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太醫院編

《刺灸心法要訣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卷一

2. 九針原始歌

九針因何而有名,原於大地大數生,始於一而終於九,天地人時音律星,風野九九八十一,針應其數起黃鐘,皮肉筋脈聲陰陽,齒氣九竅關節通。

【注】,《靈樞·九針篇》帝曰:九針焉生,何因有名。岐伯曰:天地之大數也,始於一終於九。一法天,二法地,三法人,四法時,五法音,六法律,七法星,八法風,九法野。九針者,聖人起天地之數,始於一而終於九,九而九之,九九八十一,以起黃鐘之數,針之數應之,而人之身形亦應之。皮應天,肉應地,血脈應人,筋應時,聲應音,陰陽應律,齒面目應星,氣應風,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九野,此天人相通之道也。故一針皮,二針肉,三針脈,四針筋,五針骨,六針調陰陽,七針益精,八針除風,九針通九竅,除三百六十五節氣,各有所主也。

白話文:

九針為什麼會有這個名稱呢?是因為它源自於天地間的大數,從一開始,到九結束,它對應著天、地、人、時節、音律、星辰。風在廣闊的野外吹拂,數目是九九八十一,針具的數量也對應著這個數字,就像黃鐘一樣發出聲音。針能影響皮膚、肌肉、筋脈、聲音的陰陽,還能疏通牙齒、氣息、九竅和關節。

【註解】,《靈樞·九針篇》中,黃帝問道:九針是怎麼產生的,為什麼會有這個名稱呢?岐伯回答說:這是天地間的大數,從一開始到九結束。一對應天,二對應地,三對應人,四對應時節,五對應音律,六對應法律,七對應星辰,八對應風,九對應廣闊的野外。九針是聖人根據天地數目的規律而創立的,從一開始到九結束,九個九相乘等於八十一,這就是黃鐘數目的由來,針的數量也與之對應,人的身體也與之相應。皮膚對應天,肌肉對應地,血脈對應人,筋對應時節,聲音對應音律,陰陽對應法律,牙齒面部對應星辰,氣息對應風,九竅和三百六十五絡脈對應廣闊的野外,這是天人相互溝通的道理。所以,第一針針對皮膚,第二針針對肌肉,第三針針對脈搏,第四針針對筋,第五針針對骨頭,第六針調節陰陽,第七針補益精氣,第八針驅除風邪,第九針疏通九竅,並且消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所帶來的影響,每一針都有其主要的作用。

3. 九針式圖並九針主治法歌

一曰:鑱針式圖

【注】,經之一曰:鑱針者,取法於巾針,去末寸半,卒銳之長一寸六分。鑱者,銳也;卒者,尾也。謂此針長一寸六分,上去末寸半,下只留一分之鋒,欲淺刺不令深入也。

鑱針主治法歌

鑱針即今箭頭針,主刺皮膚邪肉侵,毋令深入瀉陽氣,邪正相安榮衛均。

【注】,鑱針即今箭頭針也,主刺邪熱病在頭身皮膚之證。毋令深入,深則有傷陽氣。故必分許淺淺刺之,使邪去而正不傷,榮衛得和,則病除矣。

二曰:員針式圖

【注】,經之二曰:員針者,取法於絮針,筒其身而卵其鋒,長一寸六分。筒身卵鋒者,謂身直如竹筒,未鋒員如卵銳也。

員針主治法歌

員針取法於絮針,主治邪氣侵肉分,筒身卵鋒不傷正,利導分肉邪自平。

【注】,員針即絮針也,主治邪氣在分肉之間。蓋筒身卵鋒,利導分肉,能使邪氣行而不傷於肌肉之正氣也。

三曰:鍉針式圖

【注】,經之三曰:鍉針者,取法於黍粟之銳,長三寸半。黍粟之銳者,員而微尖,利於用補者也。鍉針主治法歌

鍉針之銳如黍粟,恐其深入傷肌肉,按脈勿陷以致氣,刺之邪氣使獨出。

【注】,鍉針之鋒,如黍粟之銳,主治邪在脈中。不欲深入,只按脈以候氣至,刺脈中之邪氣,使獨出也。若深按陷至肌肉,邪氣雖出,而肌肉之正氣必傷矣。

四曰:鋒針式圖

【注】,經之四曰:鋒針者,取法於絮針,刃三隅,長一寸六分,其上去八分,下留八分。刃三隅者,蓋直壯而銳,可以瀉熱出血也。

鋒針主治法歌

鋒針即今三稜名,主刺瘤邪時氣壅,發於經絡痼不解,瀉熱出血榮衛通。

【注】,鋒針即今三稜針,主刺時氣溫熱瘤邪也。凡發於經絡中壅痼不解之病,用三稜針之鋒利,以瀉熱出血,使經絡開通,榮衛調和,而壅痼之疾愈矣。

五曰:鈹針式圖

【注】,經之五曰:鈹針者,取法於劍鋒,廣二分半,長四寸。其必廣二分半長四寸末如劍鋒者,取其能開通也。

鈹針主治法歌

鈹針之鋒末如劍,主刺寒熱兩相搏,合而為癰膿已成,大膿一瀉即時和。

【注】,鈹針之鋒末如劍者,主刺寒熱相搏,或邪氣鬱於榮衛,凝滯不通,發為癰疽。其膿已成,用此開之,以取大膿。大膿瀉則陰陽和,而癰熱愈矣。

六曰:員利針式圖

【注】,經之六曰:員利針者,取法於犛針,微大其末,反小其身,長一寸六分。其取法於犛者,以毛之強者曰犛,用其細健可稍深也。

員利針主治法歌

員利針形尖如犛,主治虛邪客於經,暴痹走注歷節病,刺之經絡即時通。

【注】,員利針,尖其形如犛,員而且銳。主治虛邪客於經絡,而為暴痹與走注歷節疼痛等病。以此刺之,則經絡流通,而虛邪自去矣。

白話文:

九針式圖並九針主治法歌

一、鑱針:此針長一寸六分,僅留一分針尖於外,用於淺刺,避免深入傷及陽氣。主要用於治療邪氣侵犯皮膚的疾病。淺刺能使邪氣排出,而不傷及正氣,使人體氣血平衡,疾病痊癒。

二、員針:此針長一寸六分,針身直如竹筒,針尖圓潤如卵,取法於絮針。主要用於治療邪氣侵犯肌肉的疾病。由於針身圓滑,針尖圓潤,能引導邪氣排出,而不損傷肌肉的正氣。

三、鍉針:此針長三寸半,針尖細小如黍粟,鋒利適於補法。主要用於治療邪氣滯留在經脈中的疾病。施針時,應輕按脈搏,感覺氣至時再刺入,使邪氣排出,避免深入傷及肌肉。

四、鋒針:此針長一寸六分,針身有三個棱角,取法於絮針。主要用於治療因時氣、邪氣壅塞引起的腫瘤等疾病,以及經絡阻塞不通的病症。用鋒針瀉熱出血,能使經絡通暢,氣血調和。

五、鈹針:此針長四寸,寬二分半,針尖如劍鋒。主要用於治療寒熱互搏,或邪氣阻塞不通而引起的癰疽。膿已成形時,可用此針開通膿腫,排出膿液,使陰陽平衡,癰疽痊癒。

六、員利針:此針長一寸六分,針尖細而銳利,針身較細,取法於犛毛。主要用於治療虛邪侵犯經絡引起的暴痛、關節疼痛等病症。施針能使經絡通暢,虛邪自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