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葆善

《白喉條辨》~ 辨手少陰標病第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辨手少陰標病第七 (1)

1. 辨手少陰標病第七

白喉病症如前。初起心煩,舌根微硬尖絳者,此太陰燥火,挾有少陰君火也。朱白雙清散主之。輕者張氏神功辟邪散,去葛根、殭蠶、黃芩、馬勃、蟬蛻、青果,加紫地丁、竹葉、生梔仁、燈心草。

此太陰燥火挾少陰君火為病也。心肺同居上焦,去喉嚨最近。肺金不肅,燥氣不行,首先犯心。心為火臟,切近肺位,君火一沸,肺先受之。故尋常溫熱,最易傳變,況當燥火互相沖激耶?心煩者,內熱自盛也。少陰之脈,循喉嚨絡舌本,燥火熾而心營灼,故舌根微硬,甚則尖絳。

朱白雙清散,重瀉少陰獨勝之熱,與上條少陽標病對峙。蓋此二證,實白喉中最多之候,亟宜留意。上條以少陽立論,故黃芩、龍膽,治法不忌苦泄。此條參重少陰,故黃柏、木通,專藉苦降。連翹、梔子,清包絡之內蘊。桑葉、杏仁,宣肺金之結熱。元參,瀉心火以清營。地丁,解蘊釀之熱毒。

二味尤為少陰清熱涼血之要藥。唯處處不沒燥火本病,故二方皆以石膏為君,而不出冬地。若輕者火勢既微,即潤燥清熱,已中竅要,無事重用苦寒以助燥,即神功辟邪散加減用之。

白話文:

白喉的病症就像之前描述的那樣。初期會感到心煩,舌根稍微僵硬,舌尖呈現紅色,這是太陰燥熱之火,夾雜著少陰君火的緣故。用朱白雙清散來治療。如果病情較輕,可以用張氏神功辟邪散,但要去掉葛根、殭蠶、黃芩、馬勃、蟬蛻、青果,改為加入紫地丁、竹葉、生梔仁、燈心草。

這是太陰燥熱之火夾雜著少陰君火所造成的疾病。心臟和肺臟都位於上焦,離喉嚨最近。肺金之氣無法肅降,燥氣無法運行,首先就會侵犯心臟。心臟屬於火臟,與肺臟相鄰,君火一旦旺盛,肺臟就會先受到影響。所以,一般的溫熱病最容易發生變化,更何況是燥火互相衝擊呢?心煩,代表體內熱氣旺盛。少陰經脈循著喉嚨,連接舌根,燥火熾盛而灼傷心營,所以舌根會稍微僵硬,嚴重時舌尖會呈現紅色。

朱白雙清散,主要瀉少陰獨盛的熱邪,與前一條所說的少陽標病形成對峙。因為這兩種病症,實在是白喉中最常見的情況,應該特別留意。前一條以少陽為論點,所以使用黃芩、龍膽,治療上不忌諱使用苦寒瀉熱的藥物。這一條則參雜了少陰的病理,所以使用黃柏、木通,專門用苦味來降火。連翹、梔子,清解包絡內的蘊熱。桑葉、杏仁,宣散肺金的鬱結之熱。元參,瀉心火來清營分之熱。地丁,解除蘊釀的熱毒。

這兩味藥特別是少陰清熱涼血的重要藥物。但處處都沒有忽略燥火這個根本病因,所以兩個方子都以石膏為君藥,且都不脫離滋潤燥邪。如果病情較輕,火勢微弱,那麼潤燥清熱,已經掌握要領,不需要再重用苦寒之藥來助長燥邪,直接使用加減過後的神功辟邪散就可以了。

2. 朱白雙清散

生石膏,黃柏,麥冬(去心用),生梔子,生地,紫花地丁,連翹甲,木通,杏仁(去皮尖杵),潤元參,桑葉

上藥十一味。水五杯。煎取三杯。分二次溫服。日再劑或三。若燥甚陰涸。急宜保液。加西洋參犀角。倍冬地元參。火勢劇喉腫且紫者。急加涼血解火毒之藥。如紫草丹皮金汁。痰涎壅盛者。加牛黃。或間用青黃散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十一味藥材:生石膏、黃柏、麥冬(去心)、生梔子、生地、紫花地丁、連翹、木通、杏仁(去皮尖搗碎)、潤元參、桑葉,加入五杯水煎煮,取三杯藥汁,分兩次溫服。一天可以服用兩到三次。如果身體過於乾燥、陰液耗損嚴重,要立即補充水分,可以加入西洋參和犀角,並加倍使用麥冬和生地、元參。如果火氣很旺盛,喉嚨腫痛且呈紫色,要趕緊加入涼血解毒的藥物,像是紫草、丹皮、金汁。如果痰液很多,可以加入牛黃,或是搭配青黃散服用。

3. 加減神功辟邪散

生地,連翹甲,牛蒡子(生用杵),麥冬(去心用),淡竹葉,木通,貝母,生梔仁,紫花地丁,金銀花,燈心草

上藥十味。水五杯。煎取三杯。瀝去渣。分二次溫服。日再劑。

白話文:

生地、連翹甲、牛蒡子(生的搗碎)、麥冬(去除中心)、淡竹葉、木通、貝母、生梔子仁、紫花地丁、金銀花、燈心草,這十種藥材。加五杯水,煎煮成三杯,濾掉藥渣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一天服用兩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