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針灸逢源》~ 續刻 (2)
續刻 (2)
1. 玉機真藏論
(邪益進) 病在中,脈實堅(宜不及而反實堅。是真藏形也);病在外,脈不堅者(宜太過而反不實堅。是真陽不足以鼓也),皆難治。
脈盛(心實),皮熱(肺),腹脹(脾),前後不通(腎),悶瞀(肝),此謂五實(邪氣實也;瞀音務,又音茂)。脈細(心虛),皮寒(肺),氣少(肝),泄利前後(腎),飲食不入(脾),此謂五虛。醬粥入胃,泄注止,則虛者活(土氣猶存,虛可回也)。身汗(表邪解),得後利(里邪去),則實者活。
白話文:
邪氣盛則病情加重。若病在中脈,脈象堅實有力(應該不及治療,反而脈象更堅實,這是真藏之象),若病在外脈,脈象不堅實(應該過度治療,反而不堅實,這是真陽不足以推動血氣的緣故),這些都難以治療。
脈象有力(心臟實熱),皮膚發熱(肺熱),腹部脹滿(脾胃實熱),大小便不通暢(腎臟實熱),胸悶頭昏(肝實熱),這稱為五實症(邪氣實證)。
脈象細弱(心臟虛弱),皮膚冰冷(肺虛),氣息短少(肝氣虛),大小便失禁(腎虛),飲食不進(脾虛),這稱為五虛症。
稀粥進入胃中,泄瀉停止,則虛證可得救治(土氣尚存,虛證可恢復);身體出汗(表邪解除),大便通暢(里邪排出),則實證可得救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