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錫

《銀海指南》~ 卷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3)

1. 氣病論

經云:氣脫者目不明。氣者清陽之氣也,清陽不升,則濁陰不降,而目安能燭照無遺乎。人在天地間,莫非氣化之流行,臟腑經絡,氣得其正,何用不臧。氣失其正,何往弗害?故曰:百病生於氣也。又近見應震王氏曰:行醫不識氣,治病從何拒,堪笑道中人,未到知音處。

白話文:

經典中說:氣脫落就導致眼睛看不清。氣是清陽之氣,如果清陽之氣不升起,那麼濁陰之氣就會不下降,眼睛又怎麼能像往常一樣清晰地看到呢?人在天地之間,一切都離不開氣的運行和轉化。臟腑經絡,如果得到正氣,有什麼做不好的呢?如果氣失去平衡,有什麼不損害的呢?所以說: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氣產生的。最近還看到應震王氏說:行醫如果不認識氣,治療疾病從何談起?堪稱在行醫中人中可笑,還沒達到知音的地步。

旨哉斯言,是實治身治病第一大綱。蓋氣之為用,無所不至,一有不調,無所不病。為虛為實,為寒為熱,變態莫可名狀。氣有不調之處,即病根所在之處也。明者撮而調之,猶如解結,一舉手而即脫然矣。故本乎天者,天之氣也;本乎地者,地之氣也。人身之氣亦應之。陽氣有餘,為目赤壅腫。

白話文:

這句話意義深遠,是養生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準則。氣的應用無所不在,一旦不調和,就容易生病。氣的表現千變萬化,虛實寒熱,難以用言語形容。氣有不調和的地方,就是疾病的根源。明理的人抓住關鍵調理,就像解開繩結,輕而易舉就能解開。所以,來自天上的,是天之氣;來自地上的,是地之氣。人體之氣也與之相應。陽氣過剩,就會出現眼睛發紅腫脹。

陰氣有餘,為隱澀羞明,中氣不足為眼皮寬縱,凝而不行為脾生癭核,實者破之,虛者補之,滯者行之,郁者達之,寒者溫之,熱者涼之,不和者調之疏之。凡五行五志,五臟六腑,皆賴氣以為之用。常則安,變則病,是以聖人謂諸病皆因於氣,而況目病乎?故醫者當參觀互證,酌宜而治之,庶於斯道無愧矣。

白話文:

陰氣過剩,就會導致羞於見光;中氣不足,會導致眼皮鬆弛垂墜;氣血凝滯不通,會導致脾臟長出腫塊。實證患者,應瀉去邪氣;虛證患者,應補益氣血;氣血停滯患者,應理氣活血;氣血鬱結患者,應疏肝理氣;寒證患者,應溫熱治療;熱證患者,應清熱涼血;不調和患者,應調和氣血。人體的五行、五志、五臟六腑,都依賴氣的運作才能正常運作。氣調和則身體安康,氣變化異常則生疾病。所以古代聖賢說,所有疾病都是因氣的異常所致,眼病自然也不例外。因此,醫生在治療時,應全面考慮,綜合診斷,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,方能不負於這門醫術。

2. 血病論

經曰:目得血而能視,血者氣之所化也。故血盛則形強,人生所賴,惟斯而已。潤經絡,澤臟腑,養筋骨,充滿一身,而目受其蔭,固宜流通,而不宜瘀滯者也。然人之初生,必從精始,精之與血似乎非類,而丹家曰:涕唾汗津精液血,七般靈物盡為陰。則凡屬水類,皆天一地六所化,而血即精之類也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:眼睛得到血液才能看東西,血液是氣轉化而來的。因此,氣血旺盛,身體就強壯,這是人賴以為生的根本。氣血滋潤經絡,滋養內臟器官,營養筋骨,充滿全身,眼睛受到氣血的滋養,所以氣血必須暢通,不能瘀滯。然而,人剛出生時,必定由精開始,精和血看起來不同,但丹家說:鼻涕、唾液、汗液、津液、精液、血液,這七種靈物都是陰性的。那麼,所有屬於水的東西,都是由天一地六所化生出來的,而血液就是精的一種。

但精藏於腎,所蘊不多,苟房勞太過,精虧則血亦虧,而七竅不靈矣。夫血本陰類,其動者皆由於火,或外邪不解,而火鬱於經,或縱飲不節,而火動於胃,遂使血熱妄行,致成目赤眥瘍。治法以涼血清火為主,或壅瘀於經絡,則睛珠脹悶,或鬱結於睥眥,則胬肉堆突,或乘風熱,則發椒瘡粟瘡之類。總以行血散血為治。

白話文:

但是腎臟儲藏的精華不多,如果房事過度,精華會虧損,血液也會跟著減少,導致七竅不通。血液屬陰,它的流動都與火有關,如果外邪沒有解除,而火氣鬱積於經脈,或者過度飲酒,而胃火旺盛,就會導致血液過熱而妄行,引起眼睛發紅和眼膜發炎。治療方法以清涼血液和瀉火為主。如果血液鬱積在經絡,就會導致眼珠脹痛。如果鬱結在眼角,就會形成肉瘤。如果伴隨風熱,則會發出粟瘡或椒瘡等皮疹。總的治療方法是活血化瘀。

若痛傷痕陷,白障滿泛等症,皆屬血虛邪乘所致,治宜行血補血為先。蓋太陽經起於目內眥,血多氣少。少陽經起於目銳眥,血少氣多。陽明經起於目之兩旁交額之中,氣血俱多。惟厥陰連於目系而已。故血太過者,太陽陽明之實也。血不及者,厥陰少陽之虛也。能辨過與不及,庶攻補皆得宜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疼痛、傷痕下陷、白膜覆蓋等症狀,都是因為血氣虛弱、邪氣趁虛而入所致,治療時應該以行氣活血、補血為先。因為太陽經從眼睛內眼角開始,血多氣少。少陽經從眼睛外眼角開始,血少氣多。陽明經從眼睛兩側交會額頭的中心開始,氣血都多。只有厥陰經與眼睛系膜相連。所以,血氣過多的屬於太陽經和陽明經實證;血氣不足的屬於厥陰經和少陽經虛證。能夠辨別血氣的過與不及,治療時才能做到攻補適當。

以是知血化於氣,而又為精類。陽虛不能生血,所以血宜溫而不宜寒。陽亢最能傷陰,所以血宜靜而不宜動。察於此而得其養營之道,則目光如炬,又何血病之足虞哉?

白話文:

從中可知,血液由氣化生,而氣又與精同類。身體陽氣虛弱,無法生血,因此血液適宜溫養,而不宜寒涼。陽氣過盛會嚴重損傷陰液,所以血液適宜保持平靜,而不宜激動。瞭解這些,就能掌握養護血液的方法,這樣目光就會炯炯有神,又何須擔心血病呢?

3. 痰病論

經曰:濕氣變物,水飲內蓄,中滿不食,是言飲也,非言痰也。痰之與飲,雖曰同類,而實有不同也。蓋飲為水液之屬。凡嘔吐清水,及胸腹膨脹,吞酸噯腐等症,此皆水穀之餘,停積不行,是即所謂飲也。若痰之不同乎飲者,飲清澈而痰稠濁,飲惟水穀停積而化,痰則五臟之傷皆能致之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記載:濕氣會改變事物,水液在體內蓄積,導致胸腹脹滿、食慾不振,這是說水飲,並不是指痰。痰和水飲雖然同屬一類,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。水飲屬於水液,凡是嘔吐清水,以及胸腹脹滿、反酸打嗝等症狀,都是水穀的殘餘停滯不運所致,這就是所謂的水飲。痰和水飲的不同之處在於:水飲清澈而痰液黏稠渾濁,水飲只因水穀停積轉化而生,而痰液則是由於五臟受損所致。

然究其原,痰即人之津液,無非水穀所化,但化得其正,則形體強,營衛充。若化失其正,則臟腑病,津液敗,而血氣即化為痰矣。後人治痰,開口便言痰火。有云怪症為痰者,有云痰為百病之母者,痰之為害,不綦重乎?然則虛實之間,尤不可不辨。惟驗其年力猶盛,血氣未傷,或以肥甘過度,或以濕熱盛行,或風寒外閉皮毛,或逆氣內連肝膈,皆能生痰動火,害及於目。惟察其病氣形氣,俱屬有餘者,即實痰也,實痰則宜消伐。

白話文:

追究其根源,痰就是人體的津液,是由水穀轉化而來的。如果轉化得正常,則身體健壯,營衛充實。如果轉化不正常,則臟腑生病,津液敗壞,血氣就會轉化為痰。後世治療痰病,一開始就說痰火。有人說奇怪的疾病是痰引起的,有人說痰是百病之源,痰的危害是不是很嚴重?因此,虛實之間,尤不可不辨別。只有驗證其年紀還很壯,血氣未損,或者因為過度攝取肥甘油膩的食物,或者因為濕熱盛行,或者風寒閉塞在皮毛,或者逆氣內傳到肝膈,都能生痰動火,危害到眼睛。只有觀察其病氣和形氣,都屬於過剩的,就是實痰,實痰就應該消解伐除。

若年及中衰,形氣羸弱,或以多病,或以勞倦,或以憂思酒色,致成勞損,非風卒厥者,或脈見細數,臟無陽邪,時為嘔惡泄瀉,氣短聲喑者,皆有目暗不明之患。但察其形氣病氣,本無有餘者,即虛痰也。虛痰則宜扶助元氣,使精血充旺,則痰自消矣。然痰之所生,無不由乎脾腎。

白話文:

對於年輕或中年體弱的人,由於生病、勞累、憂思過度或沉迷酒色而造成身體虛弱,但卻沒有中風或昏厥的情況,或者脈象細數,內臟沒有陽氣邪氣,卻經常嘔吐、腹瀉、氣短、聲音沙啞,這些人都有視力模糊不清的困擾。

但觀察這些人的體質、病症和氣色,本質上並沒有多餘的症狀,這就是所謂的「虛痰」。虛痰應當扶助元氣,讓精血充足,痰液自然就會消散。然而,痰液的產生,多是由於脾腎功能失調所致。

脾惡濕,濕勝則為痰,腎屬水,水泛亦為痰。脾家之痰,有虛有實,腎家之痰,則無非虛耳。痰病延及於目,治最棘手,惟調其寒熱虛實,氣血陰陽,則無有不愈。昔王隱君謂內外百病,皆生於痰,悉以滾痰丸攻之,其亦但顧目前,而不知後患者也。

白話文:

脾臟不耐受溼氣,溼氣過多就會形成痰。腎臟屬水,水液過多也會形成痰。脾臟的痰有虛有實,腎臟的痰則都是虛痰。痰病蔓延到眼睛,治療起來最為棘手。只有根據寒熱虛實、氣血陰陽的不同來辨證論治,才能達到治癒的目的。過去王隱君認為,內外各種疾病都是由痰引起的,他用滾痰丸來治療所有疾病。這種做法只考慮眼前的症狀,而沒有考慮後患。

4. 食病論

經曰:飲食勞倦即傷脾。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脾胃為倉廩之官,大腸為傳導之官,食傷則氣滯,氣滯則上不能散布精華,下不能轉輸糟粕。然有傷於寒物者,有傷於熱物者,其在內傷,不過為瀉為痢而已。若在眼目,則傷於寒者,兩胞腫脹,治宜溫消。傷於熱者,目赤癢痛,治宜清利。

白話文:

經典記載:過度飲食和勞累會損傷脾臟。暴飲暴食會損害腸胃。脾胃是儲藏食物的器官,大腸是輸送食物殘渣的器官。如果飲食不當,會導致氣滯。氣滯會導致精華無法向上散佈,糟粕無法向下輸送。

損傷的原因有寒性食物和熱性食物。如果是內傷,通常只會導致腹瀉或痢疾。如果是傷及眼睛,寒性食物損傷會導致眼皮腫脹,需要溫熱的藥物治療。熱性食物損傷會導致眼睛發紅、發癢和疼痛,需要清熱利濕的藥物治療。

若過食煎炒炙煿,必至火氣上攻,則為雞冠蜆肉,或魚子石榴,變症不一。治宜清利腸胃,去其積熱,而諸病悉除。此症之易治者。凡在少年童稚,最多此症,惟年老久病之人,脾虛不能運化,或不能食,或知飢少食,或食入即脹。明是中虛之象,當以補法行之,諒明哲者,不至於膠柱而鼓瑟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長期食用油炸、爆炒、燒烤等食物,必然會導致火氣上升,從而出現雞冠肉、蛤蜊肉,或魚子石榴等症狀,變化多端。治療應以清利腸胃,去除積熱為主,這樣各種症狀都能消除。這種病證比較容易治療。少年兒童最常見這種病證,而老年久病之人,脾虛導致運化功能減弱,可能不能吃東西,或者知道餓卻吃得很少,或者一吃就脹氣。這明顯是中氣虛弱的表現,應採取補益的方法來治療。想必明智的人不會拘泥於某種方法而忽略其他適宜的方法。

5. 郁病論

經曰:木鬱達之,火鬱發之,土鬱奪之,金鬱泄之,水鬱折之。言乎五氣之郁也。人之臟腑應之,木應肝膽,木主風邪,畏其鬱結,故宜達之。火應心與小腸,火主熱邪,畏其陷伏,故宜發之。土應脾胃,土主濕邪,畏其壅滯,故宜奪之。金應肺與大腸,金主燥邪,畏其躁急,故宜泄之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上說:木氣鬱結,就要疏通它;火氣鬱結,就要發散它;土氣鬱結,就要奪走它;金氣鬱結,就要瀉泄它;水氣鬱結,就要折它。這指的是五臟氣機的鬱結。人體的臟腑與五臟相應:木應於肝膽,木主風邪,怕它鬱結,所以要疏通它;火應於心與小腸,火主熱邪,怕它陷伏,所以要發散它;土應於脾胃,土主濕邪,怕它壅滯,所以要奪走它;金應於肺與大腸,金主燥邪,怕它躁急,所以要瀉泄它。

水應腎與膀胱,水主寒邪,畏其凝溢,故宜折之。然五者之中,皆可通融圓活,不必拘泥。夫人氣血不順,脈不和平,即是鬱症,乃因病而鬱也。至若情志之郁,則有三焉:一曰怒郁。方其盛氣凌人,面赤聲厲,多見腹脹。及其怒後,逆氣已平,中氣受傷,多見脹滿疼痛,倦怠少食之症。

白話文:

水與腎和膀胱相應,水性寒涼,若水過多凝結,恐傷身體,應適度節制。然而,五臟之間可以相互調和,不必拘泥於某一臟腑。

當人的氣血運行不暢,脈絡不平和時,就是鬱症的表現,是疾病造成的鬱結。至於情感所致的鬱結,有以下三種:

  1. 怒鬱:發怒時氣勢凌人,面紅耳赤,聲色俱厲,常伴有腹脹。怒氣平息後,中氣受損,會有腹脹疼痛、倦怠少食等症狀。

一曰思郁。凡芸窗秀士,茅店羈人,以及室女尼姑,心有所憶而生意,意有所屬而生思,思有未遂而成郁,結於心者,必傷於脾,及其既甚,上連肺胃,為咳喘失血,隔噎嘔吐,下連肝腎,為帶濁崩淋,不月勞損。一曰憂鬱。或因衣食之累,或因利害之牽,終日攢眉而致郁者,志意乖違,神情蕭索,心脾漸至耗傷,氣血日消,飲食日少,肌肉日削,遂至發為目症,前七情論中已詳之矣,故不贅述。然五氣之郁,因病而鬱者也,情志之郁,因鬱而病者也。

白話文:

一、思鬱

凡是勤奮好學的文人、寄宿旅店的旅人,以及未出嫁的女子和尼姑,心中有所思念而鬱鬱寡歡,心有所屬而產生思緒,思緒不遂而鬱積,鬱結於心,必定會損傷脾臟。等到病情嚴重後,就會上連肺胃,導致咳嗽、喘息、失血、隔噎、嘔吐,下連肝腎,導致白帶增多、崩漏、不孕、勞損。

二、憂鬱

或因生活困頓,或因利益牽扯,終日皺眉而導致鬱結,意志與行為相違背,精神萎靡,心脾逐漸耗傷,氣血日漸消退,飲食減少,肌肉消瘦,最終導致眼疾的發生。在前面的七情論中已經詳細論述過,這裡就不再贅述了。

然而,五臟之氣的鬱結是由於疾病而鬱結的,而情志之氣的鬱結是由於鬱結而導致疾病的。

凡患是症者,宜自為節制,皆非草木所能奏效,所謂妙藥難醫心上病也。可不慎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