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刺灸心法要訣》~ 卷一 (4)
卷一 (4)
1. 心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心經原絡應刺病,消渴背腹引腰疼,眩僕咳吐下泄氣,熱煩好笑善忘驚。
【注】,心經里之原穴神門,小腸表之絡穴支正,二穴應刺之證:飲水即消,背腹引腰作痛,眩暈仆倒,上咳吐,下泄氣,熱而心煩,好笑善忘,多驚。皆心與小腸經病也。
白話文:
心經的原穴和絡穴所能治療的疾病是:口渴消瘦,背部、腹部牽引著腰部疼痛,頭暈跌倒,咳嗽嘔吐,腹瀉放屁,身體發熱煩躁,喜歡笑卻健忘,容易受到驚嚇。
【說明】 心經的「原穴」是神門穴,小腸經的「絡穴」是支正穴,這兩個穴位應該針對以下症狀進行針刺治療:喝水就立刻想排泄(指口渴消瘦),背部、腹部牽引著腰部疼痛,頭暈跌倒,咳嗽嘔吐,腹瀉放屁,身體發熱心煩,喜歡笑卻健忘,容易受到驚嚇。這些都是心經和小腸經發生病變所導致的。
2. 小腸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小腸原絡應刺病,顴頷耳腫苦寒熱,肩臑肘臂內外廉,痛不能轉腰似折。
【注】,小腸表之原穴腕骨,心經里之絡穴通里,二穴應刺之證即:顴頷耳腫,苦寒熱,肩、臑、肘、臂內外側痛,不能轉動,腰痛似折。皆小腸、心經病也。
白話文:
小腸經的「原穴」和「絡穴」應該針刺治療以下病症:臉頰、下巴、耳朵紅腫,有時感到寒冷有時感到發熱,肩膀、上臂、手肘、前臂內外側疼痛,痛到無法轉動,腰部疼痛好像要斷掉一樣。
【註解】小腸經的「原穴」是腕骨穴,心經的「絡穴」是通里穴,這兩個穴位適合針刺治療的病症有:臉頰、下巴、耳朵紅腫,有時感到寒冷有時感到發熱,肩膀、上臂、手肘、前臂內外側疼痛,痛到無法轉動,腰痛如同要折斷。這些都是小腸經和心經的病症。
3. 腎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腎經原絡應刺病,大小腹痛大便難,臍下氣逆脊背痛,唾血渴熱兩足寒。
【注】,腎經里之原穴太谿,膀胱表之絡穴飛揚,二穴應刺之證即:大腹、少腹、脊背疼痛,大便結燥,臍下氣逆上衝,口渴吐血,兩足寒冷。皆腎、膀胱經病也。
白話文:
腎經的原穴和絡穴,應該針對這些病症進行針刺:大小腹疼痛、大便困難、肚臍下方氣逆上衝、背脊疼痛、吐血、口渴發熱、兩腳冰冷。
【說明】腎經的裡部原穴是太谿穴,膀胱經的表部絡穴是飛揚穴,這兩個穴位應該針對以下病症進行針刺治療:大腹部、小腹部、背脊疼痛,大便乾燥,肚臍下方氣逆上衝,口渴吐血,以及兩腳冰冷。這些都是腎經和膀胱經的病症。
4. 膀胱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膀胱原絡應刺病,目脫淚出頭項疼,臍突大小腹脹痛,按之尿難溲血膿。
【注】,膀胱表之原穴京骨,腎經里之絡穴大鐘,二穴應刺之證即:目胞脫陷淚出,頭項疼痛,臍突、大腹、少腹脹痛,按之其尿難出,而溲血膿。皆膀胱、腎經病也。
白話文:
膀胱經的原穴和絡穴應該用針刺來治療以下這些病症:眼睛下陷、淚水不止、頭部和頸部疼痛、肚臍突出、大小腹脹痛,按壓時小便困難,甚至出現血尿或膿尿。
**【註解】**膀胱經在體表的原穴是京骨穴,腎經在體內的絡穴是大鐘穴。這兩個穴位應該針刺治療的病症包括:眼瞼下垂、眼睛凹陷、淚水不斷流出,頭部和頸部疼痛,肚臍突出、大腹和小腹脹痛,按壓時小便困難,甚至出現血尿或膿尿。這些都是膀胱經和腎經的病症。
5. 三焦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三焦原絡應刺病,小指次指如廢同,目眥耳後喉腫痛,自汗肩臑內外疼。
【注】,三焦表之原穴陽池,心包里之絡穴內關,二穴應刺之證即:手之小指次指如廢而不能用,目眥、耳後、咽喉腫痛,自汗,肩臑內外側疼。皆三焦、包絡經病也。
白話文:
三焦經的原穴和絡穴,應該針刺治療的病症包括:手指的小指和無名指好像廢掉一樣不能動彈,眼角、耳朵後面、喉嚨腫痛,容易流汗,以及肩膀和手臂內外側疼痛。
【註解】三焦經表面的原穴是陽池穴,心包經內部的絡穴是內關穴。這兩個穴位應該針刺治療的病症就是:手指的小指和無名指像廢了一樣不能使用,眼角、耳朵後面、咽喉腫痛,容易流汗,肩膀和手臂內外側疼痛。這些都是三焦經和心包經的疾病。
6. 心包絡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心包原絡應刺病,面紅目赤笑不休,心中動熱掌中熱,胸腋臂手痛中求。
【注】,心包里之原穴大陵,三焦表之絡穴外關,二穴應刺之證即:面紅目赤,好笑不休,心中動悸,內熱,手心熱,胸腋與臂手疼痛。皆心包絡、三焦經病也。
白話文:
心包絡經的原穴和絡穴,可以用來治療以下疾病:臉色潮紅、眼睛發紅、止不住地笑、心中悸動發熱、手掌發熱,以及胸部、腋下、手臂、手部的疼痛。
這段話的意思是,心包經的原穴大陵穴和三焦經的絡穴外關穴,這兩個穴位所主治的病症包括:臉色潮紅、眼睛發紅、不斷地傻笑、心中悸動、身體內熱、手心發熱,以及胸部、腋下、手臂和手部的疼痛。這些都是心包絡經和三焦經發生病變時可能出現的症狀。
7. 膽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膽經原絡應刺病,口苦胸脅痛不寧,髀膝外踝諸節痛,太息馬刀俠瘤癭。
【注】,膽經表之原穴丘墟,肝經里之絡穴蠡溝,二穴應刺之證即:口苦,胸、脅、髀、膝、外踝諸節疼痛,太息,馬刀癭瘤。皆膽、肝經病也。
白話文:
膽經的原穴和絡穴,應該針刺來治療的病症有:口苦、胸部和脅肋部疼痛不安、大腿、膝蓋和外踝等各關節疼痛、經常嘆息、淋巴結核和頸部腫瘤。
【註解】膽經在體表的原穴是丘墟穴,肝經在內部的絡穴是蠡溝穴。這兩個穴位應該針刺治療的病症就是:口苦、胸部和脅肋部、大腿、膝蓋、外踝等各關節疼痛、經常嘆息、淋巴結核和頸部腫瘤。這些都是膽經和肝經的疾病。
8. 肝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
肝經原絡應刺病,頭痛頰腫脅疝疼,婦人少腹胞中痛,便難溲淋怒色青。
【注】,肝經里之原穴太衝,膽經表之絡穴光明,二穴應刺之證即:頭痛,頰腫,脅疝疼痛,婦人少腹胞中疼痛,大便難,小便淋,好怒色青。皆肝、膽經病也。
白話文:
肝經的原穴和絡穴,如果應該針刺的話,可以治療以下這些病症:頭痛、臉頰腫脹、脅肋和疝氣疼痛,婦女少腹和子宮的疼痛,大便困難、小便淋漓不暢,以及容易發怒且臉色發青的狀況。
【註解】:肝經的裡側原穴是太衝穴,膽經外側的絡穴是光明穴。這兩個穴位如果應該針刺,可以治療的病症包括:頭痛、臉頰腫脹、脅肋和疝氣疼痛,婦女少腹和子宮的疼痛,大便困難、小便淋漓不暢,以及容易發怒且臉色發青。這些都是肝經和膽經的疾病。
9. 八脈交會八穴歌
公孫衝脈胃心胸,內關陰維下總同,臨泣膽經連帶脈,陽維目銳外關逢,後谿督脈內眥頸,申脈陽蹺絡亦通,列缺任脈行肺系,陰蹺照海膈喉嚨。
【注】,公孫二穴,是足太陰脾經穴也,通於衝脈,內關二穴,此二穴是手厥陰心包絡穴也,四穴通於陰維脈。四經會合循行之處,在胃心胸之間,故主治胃與心胸之病也。
臨泣二穴,是足少陽膽經穴也,通於帶脈;外關二穴,此二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穴也,四穴通於陽維脈。四經會合連絡之處,在於目銳眥、耳後、頰、頸、肩之間,故主治目銳眥、耳後、頰、頸、肩之病也。
後谿二穴,是手太陽小腸經穴也,通於督脈;申脈二穴,此二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也,四穴通於陽蹺脈。四經會合別絡之處,在於目內眥、頸、項、耳、肩、膊、小腸、膀胱之間,故主治目內眥、頸、項、耳、肩、膊、小腸、膀胱之病也。
列缺二穴,是手太陰肺經穴也,通於任脈;照海二穴,此二穴是足少陰腎經穴也,四穴通於陰蹺脈。四經會合系絡之處,在於肺系、咽喉、胸膈之間,故主治肺系、咽喉、胸膈之病也。
白話文:
八脈交會八穴歌
公孫穴接通衝脈,主要影響胃、心和胸;內關穴接通陰維脈,和公孫穴一同影響胃、心和胸。
臨泣穴接通帶脈,主要影響眼睛外角的部位;外關穴接通陽維脈,和臨泣穴一同影響眼睛外角。
後谿穴接通督脈,主要影響眼睛內角和頸部;申脈穴接通陽蹺脈,和後谿穴一同影響眼睛內角和頸部。
列缺穴接通任脈,主要影響肺系統;照海穴接通陰蹺脈,和列缺穴一同影響肺系統、喉嚨和胸膈。
【註解】
公孫穴這兩個穴位,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,它們與衝脈相通;內關穴這兩個穴位,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,這四個穴位一起接通陰維脈。這四條經脈會合交錯的地方,在胃、心和胸之間,所以主要治療胃和心胸部位的疾病。
臨泣穴這兩個穴位,是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,它們與帶脈相通;外關穴這兩個穴位,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穴位,這四個穴位一起接通陽維脈。這四條經脈會合聯繫的地方,在眼睛外角、耳朵後方、臉頰、頸部和肩膀之間,所以主要治療眼睛外角、耳朵後方、臉頰、頸部和肩膀部位的疾病。
後谿穴這兩個穴位,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,它們與督脈相通;申脈穴這兩個穴位,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,這四個穴位一起接通陽蹺脈。這四條經脈會合分支的地方,在眼睛內角、頸部、後頸、耳朵、肩膀、上臂、小腸和膀胱之間,所以主要治療眼睛內角、頸部、後頸、耳朵、肩膀、上臂、小腸和膀胱部位的疾病。
列缺穴這兩個穴位,是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,它們與任脈相通;照海穴這兩個穴位,是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,這四個穴位一起接通陰蹺脈。這四條經脈會合聯繫的地方,在肺系統、咽喉和胸膈之間,所以主要治療肺系統、咽喉和胸膈部位的疾病。
10. 衝脈公孫穴主治歌
九種心疼病不寧,結胸翻胃食難停,酒食積聚腸鳴見,水食氣疾膈臍疼,腹痛脅脹胸膈滿,瘧疾腸風大便紅,胎衣不下血迷心,急刺公孫穴自靈。
【注】,九種心疼者:曰飲、曰食、曰風、曰冷、曰熱、曰悸、曰蟲、曰注、曰去來痛。結胸者,胸滿硬痛也。翻胃者,朝食暮吐,食難停留也。傷酒,傷食,積滯,腸胃雷鳴,水食,氣疾,膈間臍腹疼痛,兩脅作脹,胸膈滿悶,瘧疾腸風,大便下血,以及婦人胞衣不下,瘀血上攻迷心,皆宜刺此公孫穴,則立應也。
白話文:
公孫穴主要能治療以下這些情況:
能處理九種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口疼痛不適,包含因為飲食、風寒、寒冷、燥熱、心悸、蟲積、體內濕氣積滯,以及疼痛反覆發作等狀況。對於胸部悶脹、疼痛堅硬的「結胸」,以及吃下東西後難以消化、早上吃晚上就吐出來的「翻胃」等情況,也有效用。
另外,像是因為飲酒或飲食不當造成的積滯,腸胃蠕動發出雷鳴般的聲音,或是因為水腫、氣滯引起的胸膈、肚臍周圍疼痛,兩側脅肋脹痛,胸部覺得悶脹,瘧疾引起的腸道出血,以及婦女產後胎盤不下、瘀血上衝導致昏迷等狀況,都可以針刺公孫穴,效果很好。
11. 陰維內關穴主治歌
中滿心胸多痞脹,腸鳴泄瀉及脫肛,食難下膈傷於酒,積塊堅硬橫脅旁,婦女脅疼並心痛,裡急腹痛勢難當,傷寒不解結胸病,瘧疾內關可獨當。
【注】,中滿心胸痞脹,謂腹滿心胸痞脹不通快也。腸鳴泄瀉,謂暴瀉脫肛也。食難下膈傷於酒者,謂嘔吐食不能下,或因酒傷也。積塊堅硬,橫衝於脅,婦女心脅疼痛,裡急脹痛,傷寒結胸硬痛,瘧疾,裡實等病,皆刺內關,無不愈矣。
白話文:
胸口和腹部覺得脹滿不舒服,常常有腸鳴、拉肚子甚至脫肛的症狀,吃東西難以下嚥,或是因為喝酒導致的腸胃不適,肚子裡有硬塊而且橫在肋骨旁邊,婦女感到脅肋疼痛甚至心痛,腹部絞痛難忍,傷寒沒好導致胸部結塊疼痛,還有瘧疾等病症,這些都可以單獨用內關穴來治療。
這裡說的「胸口和腹部覺得脹滿不舒服」,指的是腹部脹滿、胸口悶脹不通暢。「腸鳴泄瀉」指的是突然腹瀉甚至脫肛。「吃東西難以下嚥,或是因為喝酒導致的腸胃不適」指的是嘔吐、吃不下東西,或是因為喝酒傷到腸胃。肚子裡有硬塊而且橫在肋骨旁邊,婦女感到脅肋疼痛、心痛,腹部絞痛難忍,傷寒導致胸部結塊硬痛,以及瘧疾等內裡實熱的疾病,都可以用針刺內關穴來治療,效果都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