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學川

《針灸逢源》~ 卷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)

1. 人肖天地

(此事難知集)

天地之形如卵。橫臥於東南西北者,自然之勢也。血氣運行,故始於手太陰,終於足厥陰。帝曰:「地之為下否乎?」岐伯曰:「地為人之下,太虛之中也。」曰:「馮乎?」(言地在太虛之中而不墜者,有所憑依否?)曰:「大氣舉之也。」(大氣太虛之元氣也)是地如卵黃在其中矣。又曰:「地者,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。」易曰:「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。」信乎天之包地,形如卵焉。故人首之上為天之天,足之下為地之天。人之浮於地之上,如地之浮於太虛之中也。地之西,始於寅,終於醜。血之東,根於辛,納於乙,相隨往來不息,獨缺於乾巽,為天地之門戶也。啟元子云:「戊土屬乾,己土屬巽。」遁甲曰:「六戊為天門,六己為地戶。」此之謂也。經雲:「天地者,萬物之上下;左右者,陰陽之道路;氣血者,父母也;父母者,天地也。」血氣周流於十二經,總包六子於其中,六氣五行是也。無形者包有形,而天總包地也。天左行而西氣隨之,百川並進而東,血隨之。

臟腑經絡之標本。本藏府為本居里,十二經為標居表。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。所謂相絡者,乃表裡互相維絡,如足太陽膀胱經絡於腎,足少陰腎經亦絡於膀胱也。余仿此。

白話文:

人肖天地

天地的形狀就像一顆卵,橫向躺臥在東南西北四方,這是自然形成的趨勢。人體內的血氣運行,從手太陰肺經開始,到足厥陰肝經結束。黃帝問:「大地處於下方嗎?」岐伯回答:「大地在人體的下方,處於空曠的太空中。」黃帝又問:「它憑藉什麼支撐呢?」(意思是說,大地在太空中卻不會墜落,是有什麼依靠嗎?)岐伯說:「是大氣托舉著它。」(大氣就是太虛中的元氣)這就像雞蛋黃在蛋殼中的情況一樣。岐伯還說:「大地是承載各種有形生物的地方。」《易經》說:「坤地厚實能承載萬物,德行廣大沒有邊際。」確實,天包裹著大地,形狀就像雞蛋一樣。所以人頭的上方是人的天,腳的下方是人的地。人浮在地面之上,就像大地浮在太空中一樣。大地的西方,起始於寅時,結束於丑時;人體血氣的東方,根源於辛位,納於乙位,互相循環往來不停息,唯獨在乾巽方位沒有,因為這裡是天地的門戶。啟元子說:「戊土屬於乾位,己土屬於巽位。」遁甲書中說:「六戊是天門,六己是地戶。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醫書上說:「天地是萬物的上下;左右是陰陽運行的通道;氣血的運行,如同父母的養育;父母就是天地。」血氣在十二經脈中循環流動,總共包容著六氣和五行的概念。無形的東西包容有形的東西,就像天總括著大地一樣。天向左運行,西方的氣隨之流動,百川匯聚向東流,血氣也隨之流動。

臟腑經絡的標本概念。內藏的臟腑為本,居於內部;十二經脈為標,居於外部。表裡互相聯絡的是中氣,居於中間。所謂的互相聯絡,是指表與裡互相維繫,例如足太陽膀胱經聯絡於腎臟,足少陰腎經也聯絡於膀胱。其他情況可以依此類推。

2. 井滎陰陽配合五行剛柔

(類經)

本輸篇曰:肺出於少商為井木,心出於中衝為井木,肝出於大敦為井木,脾出於隱白為井木,腎出於湧泉為井木,此五臟之井皆始於木也。

又曰:膀胱出於至陰為井金,膽出於竅陰為井金,胃出於厲兌為井金,三焦出於關衝為井金,小腸出於少澤為井金,大腸出於商陽為井金,此六腑之井皆始於金也。

此靈樞發各經金木之理,而未具五行生合之義。及難經乃始分析五行剛柔,而滑伯仁又詳註:陰井木生陰滎火,陰滎火生陰腧土,陰腧土生陰經金,陰經金生陰合水;陽井金生陽滎水,陽滎水生陽腧木,陽腧木生陽經火,陽經火生陽合土也。

又如:陰井乙木,陽井庚金,是乙與庚合也;陰滎丁火,陽滎壬水,是丁與壬合也;陽腧甲木,陰腧巳土,是甲與巳合也;陽經丙火,陰經辛金,是丙與辛合也;陽合戊土,陰合癸水,是戊與癸合也。

庚為陽金,故曰陽井庚者,乙之剛也。乙為陰木,故曰陰井乙者,庚之柔也。此其生髮,象四時潮宗,合河海,上下有相生之義,陰陽有相配之理,蓋其上法天時,中合人事,而下應地理者乎。

白話文:

《類經》中引述《靈樞‧本輸》篇說:肺經的井穴在少商,屬木;心包經的井穴在中衝,屬木;肝經的井穴在大敦,屬木;脾經的井穴在隱白,屬木;腎經的井穴在湧泉,屬木。這五臟的井穴都起始於木。

又說:膀胱經的井穴在至陰,屬金;膽經的井穴在竅陰,屬金;胃經的井穴在厲兌,屬金;三焦經的井穴在關衝,屬金;小腸經的井穴在少澤,屬金;大腸經的井穴在商陽,屬金。這六腑的井穴都起始於金。

這是《靈樞》闡述各經脈的五行中金木的道理,但沒有完全說明五行相生相合的意義。到了《難經》才開始分析五行的剛柔,滑伯仁又進一步詳細註解:陰經的井穴屬木,能生陰經的滎穴屬火;陰經的滎穴屬火,能生陰經的腧穴屬土;陰經的腧穴屬土,能生陰經的經穴屬金;陰經的經穴屬金,能生陰經的合穴屬水。陽經的井穴屬金,能生陽經的滎穴屬水;陽經的滎穴屬水,能生陽經的腧穴屬木;陽經的腧穴屬木,能生陽經的經穴屬火;陽經的經穴屬火,能生陽經的合穴屬土。

又如:陰經的井穴是乙木,陽經的井穴是庚金,這是乙和庚相合;陰經的滎穴是丁火,陽經的滎穴是壬水,這是丁和壬相合;陽經的腧穴是甲木,陰經的腧穴是己土,這是甲和己相合;陽經的經穴是丙火,陰經的經穴是辛金,這是丙和辛相合;陽經的合穴是戊土,陰經的合穴是癸水,這是戊和癸相合。

庚屬於陽金,所以說「陽井是庚」,是指乙的剛強之處。乙屬於陰木,所以說「陰井是乙」,是指庚的柔和之處。這種相生相合的關係,就像四季的潮汐變化,匯合江河,上下之間有相生的意義,陰陽之間有相配的道理。這種理論大概是上應天時,中合人事,下應地理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