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銀海指南》~ 卷二 (3)
卷二 (3)
1. 氣病論
經云:氣脫者目不明。氣者清陽之氣也,清陽不升,則濁陰不降,而目安能燭照無遺乎。人在天地間,莫非氣化之流行,臟腑經絡,氣得其正,何用不臧。氣失其正,何往弗害?故曰:百病生於氣也。又近見應震王氏曰:行醫不識氣,治病從何拒,堪笑道中人,未到知音處。
旨哉斯言,是實治身治病第一大綱。蓋氣之為用,無所不至,一有不調,無所不病。為虛為實,為寒為熱,變態莫可名狀。氣有不調之處,即病根所在之處也。明者撮而調之,猶如解結,一舉手而即脫然矣。故本乎天者,天之氣也;本乎地者,地之氣也。人身之氣亦應之。陽氣有餘,為目赤壅腫。
陰氣有餘,為隱澀羞明,中氣不足為眼皮寬縱,凝而不行為脾生癭核,實者破之,虛者補之,滯者行之,郁者達之,寒者溫之,熱者涼之,不和者調之疏之。凡五行五志,五臟六腑,皆賴氣以為之用。常則安,變則病,是以聖人謂諸病皆因於氣,而況目病乎?故醫者當參觀互證,酌宜而治之,庶於斯道無愧矣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氣脫失的人,眼睛會看不清楚。」這裡說的「氣」指的是清陽之氣。如果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那麼濁陰之氣就不能下降,眼睛又怎麼能明亮看得清楚呢?人在天地之間,無時無刻不在氣的運行變化之中。五臟六腑、經絡,如果氣能保持正常,哪有不健康的道理?如果氣失去正常狀態,哪裡不會生病呢?所以說:「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氣的問題而產生的。」最近看到應震王先生說:「行醫不懂得氣,治療疾病要如何下手?真是可笑那些不懂得的人,還沒到理解這道理的程度。」
這句話說得太好了,的確是養生治病最重要的原則。氣的作用無所不在,只要有一點不調和,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氣的變化可以是虛弱、可以是強盛,可以是寒冷、也可以是燥熱,千變萬化難以用言語形容。氣不調和的地方,就是疾病的根源所在。明理的醫生只要把握住病根加以調理,就像解開繩結一樣,一出手就能輕易解決。所以說,稟受於天的是天的氣,稟受於地的是地的氣,人身體的氣也與天地之氣相應和。陽氣過剩,眼睛會紅腫。陰氣過剩,眼睛會乾澀、怕光。中氣不足,眼皮會鬆弛。氣凝滯不動,是因為脾臟的問題導致生長肉瘤。治療原則是:實證要洩,虛證要補,氣滯要疏通,氣鬱要開導,寒證要溫熱,熱證要清涼,不和諧的要調和疏導。五行、五志、五臟、六腑,都仰賴氣來發揮作用。正常的時候就平安,一旦發生變化就會生病。因此,聖人說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氣的問題,更何況是眼睛的疾病呢?所以醫生應該互相參照驗證,根據情況妥善治療,才能不愧對於醫道。
2. 血病論
經曰:目得血而能視,血者氣之所化也。故血盛則形強,人生所賴,惟斯而已。潤經絡,澤臟腑,養筋骨,充滿一身,而目受其蔭,固宜流通,而不宜瘀滯者也。然人之初生,必從精始,精之與血似乎非類,而丹家曰:涕唾汗津精液血,七般靈物盡為陰。則凡屬水類,皆天一地六所化,而血即精之類也。
但精藏於腎,所蘊不多,苟房勞太過,精虧則血亦虧,而七竅不靈矣。夫血本陰類,其動者皆由於火,或外邪不解,而火鬱於經,或縱飲不節,而火動於胃,遂使血熱妄行,致成目赤眥瘍。治法以涼血清火為主,或壅瘀於經絡,則睛珠脹悶,或鬱結於睥眥,則胬肉堆突,或乘風熱,則發椒瘡粟瘡之類。總以行血散血為治。
若痛傷痕陷,白障滿泛等症,皆屬血虛邪乘所致,治宜行血補血為先。蓋太陽經起於目內眥,血多氣少。少陽經起於目銳眥,血少氣多。陽明經起於目之兩旁交額之中,氣血俱多。惟厥陰連於目系而已。故血太過者,太陽陽明之實也。血不及者,厥陰少陽之虛也。能辨過與不及,庶攻補皆得宜矣。
以是知血化於氣,而又為精類。陽虛不能生血,所以血宜溫而不宜寒。陽亢最能傷陰,所以血宜靜而不宜動。察於此而得其養營之道,則目光如炬,又何血病之足虞哉?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眼睛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看見東西,而血液是由氣所轉化而來的。所以血液充足,身體就會強壯,人的一生所依靠的,也只有這個而已。」血液能滋潤經絡,濡養臟腑,滋養筋骨,充滿全身,眼睛也因此得到滋潤,所以血液應該流通順暢,而不應該停滯。然而人剛出生時,必定是從精開始的,精與血看起來好像不是同一類的東西,但是修煉的人說:「涕、唾、汗、津、精液、血,這七種靈物都屬於陰。」那麼凡是屬於液體類的,都是天地陰陽所化生的,而血其實就屬於精的這一類。
但是精藏在腎臟,蘊藏的量不多,如果房事過度,精虧損,那麼血也會跟著虧損,這樣七竅就會不靈敏了。血液本來屬於陰,它的運行都是因為火的作用,可能是外來的邪氣沒有解除,導致火鬱積在經絡,也可能是縱情飲酒沒有節制,導致火在胃裡躁動,於是使得血熱而亂跑,造成眼睛紅腫,眼眥長瘡。治療方法應以涼血清火為主。如果血瘀積在經絡,就會導致眼珠脹痛;如果鬱結在眼皮邊緣,就會導致胬肉堆積突出;如果乘著風熱,就會引發椒瘡、粟瘡之類的疾病。總體來說,應該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。
如果眼睛出現疼痛、疤痕凹陷、白膜遮蓋等症狀,都屬於血虛而邪氣趁虛而入造成的,治療應該以活血補血為先。因為足太陽經脈起於眼內角,血多氣少;足少陽經脈起於眼外角,血少氣多;足陽明經脈起於眼睛兩旁,交會於額頭中間,氣血都多;只有足厥陰經脈連接著眼睛的脈絡。所以說,血過多,屬於太陽經、陽明經的實證;血不足,屬於厥陰經、少陽經的虛證。能夠分辨血的過多與不足,那麼用藥進補或攻邪才能恰當。
由此可知,血是由氣所化生的,又屬於精的同類。陽氣虛弱不能化生血液,所以血液應該溫養而不應該受寒。陽氣過盛最容易損傷陰液,所以血液應該安靜而不應該躁動。明白這些道理,並掌握了養護氣血的方法,那麼目光就會像火炬一樣明亮,又哪裡會有血病的擔憂呢?
3. 痰病論
經曰:濕氣變物,水飲內蓄,中滿不食,是言飲也,非言痰也。痰之與飲,雖曰同類,而實有不同也。蓋飲為水液之屬。凡嘔吐清水,及胸腹膨脹,吞酸噯腐等症,此皆水穀之餘,停積不行,是即所謂飲也。若痰之不同乎飲者,飲清澈而痰稠濁,飲惟水穀停積而化,痰則五臟之傷皆能致之。
然究其原,痰即人之津液,無非水穀所化,但化得其正,則形體強,營衛充。若化失其正,則臟腑病,津液敗,而血氣即化為痰矣。後人治痰,開口便言痰火。有云怪症為痰者,有云痰為百病之母者,痰之為害,不綦重乎?然則虛實之間,尤不可不辨。惟驗其年力猶盛,血氣未傷,或以肥甘過度,或以濕熱盛行,或風寒外閉皮毛,或逆氣內連肝膈,皆能生痰動火,害及於目。惟察其病氣形氣,俱屬有餘者,即實痰也,實痰則宜消伐。
若年及中衰,形氣羸弱,或以多病,或以勞倦,或以憂思酒色,致成勞損,非風卒厥者,或脈見細數,臟無陽邪,時為嘔惡泄瀉,氣短聲喑者,皆有目暗不明之患。但察其形氣病氣,本無有餘者,即虛痰也。虛痰則宜扶助元氣,使精血充旺,則痰自消矣。然痰之所生,無不由乎脾腎。
脾惡濕,濕勝則為痰,腎屬水,水泛亦為痰。脾家之痰,有虛有實,腎家之痰,則無非虛耳。痰病延及於目,治最棘手,惟調其寒熱虛實,氣血陰陽,則無有不愈。昔王隱君謂內外百病,皆生於痰,悉以滾痰丸攻之,其亦但顧目前,而不知後患者也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「濕氣積聚會變成其他物質,水液在體內積聚,導致中焦脹滿、吃不下東西,這說的是飲,不是痰。」痰和飲雖然都屬於同類,但實際上有所不同。飲是水液類的物質,像是嘔吐出清澈的水、胸腹脹大、吞酸噯氣等症狀,這些都是水穀的殘餘物停滯積聚、無法運行所導致的,這就是所謂的飲。痰與飲不同之處在於,飲清澈而痰黏稠渾濁,飲只是水穀停滯積聚所形成,而痰的產生,則可能是五臟受到損傷所導致。
追究痰的根源,痰其實就是人體的津液,也是由水穀所化生。如果津液正常轉化,身體就會強健,營養和防禦能力也會充足。如果津液轉化失常,臟腑就會生病,津液就會敗壞,導致血氣轉化成痰。後世的人治療痰,開口就說痰火。有人說奇怪的病都是因為痰引起的,還有人說痰是百病之母,可見痰的危害非常嚴重。但痰的虛實,一定不能不辨別清楚。要觀察病人如果年輕力壯、血氣未受損傷,可能是因為吃太多肥膩甘甜的食物、濕熱之氣過盛、風寒外邪閉塞毛孔、氣機逆亂影響肝膈等原因,都可能產生痰火,影響到眼睛。如果觀察到病人的病氣和體態都屬於有餘的狀況,那就是實痰,實痰就適合用消伐的方法治療。
如果病人年紀中年衰老、身體虛弱,可能是因為多病、勞累、憂思、飲酒過度、沉迷女色等原因,導致身體虧損,出現並非風邪突然發作的病症,或者脈象細數、臟腑沒有陽邪,經常出現嘔吐噁心、腹瀉、氣短聲音嘶啞等症狀,都可能發生眼睛昏暗不明的狀況。如果觀察到病人的體態和病氣,本來就沒有多餘的狀況,那就是虛痰。虛痰就適合用扶助元氣的方法治療,使精血充足旺盛,那麼痰自然就會消散。痰的產生,無不是由於脾腎功能失常所導致的。
脾臟厭惡濕氣,濕氣過盛就會產生痰。腎臟主水,水液泛濫也會產生痰。脾臟的痰有虛實之分,腎臟的痰則都是虛證。痰病如果影響到眼睛,治療起來最棘手,只有調理寒熱虛實、氣血陰陽,才能夠痊癒。以前王隱君說內外百病都是因為痰引起的,全部用滾痰丸來攻下,他只顧眼前效果,而不知道會產生後患啊。
4. 食病論
經曰:飲食勞倦即傷脾。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脾胃為倉廩之官,大腸為傳導之官,食傷則氣滯,氣滯則上不能散布精華,下不能轉輸糟粕。然有傷於寒物者,有傷於熱物者,其在內傷,不過為瀉為痢而已。若在眼目,則傷於寒者,兩胞腫脹,治宜溫消。傷於熱者,目赤癢痛,治宜清利。
若過食煎炒炙煿,必至火氣上攻,則為雞冠蜆肉,或魚子石榴,變症不一。治宜清利腸胃,去其積熱,而諸病悉除。此症之易治者。凡在少年童稚,最多此症,惟年老久病之人,脾虛不能運化,或不能食,或知飢少食,或食入即脹。明是中虛之象,當以補法行之,諒明哲者,不至於膠柱而鼓瑟也。
白話文:
經典上說:飲食不節制加上過度勞累就會損傷脾臟。飲食超過正常量,腸胃就會受到傷害。脾胃是儲藏食物的器官,大腸是負責傳導的器官,如果飲食不當造成損傷,就會導致氣機運行不暢,氣機運行不暢,就會向上無法散布營養精華,向下無法運送代謝廢物。
然而,飲食造成的損傷,有的是因為吃了寒涼的食物,有的是因為吃了燥熱的食物,如果是內傷,頂多只會導致腹瀉或痢疾。如果表現在眼睛,因寒涼造成的傷害會使眼瞼腫脹,治療方法應以溫和的方式來消腫。因燥熱造成的傷害會使眼睛紅腫癢痛,治療方法應以清涼的方式來疏通。
如果過量食用煎炸燒烤的食物,一定會導致火氣向上衝,可能會出現像雞冠一樣或像蜆肉一樣的腫塊,或像魚卵、石榴一樣的症狀,變化多端。治療方法應以清涼的方式疏通腸胃,去除體內積熱,這樣各種病症就會消除。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治療的。通常在青少年兒童身上最常見這種情況,只有年老體弱、久病之人,脾臟虛弱無法運化,或者吃不下東西,或者感到飢餓卻吃得很少,或者吃一點就覺得腹脹。明顯是中氣虛弱的症狀,應該用補益的方式來治療,相信聰明的人不會固執己見、不知變通。
5. 郁病論
經曰:木鬱達之,火鬱發之,土鬱奪之,金鬱泄之,水鬱折之。言乎五氣之郁也。人之臟腑應之,木應肝膽,木主風邪,畏其鬱結,故宜達之。火應心與小腸,火主熱邪,畏其陷伏,故宜發之。土應脾胃,土主濕邪,畏其壅滯,故宜奪之。金應肺與大腸,金主燥邪,畏其躁急,故宜泄之。
水應腎與膀胱,水主寒邪,畏其凝溢,故宜折之。然五者之中,皆可通融圓活,不必拘泥。夫人氣血不順,脈不和平,即是鬱症,乃因病而鬱也。至若情志之郁,則有三焉:一曰怒郁。方其盛氣凌人,面赤聲厲,多見腹脹。及其怒後,逆氣已平,中氣受傷,多見脹滿疼痛,倦怠少食之症。
一曰思郁。凡芸窗秀士,茅店羈人,以及室女尼姑,心有所憶而生意,意有所屬而生思,思有未遂而成郁,結於心者,必傷於脾,及其既甚,上連肺胃,為咳喘失血,隔噎嘔吐,下連肝腎,為帶濁崩淋,不月勞損。一曰憂鬱。或因衣食之累,或因利害之牽,終日攢眉而致郁者,志意乖違,神情蕭索,心脾漸至耗傷,氣血日消,飲食日少,肌肉日削,遂至發為目症,前七情論中已詳之矣,故不贅述。然五氣之郁,因病而鬱者也,情志之郁,因鬱而病者也。
凡患是症者,宜自為節制,皆非草木所能奏效,所謂妙藥難醫心上病也。可不慎之?
白話文:
[郁病論]
經典說:木氣鬱結要疏通它,火氣鬱結要發散它,土氣鬱結要攻除它,金氣鬱結要宣洩它,水氣鬱結要轉化它。這說的是五種氣的鬱結。人的臟腑與之相應,木氣對應肝膽,木氣主風邪,害怕它鬱結,所以要疏通。火氣對應心與小腸,火氣主熱邪,害怕它陷伏,所以要發散。土氣對應脾胃,土氣主濕邪,害怕它壅滯,所以要攻除。金氣對應肺與大腸,金氣主燥邪,害怕它燥急,所以要宣洩。
水氣對應腎與膀胱,水氣主寒邪,害怕它凝結泛濫,所以要轉化它。然而,這五種情況,都可以靈活變通,不必拘泥。人如果氣血不順,脈象不平和,就是鬱症,這是因為生病而導致的鬱結。至於因為情緒導致的鬱結,有三種:第一種是怒鬱。當怒氣正盛時,會氣勢凌人,臉紅脖子粗,多半會腹脹。等到怒氣過後,逆氣平息了,但中氣已經受損,多半會出現脹滿疼痛、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第二種是思鬱。那些讀書人、離鄉遊子,以及深閨女子、出家尼姑,心中有所思念,就會產生想法,想法有所牽掛,就會產生思緒,思緒得不到滿足就會形成鬱結,鬱結在心,一定會傷害脾臟。如果情況嚴重,就會向上連累肺胃,導致咳嗽、喘氣、失血、食道梗塞、嘔吐;向下連累肝腎,導致白帶異常、崩漏、小便淋漓不盡、月經不調、身體虛損。第三種是憂鬱。有的是因為衣食的困擾,有的是因為利益得失的牽絆,整天愁眉苦臉而導致鬱結,會讓意志與願望背道而馳,精神頹廢,心脾慢慢受到損傷,氣血一天天減少,食慾一天天下降,肌肉一天天消瘦,最終會導致眼睛疾病。前面在講述七情的時候已經詳細說明了,所以這裡不再重複。總的來說,五氣的鬱結,是因為生病而鬱結;情緒的鬱結,是因為鬱結而生病。
凡是患有這種病的人,應該自己加以節制,這不是草藥可以見效的,正所謂「心病還需心藥醫」。能不謹慎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