽,眉稜骨痛,眼眶痛,鼻乾不眠,則邪溢陽明,當以柴胡羌活葛根等,分經加用。若舌根先黃,漸至中央,邪漸入胃,此三消飲症。

白話文:

瘟疫從病中突然發生變化,一兩天內,脈象多沉,後來從裡向外發出,脈象纔不沉,轉為不浮不沉而數的脈象,或兼帶弦脈和大脈,但都不浮。這是脈象容易辨別的緣故。而且它的發病症狀,必定是初起時突然感到一陣寒冷,之後只覺得熱而不怕冷,這是因為從內部蒸發出來,不一定有外感的原因。如果出現肋部疼痛、耳聾,表示邪氣溢滿於少陽經;腰背、頸項疼痛,表示邪氣溢滿於太陽經;眉稜骨疼痛、眼眶疼痛、鼻乾、失眠,表示邪氣溢滿於陽明經。應根據不同的經絡,分別加用柴胡、羌活、葛根等藥物。如果舌根先發黃,逐漸蔓延到舌中央,表明邪氣逐漸進入胃部,這是三消飲症。

若脈長洪而數,大汗多渴,此邪適離膜原,欲表未表,此白虎湯症。若舌上純黃色,或變黑色,或生芒刺,或鼻如煙煤,或大便不行,或大便雖無結糞,而脈象沉實,此皆承氣湯症。倘耽延失下,以致循衣摸床,撮空理線,攻不可,補不可,惟有用陶氏黃龍湯,間有得生者。至於養營清燥,總宜在驅邪之後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搏又長、又強、又快,大量出汗口渴,說明病邪剛離開體表,還沒完全發出來,是使用白虎湯的證狀。

如果舌頭上全是黃色,或變成黑色,或長出尖刺,或鼻子像被煙煤燻黑,或大便不通,或大便雖然沒有宿便,但脈象沉重有力,這些都是使用承氣湯的證狀。

如果耽誤治療,不及時攻下,就會導致四肢亂動、精神恍惚、手足抽筋,這時攻補都無效,只能使用陶氏的黃龍湯,偶然有人能救活。

至於滋養陰血、清熱利燥,都應該在驅邪之後進行。

若邪火上攻於目,赤腫疼痛,畏熱羞明,宜專逐疫邪,則目自愈。亦有晝夜壯熱,目中如火燃,如針刺,怕見日光燈光,必須四面遮圍,始稍寧靜,亦宜注意逐邪,使胃中無熱邪留郁,自然清光大來。又有疫邪傳裡,遺熱下焦,小便不利,邪無輸泄,經氣鬱滯,目黃如金者,即以茵陳湯治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邪火上攻眼睛,導致發紅、腫脹、疼痛、怕熱、怕光,應該專心驅除邪氣,眼睛就會自行康復。

也有一些人白天和晚上都會出現高燒,眼睛好像被火灼傷或針刺一樣,害怕陽光和燈光,必須用東西遮擋四周,才能稍微感到好一些。這種情況也應該注意驅除邪氣,讓胃中沒有熱邪鬱積,自然會清目光明。

還有邪氣傳到體內,留下餘熱在小腹,小便不通暢,邪氣無法排出,經氣鬱滯,導致眼睛發黃如金子,可以使用茵陳湯治療。

或邪火久焰,腎水枯涸,瞳神昏渺,眵淚失光,逐邪之中,兼用滋陰,不得徒以甘菊蒺藜療之。總之瘟疫乃時氣傳染,治宜清火散邪,東垣普濟消毒飲,本為瘟疫而設,以治瘟疫之目疾,其奏效不更速乎?

白話文:

如果病邪化火已久,耗傷腎陰,導致視力模糊,流淚不止,在驅除病邪的同時,也應滋養陰液。不能只用菊花和蒺藜這些苦寒甘涼的藥物來治療。總之,瘟疫是由時令之氣傳染而引起的,治療時宜清熱散邪。東垣先生的普濟消毒飲就是專門用於治療瘟疫的。用來治療瘟疫引起的目疾,它的效果不是更快嗎?

4. 中風兼目疾論

中風分中臟中腑中血脈。中府者,中在表也,即傷寒論太陽中風,桂枝湯之類是也。外見六經形症,無異傷寒,治法亦同。中臟者,中在裡也。中心不語,中脾唇緩,中肺鼻塞,中肝目瞀,中腎耳聾,而有閉與脫之分。閉者兩手握固,牙關緊急,藥宜疏通開竅,熱閉牛黃丸,冷閉橘半薑汁湯

白話文:

中風可分為中臟、中腑、中血脈。中府是指中在表層,就像《傷寒論》中太陽中風,可用桂枝湯治療的類型。從外在六經症狀來看,與傷寒沒有區別,治療方法也相同。中臟是指中在裡層。中樞中風會導致失語,中脾中風會導致口脣失力,中肺中風會導致鼻塞,中肝中風會導致眼睛昏花,中腎中風會導致耳朵失聰。中臟中風又分為閉證和脫證。閉證的症狀是雙手握固,牙關緊閉。治療時應疏通氣血,開通竅道。熱閉證可用牛黃丸治療,冷閉證可用橘皮、半夏、生薑汁煮的湯藥治療。

脫者,口張心絕,眼合肝絕,手撒脾絕,聲如鼾肺絕,遺尿腎絕。更有髮直搖頭,面赤如妝,汗出如珠,此際須用理中湯加參兩餘,以溫補元氣。或寒痰阻塞,用三生飲加參灌之,庶救十中之一。中血脈者,中在半表半裡也。如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之屬是也。藥宜和解,以大秦艽湯竹瀝薑汁鉤藤主之。

白話文:

脫證

  • 口張開,心臟停止跳動。
  • 眼睛閉合,肝臟失去功能。
  • 手指鬆開,脾臟失去功能。
  • 呼吸聲像鼾聲,肺臟停止運作。
  • 尿失禁,腎臟失去功能。
  • 此外,頭髮豎直,頭搖晃,臉色紅潤如妝,汗珠如雨,此時應使用理中湯加兩枚人蔘,溫補元氣。
  • 或因寒痰阻塞,使用三生飲加人蔘灌服,約有一成的機會可救活。

中血脈證

  • 中血脈在半表半裡之間。
  • 如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等症狀。
  • 用藥應以和解為主,使用大秦艽湯加竹瀝、薑汁、鉤藤等藥材治療。

氣虛者,偏於右,佐以四君。血虛者,偏於左,佐以四物。氣血俱虛者,左右俱病,佐以八珍。若兼目疾,治法亦不外此。惟宜養血除風,所謂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也。他如中肝之目瞀,脾絕之眼合,皆垂絕之候,並非目病,不可救也。

白話文:

氣虛的人,偏向於右側,可以用四君子湯來治療。血虛的人,偏向於左側,可以用四物湯來治療。氣血兩虛的人,左右兩側都有問題,可以用八珍湯來治療。如果同時有眼睛疾病,治療方法也不外乎以上這些。只宜滋養氣血、祛除風邪,因為治療風邪首先要治療氣血,氣血通暢了,風邪自然就會消退。其他的情況,如肝經受損而導致的眼睛無神,脾氣衰竭而導致的眼睛閉合,這些都是瀕臨死亡的徵兆,不屬於眼病,無法救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